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滿滿的負能量

二十三歲 生平第一次踏入股市,聽明牌買股票,結局是壁紙兩張。賠掉第一筆積蓄。
中間休養生息六七年,再戰股市,這次用粗淺的KD,macd,ma等技術分析買賣股票,結果是小賺大賠,因為不懂技術分析就是要短線進出,看錯就要停損。
至今六七年,看書自學,一開始什麼理財書都看,後來專注在總經、基本分析、財報閱讀、行為財務學,現在持股都是三年左右,很少進出所以不影響工作。
勝者: 一年進出一次。
王者: 印股票給別人買。
魔王: 發射飛彈搞到你們斷頭十次,然後我買。
想想十年前如果不要聽信所謂的明牌,專心存中華電,應該獲利還不錯,千金難買早知道阿
基隆真是好 wrote:
人生將近四十了,從股...(恕刪)


基隆大要改變心態與選股與買賣方法,,股市要賺小錢不難,,要大賺我沒經驗不知怎麼說..
小弟97年(西元)附近開始上班,,也開始買股,,大約02~03年一敗塗地,賠了百來萬..
辛苦工作的錢沒了..從小開始都是朋友圈中不會賭輸的人實在是不太能接受..
當時根本亂買,看新聞報紙,,那些資訊熱就衝過去,都想賺快錢!!!!!!!
股票期貨都來,,尤期期貨那是我這種不懂股市又要上班的人能買的,,不能懂大盤趨勢又沒大資金,,跌個一百多兩百點就斷頭,怎麼買呀..


還好工作還正常,,薪資也穩定,,專心工作了三四年,,07年又開始再入股市,
選股目標就稍為謹慎一點點點點... (還沒摸索到方法),,不過因為工作關係對電子產業有點接觸,,發現IC通路股獲利穩定,,比較不會大跌,,然後慢慢那時候的民生通路與電信產業發展情況就開始比較有買這些股票,,相對沒賠錢了..
但因為還是持股時間短,,想賺快錢的心態還沒去除,,前一年多還不很順..

08/09還好因為看到了撿股讚的網站,,有可扣抵稅率的資訊,當時營所稅還25%,,就開始買一些高扣抵稅的,,獲利穩定的,,
通路股/電信很多都是這種股,,再加上對於花太多時間於股市上的獲利跟工作的薪資不成比例,,所有平時開始減少買賣進出.
摸索出一些獲利穩定的且高扣抵稅率股票特定時期脈動,,於是進出股市買賣就四到八月除權息旺季再來..
這時因工作狀況還穩定,,所以不急於賺快錢了,,再加上所選到的這些高扣抵稅的股票波動不大,,
所以也開始調整心態,一年賺個5%且操作只在4~8月也短線,,兩三年下來到真的沒賠過什麼錢,

摸索出的(方法)符合我短線心態又穩定賺小錢(~5%)..
我的方法玩了一兩年就被營所稅降到17.5%打擊了一下,,再一兩年又被可扣抵稅率減半重擊了..
(2010那一年可扣抵稅議題被國家盯上了) ,個人的特定收入大降.

不過因為選股,,操作心態,,持股時間調整了,,投資收入也還好..
總結:
心態調整:能接受一年賺5%小錢..
選股問題:只挑獲利較穩定的公司..
選對股後的持股心態:,非基本面的波動抗壓力要強..

其實只要保有接受賺小錢,,隨便買都能賺小錢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0050那一類的..

香大是基隆人還願意播時間跟你聊,,機會難得喔!!
小弟也是所以分享這經歷..





謝謝各位的意見,會好好思考。
40歲若沒當上高階主管,就等著被逼退開除了,別再買股了,逃命啊
別擔心 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人已經19歲 , 且以頓悟人生道理

常以苦中作樂 , 得以寬心
基隆真是好 wrote:
人生將近四十了,從股...(恕刪)

到最後發現,放著不管的投報率還比較好,是吧?
基隆真是好 wrote:
人生將近四十了,從...(恕刪)

痛過才會珍惜現在
賭場沒人輸
就沒人會去工作
基隆真是好 wrote:
人生將近四十了,從股票開始投資,低賣高買,小賺大賠,然後是權證,期貨,跟大盤都相反。
今天把所有股票市期貨清空,也是剩下一點渣,想想這二十年來如果不玩,我的人生會變的更不一樣吧!
平日努力工作,省吃減用,結果全都貢獻給股市這個大賭場了,現在開始要對自己好點。
敬告各位股友,投資有風險,不玩比較好。


