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634> 國機國造概念股,漢翔,適合長期存股嗎?


parus wrote:
這問題背後其實隱藏很關鍵的事實
每個戰機標案都是個橫跨好幾個年度的製造案
最終會不會獲利,要怎麼確保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做過[報價]這種工作
跟客戶報價其實關連到整個商業判斷、成本掌握以及對未來預期
很多時候報出去的價格能不能賺錢,報價者自己心裡都沒有底
台灣高教機是到2024年的案子,生產時程從2020以後才開始
難道有誰能在現在預知到2020年的原物料價格?如果2020或2021的原物料價格是跟2007一樣狂飆
現在的報價當然很難賺錢


空軍高教機預算是固定的

美國廠商引擎核心組件喊漲 漢翔高教機恐漲價兩成以上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5205

老阿公 wrote:
...我最近突然對我國的航太產業產生相當的興趣.
準備開始研究一下, 我國航太產業相關的個股.
希望會有趣. ...(恕刪)


瀏覽了幾個與航太產業相關的個股.
還耐心看完了整場寶一上市時的說明會.
看完後才知道, 原來高育仁是主要股東.
哈哈.

對航太產業的第一個印象是, 毛利似乎普遍普普.
現階段的股價, 看起來, 似乎也不算甜美.

其中千附, 第一印象算比較好, 應會進一步再多了解一些.

以上是純個人的看法.

"大鵰" 可以嗎?

國造高教機全民徵名 獎金5萬元你來搶

"國防部推動「高教機國造」政策,原由漢翔公司命名為「藍鵲」高教機,不過國防部經考量,決定向全民徵名。空軍計畫處處長唐洪安表示,自今年11月27日中午12時,至12月12日0時止,國人可以google表單投稿,一人可多件投稿,經空軍內部評委會審查後,隨後開放民眾網路票選,獲選前三名將可分別獲5萬元、3萬元、2萬元。
...
"


漢翔赴日參展 獲B787零件委製
"
漢翔航空(2634)董事長廖榮鑫率團參加「2018年東京航展」,漢翔近期接獲波音B787複材OEM零件委製訂單,雙方將於此次東京航展間進行換約儀式。

廖榮鑫表示,漢翔公司過去與日本三大重工合作超過10年,從三菱重工(MHI)OEM的合作,提升至旗下三菱飛機公司(MITAC)的三菱90人座區間客機(MRJ)含設計、製造的零件委製案(ODM),更於2015及2017年獲得最佳供應商(ExcellentContributionAward)優異獎項。

同時,漢翔也與日本川崎重工(KHI)合作ERJ與B787等OEM飛機結構零件案,並接獲發動機RRTrent系列零件委製案,近期接獲B787複材OEM零件委製案,雙方並於此次東京航展間進行換約儀式。

漢翔指出,漢翔靠著優異的履約能力,也陸續接到速霸陸重工(Subaru)及日本飛機公司(NIPPI)等日本客戶,包括機體結構、發動機的OEM零件委製案。

漢翔此次參展以民用飛機機體、發動機關鍵零組件,以及展示研發技術的16G航空座椅及S-92雷達罩為參展主軸,展現民用飛機、發動機的能量及研發技術。

為拉近與日本客戶和民眾的距離,特別展出為日本三菱飛機公司MRJ客機複合材料操縱面零組件;此外,亦展出發動機機匣模組搭配關鍵製程零件,展示發動機生產能量。
"
近來看了一本黃煌雄寫的[台灣國防變革]
黃煌雄是第一代的民進黨立委,雖然知名度沒阿扁高
但是30多年來一直專注在國防議題上
這本書系統的整理了台灣軍隊從原本的國民黨軍轉型到現代化的歷程
又是個許多地方顛覆原本印象的...
台灣媒體可能是整個社會最落後的一環...

結論是
台灣軍隊的人數大幅度降低,從60萬到2018的今天大約是16萬5千(前兩天新聞上看來的)
將軍數從698位減到292位(2014年後)
國防二法跟國防六法,把軍事指揮體系制度化
從徵兵轉換成募兵(這是進行中)

從達成的結果來說其實很了不起,看看這世上有多少地方的軍隊屬於私人,或是軍方會干預政治的

書中最後一章提到了對岸2015年的軍改,其實做的是同樣的事情
不過對岸是想做的是黨軍而不是國家軍隊

有趣的一點是,書中提到募兵過程中,男的總是募不足,女的總是超額達成
而且女性繼續服役的比例也高過男性

背景知識:
波灣戰爭是現代軍事變革的最重要轉折點,美國在1982年開始推動國防改革,更新軍事編組架構。(高尼法案)
1991年的波灣戰爭是變革後第一場戰爭,結果美軍幾乎是完勝伊拉克。
美軍達成的超過全球所有軍頭的認知與想像。
從組織調度軍隊與武器,到戰場情報共享,都做到了傳統軍隊無法達到的程度。
這也開啟了現代化軍事改革,每一個國家都開始或多或少的變動軍隊指揮與架構。
台灣軍方開始走向國家化正好在這時間點上,當年軍方高層與國防立委都跟美軍學習不少。
所以直接就把改組方向往這邊推動,現在看來算是運氣,不然就免不了需要重頭再改一次。
個人目前把這檔當作存股在放

