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投資理財小說}第六篇<全球化投資>第七章-對汽車板塊的心得(已更新到第六篇-對汽車板塊的心得之後的的章節會持續往下更新)


parus wrote:
合和中心...我今...(恕刪)


我也是到後來才慢慢減到10%,或只固定買個50萬港幣左右
一開始也是壓大注,當然我覺得如果看到絕佳的投資機會那就押吧
投資敏感度我也是慢慢培養的
其實我平常不會一直看股票的,盤整盤看了豈不是煩心
下跌不賣是因為我還是看好它,投資就是這樣,有人想玩短有人玩長線
全憑個人選擇,但很多時候,我們賣掉一支股票,就很難再買回來了!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瘦狐狸 wrote:
股市就是這點有趣 ...(恕刪)


所以投資也可以說是修心的過程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James 007 wrote:
厲害, 感謝您無私...(恕刪)


我也是慢慢學習的
給自己的投資設定個期限跟目標
分清楚這筆投資是長投還是短投
就算要投機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投機
而不要把投資跟投機搞混了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第四篇<臨危不亂>第三章-股票與黃金

在2011年的時候,因為美國、英國做量化寬鬆,市場預期全球將迎來一個超級通膨的時代,依照傳統貨幣經濟學的想法來看,過度的印鈔票會造成通貨膨脹這件事情的確沒錯,而那個時候,多數的投資人與投資機構也想通了這點,於是抗通膨的商品開始飆漲,其中漲勢最兇的,就是這章要討論的商品"黃金"。

在討論黃金之前,先讓我介紹一個人,他叫比爾.邦納(Bill Bonner),他是世界上最大金融時事通訊公司Agora出版社的董事長兼CEO,同時也是擁有來自六個國家超過54萬讀者的金融通訊《每日結算》的創始人,同時也是知名的財金作家,他在2001年網路泡沫時就提出不要投資股票,要投資黃金的想法,那時的黃金價格約是每盎司280美元,而之後就是黃金的大牛市,他曾在2003年提出美國房地產價格已經過高,2006年的時候他說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MBS、CDS..等等,註1)會很危險,這些他都說對了!

到了2011年,他說預估黃金價格會到每盎司3000美元,而自2001以來,黃金價格已經飆漲了6.7倍,最高來到了1900元美金/盎司的水平,我拜讀過他在2011年發行的一本著作《統計獨立性:從巴黎到彭巴草原的大賭注和壞經濟學》,對他的觀點蠻感興趣的,但我沒有因此就跑去投資黃金,因為我在2011年時手上基本沒有太多現金了,我的資產大部分都在股票上面,而我的投資回報也很豐厚,在2012年2月的時候,我賣掉了中鐵與中鐵建之後,手上還有約50多萬港幣的現金,我在找尋下一個投資的標的,而黃金則是我其中一個考慮過的商品。

但在2012年的2月,我看到我的偶像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為什麼投資股票擊敗黃金跟債券”,裡面解釋了他的想法,他認為持有黃金是一個不划算的投資,因為黃金本身並沒有生產力,他在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當你持有一盎司的黃金,一個世紀後它還是一盎司,並不會變多,而如果購買以當時一盎司黃金同等的價值股票(如:埃克森美孚),則它會有股利配給你,過去十年中,網路泡沫與次貸危機都證明了當一件事情瘋狂的炒作之下所產生的泡沫,終會隨著泡沫過大而無可避免的破滅,過去黃金價格的上漲是因為黃金的購買者們相信危機將會到來,且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自然會有一批追捧黃金的人去買,進而更推升價格,但如果當有一天他們發現危機並沒有到來,則這個泡沫就會隨之破裂。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才真正了解到這些商品特性的不同,而我決定相信巴菲特所說的觀念,長期來講買股票比黃金來的好,於是到了2016年的現在,我們看到了結果,就是黃金從2011年1900元的高點之後一路的下滑,到2015年最低來到1043美元/盎司,下跌的幅度達45%, 若我相信比爾.邦納的話,在2012年的時候買進黃金,那我想我距離財富自由又更遠了一些,我比較了一下,如果我在2012年買進黃金在1700美元/盎司與買進S&P 500ETF 130美元,持有到2016年做一個比較,今天10/12號的黃金價格是1255美元/盎司,報酬率是負26.17%,而S&P 500 ETF的價格是213.71美元,發放的股利總共是20.26美元,報酬率總共是80%,兩邊的結果差距整整有一倍多,現在看來,讓我不由得慶幸當初自己是相信巴菲特的話。

