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 wrote:
此事別當真,個人看...(恕刪)
雖然都是保證金~你可以去估狗一下所謂的"曝險額度"這玩意
曝險額度可讓公司替代保證金的信用額度!!
如果一家公司一家銀行給他100萬美金的曝險額度
據我之前所知人民幣TRF的權數大概是6~8%左右(而且是比小的為基數)
保守點以20%來計算,扣掉額度動用率上限為80%
他可以做的比價本金是 400 萬 美金
也就是說他總共會做的TFR的比價本金是
400對800~
也就是說他做上述這麼大金額的比價本金,只要沒有虧錢到被追繳保證金之前(剩下那20%用光前)
公司 不 用 拿 出 任 何 一 毛 錢
所以等到要拿出錢來的時候都不知道斷頭斷多久了
而且這是一家銀行~如果他往來有五家銀行就大概是這個額度的五倍
各嗜血RM們為了業績手續費一定會給他做好做滿
滿了怎麼辦~下年度再增貸!!反正是總行的重點目標,基本上都用喊的也不會被檔
我只能說這篇報導雖然受害家數我無法評論,但我曾經在這TRF的漩渦其中打滾過幾年的經驗
內容八九不離十
拆成五張就是20對40了,或者湊單到1隻的時候在跟上手銀行賣
所以財金處報價的時候都會用商品式方法跟RM報價
EX:今天報價兩種 6.25 6.5 10:20 本金手收6,000 6.3 6.6 10:20 本金手收10,000
爭議最大的是TMU綁額度
不買銀行不願給額度,不買沒額度不能開狀額度進不了貨
銀行不給額度老闆沒辦法做生意
一般中小企業如果沒有雄厚的實力,要突然要轉換到全新銀行取得額度,沒這麼容易而且時程會拉很長
下個月就要被逼還款下個月就要開狀,兩個月後才拿的到額度!遠水救不了近火
如果真的看過RM和TMO們如何千方百計讓顧客做TMU那貪婪的嘴臉

風險評估不到改到過、外幣財產不夠拿不動產來算,財報不漂亮改到漂亮能做為止
經理們整天追著RM跑,不討論放款額度、不討論營運風險、不討論市場變化
整天只想著哪幾家能做、什麼時候能做、怎麼逼顧客做、手收啥時入帳
真的會為那些被"逼"著做的中小企業感到悲哀
但對於那些會自己來做的自走炮企業倒是覺得願打願挨了
所以之前有說之前賺爽爽的時候都沒出來叫~~的確有些是自己老闆貪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