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screen wrote:
我們只想著要吸引平均消費低又水準低的大陸客
趕跑美國日本的客源
這才是小鼻子小眼睛
看了這點,就知道你的觀點了
請把正確的資訊去了解
現在閒閒,再來補充一些
以前台灣股市大熱,富起來的時候,不是一堆臺灣人出去海外旅行,
日本飯店也是收很多台灣客,那時候的暴發戶,還不是一樣沒水準,
但是消費能力驚人
現在的大陸客,很多都是爆富起來的,消費能力驚人,
但是以已開發國家的眼光來看,當然是比較沒水準的
你認為美國人很有錢? 日本人很有錢?
請去了解現實狀況吧,日本人來台灣算多了,以前是因為日本物價太高,
來台灣會買很多便宜的東西回去,而且日本人有把台灣當作一部份的老觀念,
所以喜歡來台灣,台灣人對日本人也相對友善很多
歐美人士,誰要來台灣?
要中國文化就去中國了,要便宜的就去東南亞,
來台灣的歐美人士大多數是商務需求,隨著台灣閉鎖,不與對岸交流後,
歐美的企業都直接進入香港或是大陸,著眼在大陸的市場,台灣已經被邊緣了
要說其實很多,請多了解,有一樣的基礎再討論比較好
如果不嫌棄把我當朋友,請到msn聚首 arda.arda@msa.hinet.net
水準不敢說 但是消費力那可是本我們同胞要強上倍數不止
至少我買雙鞋都要考慮 人家則是喜歡就包起來
可能有本地同胞不知道 陸籍人士出國是要繳交保證金的
按不同區域大概5~10萬rmb, 也就是22~44萬台幣
更何況真正觀光到台灣的, 那可至少都能稱大款了
不要以為開放之後能來台灣的 是洗腳妹或是阿姨
那就真是坐井觀天了
還是多想想如何在資金洪潮中 賺到錢
或是不在競爭下被淘汰比較重要吧
但是對於一般消費性用品大陸人有買台灣貨嗎? 很少。台灣產品真正的買家是歐美。除了拉攏少數大企業,大陸根本不支持台灣廠商做內銷賺他們的錢。反而把台商台農拉過去,然後把產品回銷台灣打台灣廠商的比較多。
台灣根本沒有真正的從大陸賺到錢,有的也是外銷歐美的訂單。反而資金、工廠、台幹消費一直跑到大陸去。
台灣房價已經漲了不少,而媒體一方面炒做台北房價多好,一方面又塑造經濟不景氣,要靠陸資來救台灣房市。
最簡單的,如果其他外資都不來,憑什麼認為陸資就會來? 陸資難道是來救台灣經濟的? 還是把陸資當傻瓜散財童子?
等到大陸人真正的開放其市場,符合市場機制,有讓台灣的產品做他們的內銷,再開放陸資不遲。
superscreen wrote:
悲哀的是大陸客佔美...(恕刪)
水準的高低,暫且不論,平均消費高低與否,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吧,大陸觀客的消費能力早就超過我們了吧。連新加坡都要蓋賭場,難到他們蓋了是要給印尼人和馬來西亞人去賭嗎?
至於會不會趕跑美日遊客,這會不會想太多了。再說,現在來台灣的外國遊客,應該遠遠比不上想去大陸的遊客吧。來了美國很多年,雖然不想妄自菲薄,但可以明顯的感到國力的消長,而週遭的人,似乎對中國的興趣遠多於對台灣的興趣。大家有機會想去的是長城,不是日月潭,更不會是101。開放大陸資金和觀光客,一定有利有弊,但對觀光業而言,總是一個機會。我們有機會發展出很光的觀光事業,但總要有人來消費才有機會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