• 19

台灣20年來低薪的問題及影響

低薪我倒覺得是世代能力跟觀感的展現
整個社會企業的氛圍就是你們只值2xK。高過這平均值的不是你有能力,而是政府逼的跟一種施捨的概念而已
重點是不會升遷,你做的永遠是可以立刻取代職

梁山泊 wrote:
22K 當初是一種補助方案, 但被特定人士說成害畢業生只有 22 K 薪水, 還真的很多人信了.
...(恕刪)


你講得太美化了

22K方案根本就是 豪華版的失業救濟 ,念到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的人,政府給他個臨時工作,薪水比最低薪資還高個幾十%,這不是失業救濟是什麼?怕你們念到大學太尊貴,自尊受不起打擊,還要安個好聽名字勒。

攻擊 22K 方案的人知道每提供一個 22K 職位,政府要付出多少嗎?答案是接近 27 K左右,因為政府幫你把健保、勞退什麼都付了,詳細數字可以看政府的公文,起碼到幾個月前還留在網站上可以下載,絕無造假。

結果領到失業救濟的人反而過來攻擊說,他可以領更高的,是政府把薪資壓低。

真的這樣厲害可以找到 27K,甚至更高的工作,幹嘛去領我們稅金提供的 22K? 金融海嘯時,全世界金融一片混亂,我們光是美國客戶就不知倒了多少,我們算是幸運的一群,還有工作可以努力,繳出了稅金給政府幫助那些失業的人,結果還要忍受那些失業的人在嘴泡,真是圈圈差差的。






低薪是個議題,但不是問題。

因為對特定人來說,如果大部分的人只能達到最低需求的溫飽,
才是最好的狀態。

所以這可以討論,但是不要期待有變化,因為這才是特定人最希望的樣子。

歐! 所以澳洲打工賺的錢 可以在雪梨買房嗎?
當然不是吧!?

澳洲人不做的事 是不是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工資?

那為什麼 台灣有那麼多外勞 想要拿台幣 匯回自己家鄉?

這好像跟 可以得到應有報酬沒關係.
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
如果能力很好,起碼英文行,
嫌台灣薪水低幹嘛不證明自己能力到國外工作?
不要英文,那整天玩手機玩電腦的,
程式語言能力有嗎?
有的話很厲害的話薪水會差嗎?
現在台灣人工智慧人才搶破頭,
動不動10萬月薪起跳,
有那個能力還用愁嗎?
低薪的問題大部分是能力的問題吧?
大學畢業了,
連個基本的英文說明書都看不懂,
都要跪求中文版,
是要怎樣給你高薪?
當時是因為大環境差,很多人尤其是剛畢業/退伍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因此才提出22k,但不是只能領22k,如果老闆覺得這員工不錯,可以額外再加給員工
我那時的公司就是因為這個政策,就額外增加了一個符合22k資格的員工
他剛退伍,沒工作經驗,之前面試幾家公司不願意用,我們公司想說反正政府出錢,就錄用了
後來不到一年,發現他表現不錯,就額外加5K,變27k
但沒多久他還是被別家公司用32k請走
不要再怪當時22k的政策了,那只是政府提供一個額外的機會,但怎麼用這個機會是看自己(員工跟雇主)
如果當時沒有22k這政策,我們公司不會額外再找這個員工,他也失去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以後會不會遇到其他機會就天知道了)
以我看到的例子,問題還是在慣老闆上,我之前那公司就是給的低,然後再嫌沒人要來,或來的員工不夠優秀

datukyong_jb wrote:
對,這點我一直到現...(恕刪)
覺得文章有小幫助請不吝給分吧!
yangwuu wrote:
馬英九上任沒多久...大學畢業 3萬砍成22K...
沒加薪還砍薪...同期恢復18%..只為稅收養18%.
是20年來台灣低薪最大罪人
服了你!到處抹黑,還邏輯不通!

haw wrote: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我也是50多歲,我的觀察是這20多年來,由於生活進步,要求生活品質,環保及人權意識抬頭,民粹當道無限上綱要求,民生公共建設及新工廠設置阻力重重,曠日廢時,投資卻步造成工廠等製造業外移,也進一步減少雇用員工,就業市場行業類別萎縮。
要知道這些製造業主要是外銷,是把外面的錢賺進來,能刺激消費投資,會讓生活富足,雖然物價會因大家收入增加而上漲,但總體而言生活品質還是向上的。
現在台灣的低薪跟就業市場萎縮,尤其是製造出口業萎縮,有很大的關係。能夠容納地小人稠的台灣就業市場就只有服務業了,服務業如只向島內人民服務是無法增加財富,只是財富轉移,除非是能賺外國人錢的觀光業。服務業是可以消耗大量人力的,但很容易變成造成用兩個人的錢,雇三個人,做四個人的事,薪水怎麼高的起來。