但特別的是掛的借出本來都沒人借,今天11/29忽然全數借出了

短期利多KHI B787複材訂單,這時間點有人空蠻匪夷所思的,供各位參考

parus wrote:
近來看了一本黃煌雄...波灣戰爭是現代軍事變革的最重要轉折點,美國在1982年開始推動國防改革,更新軍事編組架構。(高尼法案)
1991年的波灣戰爭是變革後第一場戰爭,結果美軍幾乎是完勝伊拉克。
美軍達成的超過全球所有軍頭的認知與想像。...(恕刪)


若我的記憶沒錯, 在越戰之後, 就有看到新聞說美國就已經在檢討國防改革.
原來黃煌雄的書有詳細的說明.

記得波灣戰爭之後的伊拉克戰爭時, 當時我正好在對岸出差.
每晚看電視, 都有一群所謂的中國軍事專家, 天天唱衰美軍, 直到美軍全面戰勝的那一天.
現在回想起來, 都還是覺得好笑.




公準忽然就漲停了,真神奇

民航機的每個型號都是一條獨立供應鏈,漢翔在787上是tier 3
是川崎重工的下包,原本已經有的是方向舵(更正,是尾翼前緣)
現在是多加了機身複合材料
這也是應有之義,沒有得到承諾漢翔根本不會去建TACC-19廠
航空複合材料產量目前還是不足(因為認證慢),供應鏈還在努力擴產中
可以看看漢翔這次發債是不是還是要建複合材料廠

有看過一篇文是這樣分類民航機製造
發動機、機身結構、起落架、航電、內裝
這是照台灣廠商占比排序,這排序是有原因的
發動機主要是金屬加工,本就是台灣工業界的強項,目前主要航太概念股都是這一塊
早期的機身結構也都是金屬件,這幾年才開始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起落架好像只有一家有做(晟田),也是金屬件
航電就比較虛,似乎只有二極體
內裝就前陣子漢翔在推廣的座椅,還沒有任何結果

簡單說,台灣雖然號稱電子王國
但正確地說是消費電子
工業電子方面是很弱的,遠不如金屬加工業的積累深厚
產業是要時間慢慢滲透,不是喊個天文數字預算就能速成


波灣戰爭的事蹟不是黃煌雄的書裡面寫
我是之前有看了本美軍寫的波灣戰爭紀錄(不過我忘了書名),裡面有提到單一指揮體系以及全球資源調度
當時找這本來看是想知道戰鬥機在波灣戰爭之後的功能變化,但是沒找到答案

parus wrote:
公準忽然就漲停了,...(恕刪)



剛剛看了"公準精密工業上櫃前業績發表會"的視訊.
初步印象還不錯.
董事長看起來是一個認真打拼的人.

個人認為. 這家公司是值得花時間, 做更深入的研究及了解.


傳漢翔向日採購工具機 國內供應鏈批國機國造「玩假的」
"
國內航太大廠「漢翔」傳出新機匣產線擬採用日本機台,國內業者質疑國機國造或台灣航太產業聯盟A-Team是「玩假的」。漢翔回應,最新一條產線是2015年啟動,設備是向國內工具機廠採購。

不過,近期供應鏈傳出,漢翔因來自全球航太發動機客戶(包括勞斯萊斯、奇異等)訂單增加,規劃中的最新產線設備採購將轉向日本工具機廠MAZAK。傳聞日廠MAZAK已接到訂單承諾,並在研究出口許可的申請作業。

工具機業者指出,漢翔在今年5月表示,接獲某家發動機大廠長期大單,打算在南部獵地,至少需5、6公頃土地擴廠,未來需求可能更大。當時估算,含空軍66架高教機在內,未來5年在手訂單超過1800億元。而所謂的新產線是不是要應付這個新的訂單需求,就不得而知。只是若將設備訂單移轉出去,其實就有違扶植國內產業的政策任務。


台灣航太產業聯盟A-Team是漢翔在2016年成立,並與工研院機械中心的I-Team、國內工具機廠商的M-Team ,再組成A-I-M聯盟,現在品質、精度均已達國際水準,如果漢翔因成本考量轉向日本下單,就只能說國機國造政策恐怕是「玩假的」。
"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