基隆大的領悟真深刻,小弟也是這樣覺得,股市不是給散戶賺錢的地方。

大家常說股市如賭場, 這句話到底對不對?絕大部分是符合的。
先說"賭場",賭場只怕客不來,沒聽說因賭客贏太多而收攤的,
因為「十賭九輸」,而且玩越久,輸越多。
既然如此,為甚麼賭場總是站在贏家?難道是賭博規則不公平?
如果一看就不公平的規則,誰還要去玩?傻了嗎?
規則確有稍微偏向莊家,但就還在大家可以容忍的範圍,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入場。

但是,就是這種乍看之下公平的規則,卻造就了賭場與賭客之間懸殊的比數。

回頭來看股市,股市的玩法不公平嗎?現在有公開資訊觀測站,有盤後籌碼公佈,
有產業新聞,有經濟預測...而且大家的玩法都一樣,低買高賣或反之做空,
理論上,就算一些黑心大戶掌握內線,基本上散戶勝率也應該在一半或接近一半才對,
怎麼大家都公認只有一成的散戶賺錢,甚至認為九成五的散戶都賠錢。

理論上,股票不是漲就是跌,機率一半一半,就算不能連勝,連敗也應該不常見吧?
但弔詭的是,散戶不管怎麼玩,幾乎都是賠錢,或者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為何乍看之下公平簡單的股市玩法,卻造成一大堆散戶不僅散盡家財,
而且心灰意冷,滿懷怨懟。

散戶與主力之間軍事力量的差異,舉凡資金、籌碼、消息、心裡素質...
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就不多談了。
小弟想要表明的是,散戶天生的弱點,這種弱點導致散戶幾乎不可能贏。

首先,散戶天生的勝率就比能造市的主力低,因為你沒有操縱價格的能力,你永遠只是被動。
再來,散戶就算猜對做對,賺的錢也不多,因為主力上沖下洗的能力太強,就算你看對,
你也抱不住,早就被甩下去了。
由於人類厭惡損失的天性,導致停損永遠不夠快,所以虧損的金額往往大於獲利,
因為你一定是等到真的受不了時才砍下去(或甚至不砍)。

於是,偏低的勝率*極少的獲利 VS 偏高的敗率*大量的虧損
導致散戶永遠在賠錢,就算偶爾有賺,這點獲利拿去補虧損都不夠。

說那麼多廢話,不就在講眾人皆知的「小賺大賠」嗎?沒錯,就是在說小賺大賠。
因為散戶小賺大賠的傾向太過嚴重,簡直已成為「散戶定理」,
導致散戶越玩越輸,越輸越多。

很多年輕人存了一點錢之後,躍躍欲試,想到股市淘金,
最常見的是手頭有一百萬,該如何去投資...
但更多的老手心灰意冷,好一點的是積蓄賠掉大半,甚至歸零,
運氣不好的甚至搞到負債...

多少人參與,多少聰明才智之士與有為青年投入這個遊戲,
勝者卻寥寥可數...可見這個地方先天有決定性的不利於散戶的潛規則。

既然如此,該如何打破這個循環?很簡單,就是「大賺小賠」,
這也是市面上一堆叢書,一堆名嘴,一堆門派心法在教你的事,
也就是所謂的「聖杯」,或者該說是「勝杯」才是。
書籍強調「停損」的重要,的確,停損的確重要,非常重要,
但假如你一直在停損,錢也只會越來越少,差別只在於早死晚死而已。

所以關鍵點還是在「聖杯」,而且是經過反覆驗證,盡量摒除運氣成分的方法。
之前小弟也摸索了一點方法,也藉此小賺了點,但大膽投入資金後,卻慘遭滑鐵盧。
賺的根本不夠虧,這也是散戶的宿命,
要賺錢一定要投入大部位資金,以散戶的標準,常聽到的是100~200萬之間,
對大部分的散戶而言,幾乎就是壓身家了。
所以一有風吹草動,散戶溜得比誰都快...這是指有獲利的情況而言...
但是只要看錯,就是重傷害...

公認只有績優股長期持有加上歷年股利有機會賺錢,
但是當你想到這點時,績優股通常都已經是天價了...
比如 200多塊的台GG、100多塊的海公公...
即使是績優股,入場點還是很重要啊!

真的,呼籲各位股友,還是工作賺錢最實在。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