個人淺見
1:「20年前的台灣」
印象中。傳統產業正在外移到大陸。那時大陸的經濟不好。人均薪資很低。台灣的老闆們。尤其是中小企業紛紛前進大陸。將工廠設在大陸。目的有二。一是減少薪資支出。對傳統產業而言就是穫利。二,到大陸去語言又通又能當大爺。實在迷人。還記得好像是一比六的樣子。台灣員工一個月兩萬多。在那邊可以養六個。試問:那時有去的工廠老闆那個沒有小三小四?為什麼?因為。大爺啊!中小企業主去了那邊叫一個「𡘙」啊!。後來。中小企業紛紛敗北而歸。原因就不用再多說明了。
2:「投機心態的資本家」
後來大陸自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市場時。人資薪水增高,社會福利變好。企業成本相對上升後。台灣有一群原本的投機客企業也包括中企業。明着暗着偷偷回台。那時印象裏英九總統先生還讚美他們叫什麼?「鮭魚返鄉」。結果。不過是不良企業投機客的逃離。有些跑回台灣而已。
我常聽人說:台灣的市場很小?怎麼跟大陸比?但我也一直有個疑問是:為什麼市場小卻各國的大品牌也想進來?為什麼這些到了大陸投資的企業還要回來?
其實後來學了經濟學後才明白。根本都是資本家的騙術與話術而已。市場是沒有大小的。市場只有會賺錢跟不會賺錢的生意而已。試問:非洲市場夠大了吧?印度市場夠大了吧/怎麼大家不都跑去呢?所以,後來我又明白了一件事是。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不可以相信台灣的政客跟企業主說的鬼話。
3:〔2Khapi真相」
政府不論是綠色執政還是藍色執政。坦白說。我不相信他們都沒有用心想要經營這個國家。雖然我個人對英九兄不知所謂。但22K這件事還真的不能責怪他。因為我印象裏也是這樣沒有錯

當初政府的美意是;希望企業進用剛畢業的新鮮人。所以願意補助企業在進用新社會新鮮人時給予一些補貼。若企業給的薪水是兩萬二。那麼政府會補助企業不足的地方。也就是說原意是。若你一開始就請了新人是3萬的話。那麼兩萬二以上的另外八千政府補一年還兩年。我忘了。
上限好像是一萬的差額。但對手就捉住這點。說政府帶頭壓制新人薪水。
當然那些投機客的中小企業主們也紛紛享應這樣的話術。然後就一直給他一路低薪下去了。所以說,終究來說又是企業主的投機取巧將這個台灣的就業市場給壓縮的如此。政府最多只能算幫兇而已。但兩者之間的關係,我不用卜金口山大家應該也都懂的。
4:「新的困境與低薪」
知嗎?當老闆的玩的都是我們看不懂的。當我們看懂了的時候他們又在玩別招了。所以,我們的低薪已經不是現在生活最大的困境了。
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還沒有發覺嗎?油價漲的時候。萬物齊漲。原物料漲的時候。萬物齊漲。基本工資漲的時候,萬物齊漲。但一漲上去就不會降下來了。數據我手上暫時沒有也不想去找了。但大家自己回想一下。
油價在上次破三十時。萬物有沒有都漲。基本工倶漲之前與之後的物價又是如何?油電雙漲的時候。企業主們又是怎麼說的?
那麼請問一下。這些漲上去又䧏不回來的價差都進了誰的口袋?
這個我是當然不知逆啦。不過,我知道。大家可以漲的絕對不會不漲。因為物價上去了。自己不跟漲就等於降價而有捐失。而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水準了。那麼低薪的人當然生活會更困難。因為他們的錢就變成更少了。你算一算,一小時多你十塊錢。但你的便當「漲了」你的油錢「漲了」。手績費漲了、學費漲了、稅金漲了、勞健保漲了、伙食費漲了、掛號費漲了、什麼都漲了。加一加。你的薪水要說漲,但若可以選我想倒不如不漲會過得好一點。
結論:
我個人也是個小店家。可以盡量不漲價我們當然會盡可能的撐一下。本身我幸好是沒請人。像我家鄰居工廠請了八個人。聽他說油電雙水尸弓女時每年就要多支出三十萬了。但是你說他們沒賺錢嗎?今年看他新買了一台賓士車好像花了快三百萬。
這就是我認為的問題了。
像我們這種小店連一個人也請不起。但很多中小企業明明是有賺錢的。但員工的薪資就真的上不去。主要是中小企業沒有過往好賺了是真的。因為世界的價格戰。他們的利益也沒有辦法再像以往那麼好。但政府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大陸那邊又是工廠又是市場了。我們只能撿人家省下來的或者他們沒有能力做的。這兩種市場。
那麼低薪問題就無解。有調薪也是一樣無法解決。
而我講這麼多不是要怪誰。政府也是有盡心盡力想要做的。我真的相信。
企業老闆也不全然是壞的。人不為己才真的寄怪吧?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韓國人家以前比我們差。現在比我們好呢?
請大家回想一下。當年韓國在面臨經濟危機時。是全國人民將自己家中的黃金拿出來給政府。
而我們呢?自己做得到多少?
別看着別人吃香的就嘴酸了。因為我們的現在是我們的過去造就的。人家的未來也是人家的現在努力的。
予其去討論或批評責怪。不如想想,我們可以做的什麼?政府有什麼方向可以努力?
我們要怎麼去影響政府?問題不解決。最後就只能讓有能力的人來為我們解決了。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的調查中。台灣人民對大陸的好感度己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八了。
因為。台灣政府已經快要失去民心了。看起來真的冷汗直流啊?
阿彌陀佛。

台灣真的前景堪憂...低薪,老年化,出生率低,結婚率低,政黨為了反對而反對,房價高,物價高;

不靠家裡的年輕人要養活自己,太太,小孩,爸媽,以現在來講真的要豎起大拇指!!
回家放大假 wrote:


又是被洗腦的言論...(恕刪)

2000-2008年真的是台灣落後世界的8年。
把這8年亞洲各國的經濟成長率拉出來看,一目了然,沒什麼好辯的。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