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th0102 wrote:
自從教改廢掉聯考後,很多人已經輸在起跑點上了! ...(恕刪)
題外話
聯考並沒有廢除 只是改名為指考 + 不考三民主義
其它都跟過去一樣 7月1~3日考 1234類組
招收人數約佔50%
至於學測申請入學 有錢人也沒優勢
學測分數是用前1%分數平均算 再區分15級分
一般前1%平均大概在95分 再用1~95分級 (1級分為6.3)
相當於
考88.7分以上 15級分
考82.3分以上 14級分
你想進成大電機 (106學測)
第一條件 必須考69分以上 相當於還原分數每科都在88.7分以上
因為是團體面試 幾乎是全部入榜喔
其實學測考的分數 大概 跟指考差不多
唯一好進入的是 繁星入學
但是那套是建立在,在校成績前幾%才有機會
高中學子也跟20~30年前 差不多
每天早到 考試 + 第8節
下課又跑補習班
如果說跟過去有何不同
我想最大不同是廣設大學
也就是人人有機會當年進大學
台大清大 窮學生比率少- 國立大學不如職校 挨批「階級化」
教育M型化 草根調查:中下家庭子女讀私立大學超過6成
** 教育 M 型化:統計數據告訴你,台灣的窮人真的唸不起台清交 **
錄取標準只是表象,相較於以前的聯考,現在的教育內容,貧富更是會影響考試最終的成績和結果.
引述連結中的一段話:" 透過考試決定誰得以享有較多的教育資源,表面上是公平的,卻忽略家境優渥子女擁有較多的資源而能在考試升學路上有較好表現的結構問題,..."
可達瓜瓜 wrote:
題外話
聯考並沒有廢除 只是改名為指考 + 不考三民主義
其它都跟過去一樣 7月1~3日考 1234類組
招收人數約佔50%
至於學測申請入學 有錢人也沒優勢
學測分數是用前1%分數平均算 再區分15級分
一般前1%平均大概在95分 再用1~95分級 (1級分為6.3)
相當於
考88.7分以上 15級分
考82.3分以上 14級分
...
...
...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你有無觀察你身邊...略...你會羨慕嗎
首先第一段是同理心,經由詢問大家間接取得文章的認同及共鳴。
想要冷靜的活火山 wrote:
會有這種感慨.主要是最近有幾位朋友...略...租給人家.車子開賓士的
第二段就是主要的內容,造成版主這種感受的主因,就是「比較心理」。
第一點是您羨慕人家的「車」,其實賓士、奧迪又如何?
買來開許多人都買的到,但就是不想買、不敢買、捨不得買,
國產車保養一次5千元,高級車保養一次1萬2起跳;國產車換兩支避震器1萬,高級車換一支就要2萬起跳。
為何要買?因何而買?為誰而買?
高級車比較好開是一定的,但是折舊/維護費用呢?
身為一個受薪階級、想要理財的你會願意買?
我算過,高級車適合年收入200-300萬以上的人開會比較恰當。
想要冷靜的活火山 wrote:
相較於他們....略...其實我非常非常的羨慕他們
第三段就表達出版主內心的想法,也就是比較的自身現況,因為差異而有所羨慕。
其實在台灣而言,月薪5萬元以下,要養家活口,終其一生是幾乎難以翻身,
我算過一般的開支、儲蓄、投資,是沒辦法達到財務自由的。
但是仍有人很認真、努力、堅持、克制慾望來達到這一個門檻,
ex:陳重銘、楊禮軒、周文偉等人。
有錢的幾個因素:
1.長輩很有錢/權 2.意外之財 3.投資很成功 4.創業很成功 5.薪資所得高
如果33歲手邊不缺錢的大概不會想去跟人比車。
可能想要幫小孩買304、316的不鏽鋼餐具、如何改善生活品質(其實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更舒適些)、
小孩要念什麼學校、跟朋友要去哪間餐廳聚餐、放假要去哪裡溜小孩、
這次出國想去哪些景點逛(台灣有趣/有名的地方都去過了,一年希望出國2次)
版主您看,他們不會想去跟人比較什麼,自討苦吃啊!
有錢的人那麼多,到底有什麼好比?
(百萬的羨慕千萬/千萬的羨慕上億/上億的想比百億)
不同所得的人本來就有不一樣的生活模式/生活圈。比的完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