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假日不開盤-偷聽到高中生的閒聊


nick667 wrote:
DIY的精神流傳下...(恕刪)

DIY?當年英國B&Q與台灣特力屋分手,退出台灣後,台灣早就失去DIY的精神了!
地狹人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直都覺得台灣太擠了,少子化其實有助於緩解這問題。經濟? 給這塊土地一點喘息空間吧。
至於把租金灌到售價上這件事,網購愈來愈盛行,閒置店面愈來愈多了,家附近有間店面看到原本掛出租廣告快一年,沒人承租後改掛出售廣告至今年半年多了,同條街上3間店面收掉,裡面都放夾娃娃機,看生意是有多難做,我猜未來大概只剩首飾、餐飲、超市、超商、菜市場、服飾、保養維修、美容美髮這類需現場提供服務的店面能生存,其他的除非店租夠便宜,不然難敵網購競爭。
这些高中生好乖!
假日在外面吃饭还穿制服!
不是家里穷就是耍帅!?
家里穷怎么有钱上餐厅吃?
这个年纪大都聊一些天南地北,
青涩岁月,
男生聊泡马子,
聊game,
.....
怎么会聊一些觉青的话题?
制造阶级仇恨,
把假设当成理所当然!
把意识形态透过创造人物散播,
最不该斗的不是这些小店的房东,
要斗地主应该是大报社的大地主,
是财团一直买楼买地,
一二十年来台湾一直搞一些弱化台湾的行为,
台北房地产涨翻天。
涨上去了,
政府再采取一些没什么效益的措施。
临近国家一直进步,
台湾内耗原地踏步!
大学,研毕当助理,
几年下来推向选战,
如果当上议员2年改选立委,
一上鲤鱼跃龙门,
以后当官,当什么的荣华富贵,
百姓死活有何关?
时时把觉青当枪使,
用完即丢。
这一招好用屡试不爽!
PIGMOTHER wrote:
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在...(恕刪)

網路的通路也是在少數廠商手裡
資本社會,是想跑哪裡去?
對於炒地皮我沒有任何見解
我也沒有高中生這樣早熟的狀況

我只知道
我有房有存款
我依然戰戰兢兢在工作
我依然在投資理財版注意國際金融的趨勢

我同事
每月月光族
沒房子沒存款
30歲依舊享樂過生活

每天抱怨政府
每天抱怨社會
每天抱怨工作
但是常常請病假請事假
薪水東扣西扣剩下兩萬多元
在天龍國租屋過生活
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跟權利

的確這社會上充滿著太多不公平的現象
政府還需要多努力去為百姓做事情
但像我同事抱怨完一切
還是天天享樂天天花光錢
三不五時就請假
到了40歲50歲
應該還是會繼續抱怨這世界上的一切吧?
應該是沒出息吧!

那他想承擔甚麼?
想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房價就高啊!
屁孩出生就有網路有捷運有高鐵有全聯,
上一代可沒有,
甚麼都要享受的到房價又便宜,
這種事輪得到你作夢抱怨就發生?
有種去革命吧! 但我相信他們沒有
PIGMOTHER wrote:
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在...(恕刪)

他們說的對

sai311 wrote:
我是不知道她們的想法正不正確,但是等以後她們出社會時,
為了省5塊、10塊,要提早30分起床做早餐再說吧大笑大笑

除非是一個家庭很多人,煮早餐,才省得到錢
不然只有一個人的話根本省不到錢,有時還會花更多
因為個人買的單價還是很高,比不上店家大量進貨可以壓低成本
為了省那幾塊,我還不如拿來睡覺比較實在
除了吃,難道其它生活必需品也要自己做嗎

會炒地皮的人應該也不會在那裡賣早餐吧
所以不管買不買,店家還是要繳固定房租給房東
並不會因為少人買,就繳比較少的錢
不過東區是不是有很多店面沒人租了


我就是提早30分起床煮早餐
主要不是為了省錢(不過還是有比較省)
而是為了健康
自己煮比較可以控制食材跟添加的東西
學生還沒出社會,經驗也少,會比較自我中心、理想化;

台灣現在動不動就說別人是既得利益者,
某個角度來說,年輕人也是既得利益者,
現在視為理所當的一切,不都是前人努力的成果?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pyang3 wrote: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總是過度極端,簡稱為中二
台灣都沒有實體店面,一半人失業,他父母失業,他自己失業
還有時間在那裡講五四三?


實體店面減少不一定會造成許多人失業
商業經營模式每多經過一手就會墊高成本
所以像以農業來說
農夫生產=>大盤商=>小盤商=>菜攤=>消費者
因網路銷售的發達
慢慢取代大盤商、小盤商與菜攤的地位
變成農夫生產=>網路平台銷售=>消費者
藉此降低產品的成本
農產品還有保鮮期的影響
3C產品的保存期就比較長
這也是許多觀光工廠能夠轉型的契機
工廠生產=>觀光工廠、網路平台=>消費者
如此少了中間階層
工廠的利潤可以增加
消費者買到的商品價格也比較低廉
而中間階層則導入生產端增加生產力
或是轉型成可以觸及更多消費層面的網路平台
所以並不一定會造成大量失業產生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