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onkey16 wrote:你錯了。你這種講的好...(恕刪) 不,「社會地位」是很主觀的一個概念,但常常不是看學歷的喔,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錢有資源以後就是看做了什麼事回饋社會來看一個人的格局,反而沒有人會去問以前是哪裡畢業的。
Erawan wrote:我也是從小聽這種腐話...(恕刪) 你錯了。以那些教授博士的學習能力耐力 到業界多數也會相對成功但是留在學界薪水安穩不少。然後自由度大很多 可以做自己的題目。追求東西不同而已。
Erawan wrote:不,「社會地位」是很...(恕刪) 我同意社會地位不是只看學歷啊但是的確職業學歷跟社會地位有關啊。因為做的事情就是不同 難度不同 影響不同 不說別的了。同樣代工 鴻海跟台積電的內容社會地位一樣嗎?
supermonkey16 wrote:你錯了。以那些教授博...(恕刪) 去任何學術環境看看就知道有多少比例是可應用在業界的研究,答案就一目瞭然了:可應用的大多都離開了。但這常常與研究人員的耐力與學習能力無關,單純就是題材選擇有沒有與外面世界接軌。
所以台灣不會再更上一層樓的原因,就是像樓主的觀念的人不少。 永遠把學習、知識、技術當做是換取金錢的手段。而不是因為建立在熱愛與興趣的價值上去精進與追尋。價值完全來自金錢,無怪乎01上永遠是消費文金錢文收入文居多,也反應了台灣人心理貧窮的普遍現象。有了100萬,就再追求1000萬,然後有錢出國看到別國的好,嚷嚷之餘確不知人家之所以能建立這樣的好環境是因爲不像你心理想的都是金錢物質,回台灣之後繼續買車買東西消費消費,賺錢賺錢,把它稱之為改善生活,生活真的改善了嗎?大概只有消費的物質生活改善,所以你永遠都是那個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