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賣小吃獲利是一定要的,但通常忍不住需要調漲的時候,獲利通常都已經萎縮了一段時間(但絕對不會沒賺,如果賠錢根本不可能等的下去),當成本下降,獲利提升,等一段時間持平後,還是稍微降價會比較好,也顯得出誠信,不過依目前台灣社會的商人而言,這應該很難...
有些人真的是吹著冷氣說風涼話,這樣還能當管理層,成本會不會算阿,小弟我現在雖然不是賣雞排的,但是幾年前也是開過相關的店,雞排直接從廠商部分叫貨,一片10元(小片喔)都算便宜,加上醃料、油炸、調料、包裝等..光是食材成本就超過20元,再加上租金、水、電和瓦斯費,還有人事費,一片賣50元可以說是薄利,這還是3~5年前的算法,還是南部喔,如今光是基本薪資就比5年前高,水電瓦斯費也比以前高,北部租金也貴到嚇退其他縣市....這是辛苦錢,頂著高溫用生命和熱情在做事情,所以嫌貴可以不要買,但是不要說風涼話去抹滅這些人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