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52065 wrote:台積電、聯電、英業達、聯發科、卜蜂、盛香珍、中鋼、春雨、阿忠麵線...(恕刪) 關於是不是品牌, 重點應該放在是否為"最終端成品的消費財"台積電、聯電、英業達是代工廠, 應不在一般的台灣品牌能力討論範圍內聯發科IC比代工廠還適合討論品牌, 但晶片放在手機內, 不若最終端成品的消費財卜蜂、盛香珍、春雨、阿忠麵線, 是最終端成品消費財,但產值也小,市場偏國內, 不是國際大品牌台灣最希望看到的是熱門產業,高產值的"世界級國際"大品牌以前HTC短暫是
gt82025 wrote:品牌主要賣的還是信仰與情懷,而未與消費者曾接觸過的品牌,最好的方法的就是先宣傳自己的軟實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說自己來自於哪裡,而人們對於發源地的直覺印象來自於那個國家的文化積累,比如歐美國家的品牌你就算沒聽過,但第一印象也會高於非歐美國家的品牌,文化其實很重要,他其實是最能直接深入消費者潛意識的東西,但是積累不易,千百年才能磨一劍…...(恕刪) 講的不錯, 這在行銷學或行銷研究中有專門領域在探討, 就是"來源國效應"是很熱門的MBA論文的題目論文人人會寫, 但還是救不了台灣品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