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

5880《 合庫金控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彬董仔 wrote:
山雨欲來風滿樓......(恕刪)

彬董 做好自己,無所謂的,話說此時持股,不同過往,壓力狠大,風險也高,獲利理應拋一邊,資金配置力求穩。 權殖股 權殖股 權殖股,買好買滿,你我 兩手空,看戲 狠穩的 。
外資逃殺 4個月提款2,500億

簡威瑟、陳昱光╱台北報導 2018年5月31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簡威瑟、陳昱光╱台北報導】

義大利政局動盪、中美貿易戰風雲再起,在雙利空夾擊下,外資5月偏空大砍台股,至昨(30)日賣超金額達250億元,從2月迄今累計賣超2,518.88億元,權值股大失血。不過放眼下半年,外資研究部主管指出,將回檔視為電子旺季族群與績優股的進場點。

■中美貿易戰、義脫歐疑慮

美國宣布對500億元中國產品課徵關稅,外資對「川普恐怕來個回馬槍」擔憂成真,也被國際資金奉為5月操作圭臬,加上義大利由反歐派主政,再現脫歐疑慮,加快外資匯出速度,呈現股匯期三殺局面。

雖然台股憑藉後520行情、內資撐場,拉抬指數上漲,經昨日大跌後,本月漲幅仍有1.5%,惟外資站在宏觀角度,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並未消退,毫無捧場意願,單月迄今賣超250億元,累計今年2月至昨日為止,已賣超2,518.88億元,若合計1月買超755.2億元,今年迄今外資仍減碼1,763.68億元。

觀察昨日外資減碼重心鎖定金融股,前10大賣超個股就有7檔入列,包括新光金、兆豐金、中信金等,皆被外資大砍超過2萬張以上,台積電也遭外資連5日減碼,且賣超張數有擴大跡象,壓抑台股走勢。

■專家:內資人氣還在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資金跟著美股在走,義大利及貿易戰問題不容易快速化解,權值股明顯有壓,且台積電弱勢回檔,使得市場開始擔憂是否半導體景氣不如預期,惟目前內資人氣還在,昨還有30檔中小型股漲停,「是目前盤勢少數正向因子」。

事實上,外資5月賣股走人會如此劇烈,最主要原因就是中美貿易戰。包括瑞銀、摩根士丹利證券、凱基投顧等,均不諱言貿易戰紛擾影響國際資金信心。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程世維指出,中美貿易戰短期內缺乏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資金不斷外流,勢必會壓抑台股評價,並加大市場波動度。

不過,台股也非全無好消息,近期除有匯豐、花旗環球證券接連舉辦論壇,邀請國際客戶來台,吸引國際資金目光。隨後除權息旺季、電子旺季要接連來臨。因此,外資法人也在商討何時是較合適進場時機,目前初步共識,先以遭大盤拖累的績優股與喜迎旺季電子股,作為承接首選。
投資不怕錯 怕沒學到教訓?!

2018年5月30日 上午12:32 文:歐陽姚

最近有新聞報導:一向被投資大眾視為股神的巴菲特,竟然在投資上也會犯錯;而且不只一次犯錯,是錯錯錯,連三錯!

股神第一次犯錯:是拒絕當時波克夏主要股東買回股票。

股神第二次犯錯:則是和朋友合夥投資一家加油站,卻被另一家較知名、顧客忠誠度高的加油站打垮。

股神第三次犯錯:是近期投資英國連鎖超市特易購。

不過這三次犯錯,看起來對股神都不是致命的錯;而且還讓他從中受到教訓並吸收取經驗!

小錯大對 無傷!

不單單股神會犯錯,其實每個人都或犯錯。如果是「小錯、大對」,或每次都能從中學習到經驗,等於是修正錯誤後,擁有向前的動力!

一位投資人初入股市時,研究了一檔股票,並認為有機會上漲好幾倍;不過由於自有資金太少,只有20萬元,於是又借了80萬元,湊成100萬元投資。無奈所相中的股票走勢並不如預期,借來的資金又有利息壓力,苦撐了一年,最後只好出脫。光是利息就賠了8%,股價部分也以10%認賠,幾乎賠光了自有資金。

幸好是自有資金,這筆虧損還算承受得起;另一方面受到這次教訓後,他不再借錢投資,改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資金;十幾萬元損失換來的教訓算是值得。