為什麼會差距這樣的大?主要的原因在於巴菲特在文章中所提到黃金的商品特性,黃金在工業的用途上需求是有限的,而且黃金本身並沒有生產力,當價格炒到一個相對高的水位,投資人突然發現一件事,就是預期的危險(通膨)並沒有跟著到來,而黃金的真實價格是遠低於市價的,因此造成了黃金泡沫的破裂,我相信從2011年到現在,不管是投資實體黃金還是貴金屬基金,一定會有很多的投資人被黃金所害。

為什麼會被黃金所害呢?我認為有一部份的原因是要歸於投資銀行的操作,因為自網路泡沫後,黃金價格的上漲,投資銀行手中其實是有大量的黃金的,它們持有黃金的原因一方面是作為避險需求,二方面是看中黃金價格的上漲潛力,於是當投資銀行發現QE兩次過後的美國與全世界經濟並沒有出現惡性通膨現象之後,它們意識到一件事情,就是它們手上滿是將來會貶值的黃金,當市場的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黃金價格就會隨之崩跌,那它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掉這個風險呢?

直接賣掉手上持有的黃金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那會加速造成黃金價格的崩潰,那它們怎麼做呢?它們把手上的黃金包裝成一個個的商品,如黃金ETF、黃金存摺、黃金基金,賣給全世界的投資人,然後一邊在新聞不斷的吹捧黃金將會漲的多高,銀行理專也不斷地跟客戶介紹黃金相關的產品,因為這是公司主打的策略也符合當時市場的潮流,在散戶投資人進場買進後,黃金價格又被往上推升了一段,尤其當歐債危機的發生,更加深了全球投資人的避險需求,於是乎當投資銀行手中的黃金風險都轉嫁到散戶投資人身上時,是時候讓全球的投資人意識到通膨並沒有想像中來的嚴重這件事,於是在主流媒體不斷的傳播下,黃金價格開始下跌,而投資銀行會因為持有很多的黃金而受傷嗎?答案是:不會!

受傷的永遠都是散戶投資人,相關投資銀行的操作例子還有很多,未來我會開一個單章討論。

在黃金這個商品例子當中,比爾.邦納顯然無法笑到最後,但如果他是從280美元的水位開始買黃金的話,到現在應該還是會賺錢的,但是如果未來黃金價格一直持平在1100~1300美元的水準,那他這段時間所持有的黃金並不會創造額外的利潤,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從2001年持有黃金跟持有同價值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股票,一直到2016年的現在,到底誰會賺得多?

2001年3月份黃金價格是275美元/盎司,當時的艾克森美孚價格是41.6美元,到2016年10/12號,黃金價格是1255美元/盎司,報酬率是356%,艾克森美孚價格是87.13美元,在2001年7月它曾1股拆2股,也就是說現在的股價應該是174.26美元,這些年來的股利共有52.21元,也就是說,同時間買埃克森美孚的報酬率是444%,是贏過投資黃金的!

如果覺得15年的投資期間太短,不能證明投資股票就一定比黃金好,或拿埃克森美孚這家公司跟黃金比不公平的話,那我再舉一個100年投資期間的例子,下圖是美國道瓊指數對黃金價格的倍數圖。



這個圖是以當時的道瓊指數除與當時每盎司黃金的報價所得出來的倍數,倍數越高代表當時的股市是比較值錢的,數字越低代表當時的黃金比較值錢,紅色框起來的區間表示的是投資黃金會比投資股票賺錢的時間,加起來約共有26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過去這100年的時間裡面,投資股票比投資黃金還賺錢的時間有74年!

這代表了,長期來看股市的價值成長的機率是比投資黃金來的高的,而且這張圖還沒有算進每年公司配發的股利,加計股利的話,投資黃金的勝率又更低了,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張圖。



這個圖是200年來道瓊指數除與黃金價格的走勢,我們可以發現它基本上是呈現正斜率向上的走勢,也就是說,過去200年以來,投資股市賺錢的機會一直都比投資黃金來的高。

這又證明了巴菲特的觀點是正確的,所以直到現在,我從未去投資過任何黃金相關的商品,即使到了退休之後,我仍不會去買進黃金保值,我會去選擇擁抱地產股、電信股類的防衛型股票,因為我相信長期來看,擁抱這些股票賺錢的勝率是會比買一堆沒有生產力的黃金要來的好很多的!

