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 看到某些回文帶有批判的意味 或是 比較的意味實在有點感慨 甚至不屑我並非認同樓主拿金錢多寡計較的算法~但至少還有回報的想法~我認為是正面的每個的人的成長背景不同,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是盡責任的即便是盡孝道這種普世價值,也不是放諸四海皆準,更遑論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因為工作關係~陪社工參訪過低收入戶,受虐兒,被性侵子女等等...有些情況會讓人生氣到無法控制也看過一些全家家計一肩扛,扛不住...然後酗酒,暴力,自殺,變成精神病被強制就醫住院的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有時講父母對子女的愛...真的是奢望諷刺的是也看過一些家庭經濟狀況應該很好,住單人病房,三班一對一看護,有的還有大房二房...子女很多看起來都是高知識份子,什麼留美博士,教授,上市公司老闆...結果為了老人家遺產分配問題,末期病人也不願拔管,寧願拖著等人都還沒往生,就在病榻旁父母面前,上演兄弟姊妹鬩牆,對著病人咆哮的都有...總之~無論是父母對子女~還是子女對父母拿錢來當作付出多寡的依據在我看來結局大多不是令人羨慕的
nonochen wrote:坦白說 看到某些回文...(恕刪) 我身為中輟生這麼多的時日了面對這些言語或肢體的挑釁與歧視早就見怪不怪了是的,貧窮就是一種原罪只是人們用"愛"包裝起來而已誰也不願面對與戳破
沒有人再細算這個的...我是盡量以減輕負擔最簡易的模式去生活國小自己走路上學不上福利社國中騎腳踏車高中騎腳踏車大部分就是吃家裡住家裡天氣不好時偶爾會有開車接送大學以後住外面才有給生活費盡量省一點但不虐待自己因為都是讀公立會比較省錢如果只有錢我也不會太快樂是無法金錢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