另一位也在股市高檔時融資,受到重傷的投資人,境遇又完全不一樣。這位投資人也是相中某檔股票,並將可用資金全數投入,起初獲利不錯;或許是食髓知味,竟在股市高點時,融資進場;隨後股市反轉向下,他所持有的股票也無法倖免,之前獲利一下子便全數回吐,並以小虧收場。

受到這次事件經驗,他決定不再追高殺低,於是選擇了一檔歷年配息都有6%的股票,準備長期持有。

其實在他持有的三年期間,這檔股票雖然股價沒有大幅上漲,不過每年穩定配息,不知是否「疤好忘了疼」,這位投資人竟然又覺得另一檔科技股比較有前景,於是便將原有股票全數賣出,轉而買進科技股。

由於科技股買在高點,不久該科技股出現利空,股價一下跌破他的持有價格,讓他心情大受影響。

第一次的錯是「高檔時融資」,這是則換成「買進成本太高」,不知道要錯幾次,才能記取教訓,學到經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有人擔心投資機會稍縱即逝;殊不知投資機會多得是。投資不但一點也急不得,更要小心「呷緊弄破碗」,只要保有資金,隨時都可以進行投資。

目前各國股市都在高檔徘徊,今年以來美、中、港、台四大股市,下跌最多的是中國上證指數,跌了5.6%;漲幅最大的則是台灣股市,也只漲了3.0%,漲跌幅都有限。2018年美國正在縮表與升息,若升息速度加快,外資將快速撤走,影響盤勢,投資人要特別注意。
彬董仔 wrote:
山雨欲來風滿樓......(恕刪)

彬董 聽說 ... 權重調狠高 ⬆️ 果凍 經營 鴻海 狠認真 不再評論 

現金股利與財務自由

作者:陳重銘

有一對年輕夫妻,最大的夢想是在海岸邊買戶豪宅,幻想著每天下班回家後,看著緩緩沈沒到海中的夕陽,逐漸洗滌一整天的疲勞。為了這個願望,夫妻兩個從年輕時就辛苦工作了很多年,終於準備了足夠的頭期款,也買下了夢想中的海邊豪宅,但是為了繳交20年的房貸,夫妻倆更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連假日都在加班。只好找幫傭來幫忙打掃豪宅,陽台前的夕陽美景,夫妻倆根本無暇欣賞,反而成為幫傭的最大福利。

儘管這棟海邊豪宅是屬於夫妻倆人的,但是在工作後欣賞夕陽美景的生活卻是幫傭的;夫妻倆辛苦一輩子來買豪宅,最後值得嗎?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年,究竟是要辛苦的累積財物,還是要享受自己所嚮往的生活呢?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只能夠賺取「主動收入」,必需要付出時間與精力才能夠換取酬勞,主動收入只能算是臨時性的,一旦停止了工作,收入也會跟著停止。上班族的薪水收入,無論都少,都只能算是主動收入。

相反的另一面則是「被動收入」,幾乎不需要花費時間與精力,就能夠自動進來的收入。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被動收入,應該就是房租了吧!房客努力上班工作賺取的主動收入,最後成為房東無須勞動的被動收入。不過房子很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包租公跟包租婆;於是乎,投資股票來領取股利,成為一般上班族最容易取得的被動收入。

2017年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總共發放1.27兆元的現金股利,媒體推估今年可以發放到1.5兆元,如果以台灣2300萬人來計算,平均每人可以領到6.52萬元,一個4口之家就是26萬元。想像一下這筆26萬,可以讓全家換新手機、買新家電、繳小孩的學費,甚至是出國旅遊了。而且這筆錢每年都會報到,不用上班也可以領錢,這就是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是靠勞力賺錢,想要賺多一點就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時間;被動收入則是靠「資本」賺錢,那麼需要多少的資本呢?以台灣大(3045)的股票為例,2018/04/17的收盤價為109.5元,過去4年每年都配發5.6元的現金股利,以此計算出來的現金殖利率為5.6/109.5=5.11%。假設一個上班族,想要幫自己創造每年40萬的被動收入,要如何創造呢?要投資多少年,每年投入多少錢呢?

