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abc003 wrote:
財富統計排名,台灣...(恕刪)
前 10%的平均 有 3400萬
這 10% 想必也是把 郭台銘 吳東亮 .... 都納進來算了
那 10%的底端 應該也遠低於 3400萬
abc003 wrote:
你家3個小孩是早這代年輕人30~40年出生的

可以看看這集57金錢暴客觀的統計數據,從10分12秒開始看

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賺贏父母的機率是非常低的低於40%

1940年代出生的的人,賺贏父母的機率是95%,

二戰打完之後40年階級流動的窗口已經關閉

可你以看到賺贏父母的機率那條線是在整條往下水平移動

距離二戰後的時間點越晚,自然階層流動的可能性越低


我們兄弟姊妹都是七年級(70,72,75)
就算我們小孩收入不錯
父母也還是繼續做著清潔工

我妹是數學偏科天才
國中開始每次數學都滿分
出社會第二年年薪就破百
後來自行創業也很快就站穩腳步

就如同前面說的
我家不補習也沒有栽培
還是無法掩蓋我妹的天賦

我資質沒那麼好
就用時間彌補

所以這就是問題點了
很多人不願面對自己資質不如人的現實
以為不用比別人努力就能扭轉自己的出身
看一些報導就被引導相信,
這是大部份人的迷失,
台灣政權才幾年,
從大陸過來?
就算從民國元年開始也不一百初,
中國五千年歷史,
從武人到皇室再到士族,
最後的滿清到現在,
那個年代沒有窮人,
整天等世界大亂還不先戰勝眼前,
就算大亂也不會是你的,
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這世界是給有能力的人...
.
努力是成功的要素之一,這點當然不可否認。

但你不能把社會上,人為造成的不公平,只想用一句:「沒有不爭氣,只有不努力」就帶過。

當一個社會上有許多人不用工作,只靠繼承來的財產,就能賺得比努力工作的人多的時候,

你還在說:「工作八小時不夠,你不會工作十六小時嗎?」

那你要不要停下來想想,如果有人不工作就能賺到三倍於你八小時工作的錢,難道你要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時跟他拼嗎?

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最後受害的是全部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努力工作,最後你都會受害。

道理很簡單,人不是機器,是會比較會思考的,有人靠著不公平的制度獲利,到最後就會有人起而反抗。

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讓願意努力的人賺到他應得的報酬,只想靠繼承來的財產過日子的,維持基本生活就好,這樣的社會才會真正

的人人安居樂業。

同樣是努力,為何你不把力氣花一部分在共同推動更公平的社會制度上,讓你自己,也讓別人都受益?
看著一些人拿特例來駁統計,還滿有意思的。

估計上世代沒賺到的錢,他們這代就算賺到也留不住太久,風向過了就倒了。

社會運動就是這點很矛盾,想拯救的是無知而沒有自保能力的人,偏偏這些人常因為無知而都是最愛扯後腿的阻力。

連這麼簡單的基本統計概念都沒辦法理解,還敢屁這麼大聲,正港的人中龍鳳呀。

林鋒寒 wrote:
努力是成功的要素之一,這點當然不可否認。
但你不能把社會上,人為造成的不公平,只想用一句:「沒有不爭氣,只有不努力」就帶過。

同樣是努力,為何你不把力氣花一部分在共同推動更公平的社會制度上,讓你自己,也讓別人都受益?

...(恕刪)



財產繼承那是屬於私人領域,本來就是合情合理的事
難道要去限制財產贈與的額度,超過的部份就必需花掉或充公嗎?
會出生在何種家庭,誰都沒有選擇權
如果說這也能算個錯,那天賦比較好的人不就要抓去改造,降低點能力?

撇開政治面的那些問題
台灣的社會制度已經算公平了
只要願意工作,基本的生活並不成問題
現在的社會風氣是物質享樂當道
大多數人在意的就是財富(我自己也是)
如果今天物質生活不是一個人在意的點
那他除了工作供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外
相信他會把其它的心思跟時間放在他追求的事物上
完全不會去抱怨這方面

最理想的公平社會就是共產主義
事實上共產主義反而是更懸殊的階級制度





個人認為第2種可能性較大,而且可能是現在進行式.個人電腦問市到現在人手一機才不過三十多年,連路邊流浪漢都拿著手機在滑,科技的進步連科幻電影都無法想像.台灣己到了沒人會餓死的這種基本生存條件之上,只有生活問題無生存的問題,內部引發革命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吵歸吵,吵到貧富差距能放緩些就會安靜一陣子然後再重覆.


abc003 wrote:
.
2.第二種可能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新技術的發展

導致勞動生產率在一個時間點大爆發拯救了資本主義

例如機器人自動化 人工智慧 太陽能等領域高速發展

就像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19世紀末電汽化和化學工業的革命,當時農業化學肥料,農業拖拉機

電力、汽車、電燈等各種科技產品大量出現 ,這迎來了勞動生產效率的大爆發

因為所有階層的財富同時在成長,因此減緩了崩潰的時間點

導致西歐最底層的人民在19世紀末期已經感受不到生存狀況的惡化了.(恕刪)

均貧是不對的做法~跟公平正義無關~跟認不認命有關

只是路過佔位置~樓主打那麼長還沒全看懂~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