後記:比爾.邦納在今年2016年,撰文指出說黃金正處於一個「超級週期」的起步階段,後市有希望漲到10000美元/盎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笑了一會,過去2011年的時候,喊到3000美元/盎司都沒達到了,現在居然喊到10000美元/盎司,我想當如果黃金每盎司真的來到10000美元的價位,那應該代表全世界的金融體系已經接近崩潰了吧,不過我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可能性還是不高的,原因就在於為什麼QE後,美國通膨還是上不去,相關原因的探討,就留到之後開單章討論吧。

註1:衍生性金融商品是泛指特殊類別買賣金融商品的通稱,通常是基於一般商品的架構上組合而成,如文中的MBS就是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是以不動產貸款當作商品標的信託後組合而成的證券,擁有類似債券的特性,會給付持有者利息。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香居客 wrote:
第四篇<臨危不...(恕刪)

以長年期來看 都忽略了生存者偏差
要直到第一檔ETF出現才能有個比較值

長期來看選擇股市是正確的
但靠選擇個股勝出的卻是少之又少
文筆不錯!

樓主稱"小說", 其他回文網友也稱小說

但我認為這文章若以"小說標準"來打分數來說, 可能會不合格

因為不符合小說的俗成定義

小說的俗成定義,

請參考wiki
================
wiki:

小說是文學的一種樣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

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

==============
所以小說的敘事核心, 在透過時空, 刻劃""人與人間的互動""的故事, 也就是現實生活!

樓主的文章都在主角分析市場, 全部都是""想法"", 太少看到人際互動, 看不到生活, 這不是現實生活!

看不到市場對人性的影響!

比較像一篇篇財經分析報導組合成的文章, 看不到主角的個性!

本文章不該被稱為小說, 以小說來說是不及格

但卻是不錯的財經分析文章, 網友可參考!

瘦狐狸 wrote:
以長年期來看 都忽...(恕刪)


的確,所以選股上所下的功夫就變得重要了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elfwong wrote:
文筆不錯!樓主稱'...(恕刪)


感謝版友的指正
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我的投資日記
其實投資這條路是孤獨的
越到後期越是這樣
很多的時間都是等待 做研究 然後繼續等待機會
最近幾章比較把重點放在描述投資的過程與股票的故事
也比較符合真實的投資過程
我一直想要表達的重點都擺在投資的想法跟心理還有市場的現象
我也一直在想要不要多加入點人物間的互動跟對話
之後的章節我會盡量加強故事性的
感謝!
假如我有一塊錢,把它給了你,那一塊錢就變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給你的是一種觀念,那我們兩人便同時擁有它了
香居客 wrote:
感謝版友的指正與其...(恕刪)

給樓主一個讚
金庸與古龍的小說,之所以能深入華人心中多年,地位無可取代,並不是他教授了許多的功夫
而是他描寫的是用功夫的人,他的人生起伏轉折
瓊瑤的書難看的要死,劇情一模一樣,但是卻迷死了少女的心
理由不是男女主角的長相,而是他深刻的寫著愛戀中的情感鳩葛、愛恨情仇,
那種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
但是大難來臨卻各自飛的令人無奈。

我應該跟樓主差不多年紀
不過自古以來幾乎投資沒賺過錢
想了很久,終於知道原因
樓主記得買每一檔股票的原因還有價位,我只有兩個原因---突然想到or電視台分析屍提到這名字。

我想,找一堆人進來故事裡面,不會使故事更精彩,除非他是這故事的配角
例如:去土城吃飯剛好看到郭台銘的員工 晚上8點還在吃中午的便當,就想要買鴻海
或是同學第一名去台積電被嫌工作不力,就覺得這公司效率好,又重視高學歷
不然還是回歸故事的主角,就是您
女主角--每一檔股票
男女主角相處在一起的愛恨情仇,認識的過程,然後纏綿悱惻,朝夕相處,因為不了解而相處,因了解而分開
要把一檔股票買進過程交代清楚,如何呵護他,最後他表現的讓你不滿意,就憤而離開他
我想觀眾喜歡看的是這個,至少我這位觀眾痴痴的等著,多令人心動阿。
ps 白話就是 為什麼會想到這檔股票,為什麼是這時機買,用的錢是工作賺來的還是上一檔股票賺的 大概就是這些內容

我知道你會叫我寫 我寫的都是悲劇 被女主角移情別戀 花了一堆錢甚麼也沒得到
女主角通常只有兩種死法
1.某天突然黑板看不到交易了,寄看到被死亡公告了 XX股從即日起下市
2.跟我在一起不愉快 從36跌到15,我只好把他換給別人,從那一天起,她又從15快樂到120 我恨死她們了 嗚嗚

.......搬好椅子 等看戲

香居大,能多講一些故事嗎
很少有這一類的心路歷程可以參考
期待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