對於年輕的上班族而言,努力作好開源(加班、兼差)跟節流(不買奢侈品),如果一個月存下1萬元,一年拿12萬投資在報酬率5.11%的台灣大股票上面,根據EXCEL的計算,在第30年時會累積到812.5萬,每年可以領取41.5萬的股利(每個月3.46萬)。台灣大的員工努力上班來幫你賺錢,這就是被動收入了。

努力創造被動收入的目的是達到「財務自由」,根據上面的計算,如果每個月加倍拿2萬元來投資,最後會創造每個月6.92萬的被動收入,一旦這筆收入大過你的工作薪水時,就可以直接將老闆開除,達到了「財務自由」的境界。財務自由的主要目的,不是拼命去累積財富,而是將金錢的束縛力降到最低,從此不必要再為了賺錢而浪費時間跟精力,可以開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財務自由」相信是所有上班族胸口永遠的夢,台灣股市每年發放超過1兆台幣的現金股利,就是打造財務自由的源源活水,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的把握。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上市櫃公司也將在夏天開始大把的灑錢了,持續買進好公司的股票,就可以靠著股利幫自己打造「財務自由」。
cafm wrote:
現金股利與財務自由
...(恕刪)

投資真的可以這樣?明知、已知、深知、卻繼續無視未來風險?資金先 ... 看遠 ... 點,別再視而不見、裝 ... 無知? 不貪不奢 ( 個人理財 ) 堅若磐石  

cafm wrote:

投資真的可以這樣?...(恕刪)


《盤後解析》國際貿易戰打得火熱,權值股穩台股軍心

2018/06/01 14:13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股今無懼國際局勢紛亂下造成的美股重挫,台股今在權值股回穩支撐下,指數跳回10900點後震盪走高,更一舉站回五日線,表現領先亞股,終場台股收漲74.12點、報在10949.08點、成交量為1359.91億元,台股周線翻黑、本周指數漲6.78點。

權值股今普遍走穩,成為指稱台股表現的力道之一,股王大立光 (3008) 開高震盪走高,衝上4200元,漲幅逾3%,終場收在4245元,鴻海傳出拿下Google新一代Pixel代工訂單,今股價持穩小漲,台積電 (2330) 盤中一度來到226.5元,上漲逾1%,只是盤中有消息指出,美系外資下修今年全年台股企業獲利估值年增,由先前的9.6%下修到0.9%,主因是過去5個月上市櫃公司公布的業績顯示,蘋概股和科技股表現不如預期,台積電午盤壓回平盤附近,僅演半場好戲,終場收在平盤位置,蘋概三王的回穩下,有利於帶動相對低位階個股的反彈表現,友達 (2409) 、群創 (3481) 、廣達 (2382) 等也發揮撐盤作用。

在熱門題材股方面,夏季電價調漲,帶動LED節能族群走揚,生醫族群也因基期較低,今展開攻勢,帶動櫃買指數續揚,另外, NCC(國家通訊委員會)公告「我國5G頻譜整備規劃」公開諮詢文件,由於網通廠早已積極備戰5G,智易 (3596) 一度攻上漲停,智邦 (2345) 大漲5%,其餘譁裕 (3419) 、正文 (4906) 、啟碁 (6285) 、合勤控 (3704) 等同步大漲。

非電子股方面,美歐貿易戰開打,美國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與歐盟的鋼鐵與鋁開徵進口關稅,台灣因先前並未被豁免被課高關稅,隨著中鋼第三季內銷盤價持續穩揚,世紀鋼 (9958) 收在漲停,中鋼 (2002) 、中鴻 (2014) 、新光鋼 (2031) 等今早股價均走揚,對利空反應逐步鈍化。

金融股今揮別昨因MSCI季度權重調整的空方襲擊後,今明顯回溫,第一金 (2892) 上漲近2%,合庫金 (5880) 、兆豐金 (2886) 、開發金 (2883) 、玉山金 (2884) 等也齊步收漲。

台股今在權值股回穩下,表現跳脫美股,也相對亞股有撐,惟短線受到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大戲持續上演,歐盟、墨西哥也表態,將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全球貿易大戰有全面升溫之勢,台股短線在技術、籌碼面及系統性風險仍未真正好轉,下周觀盤重點包括中美經貿協商、蘋果開發者大會以及國際電腦展的開跑。
股海出擊 wrote:



要命了,股價漲...(恕刪)



Me too😓😓
cafm wrote:

《盤後解析》國際...(恕刪)

萬點台股 個人建議:2018 除息後先考量 高殖利率,買進金融股 ㊙️ 2019 每年領了息,股息再轉進 中華電、台灣大 。


cafm wrote:
萬點台股 個人建議...(恕刪)


可以請教是哪一個金嗎...
跟了c大有一段時間了
以穩健慢慢前進為方針
來自香蕉天堂的遊子 http://picasaweb.google.com/sugicalwu
  • 3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