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8500多點,超出平均線太多.
可以回想一下2004股市開始漲時的台積電是多少?
2009年股市4000時台積電是多少?
現在台積電是多少?
2010年當時60~64來回整理很長時間.現在超過一百,
還不算這幾年配股配息的獲利.
如果很不幸全球又一次大修台股又到6000多點甚至更低.
台積電也會下修不少.
這段期間多去外面看吧.
看那些是剛剛開始熱門,追蹤一下他們有沒有上興櫃,上櫃上市.
再去追蹤.
可以對照一下以下這幾檔2010到2015年為止的指數跟個股股價.
1,寶雅=>2010年30幾=>2014年400幾.指數也是從6000多漲到9000多.
現在已經下來到兩三百.
2,統一超.
3,全家.
當時我看的是這三個股票.上千個公司都可以對照.
多看這30年的指數變化,找台積電這種績優股,
等指數低點買進,高點再賣出,休息幾年再買.
這樣不用每天每週看.天天好入眠,也不用隨每天變化,心情也跟著變化.
cafm wrote:
8K 我現在就是在等大盤回檔!因為我相信存股也是要搭配大盤指數!現在台股感覺過熱了!(恕刪)
既然是在等大盤回檔,也感覺台股過熱了,何不從1千萬裡面拿出100~200萬,然後找幾支在高檔反轉的股票來放空?
假如現貨想放空卻借不到券,也可以考慮ETF或權證或是股票期貨(找成交量大的)等等也都可以成為放空的目標,
目前的現況,因為大盤指數在高檔,所以現在要找到多頭起漲的股票難度頗高,所以會感覺累,
但是反過來說要找到高檔反轉的空頭股票相對來說應該會簡單很多,
投資就該順應時勢,多空是循環的,
在多空循環的階段中,做多簡單的時候就全力作多,放空簡單的時候就拿出部分資金來放空,
假如在做多難度高的時候卻硬要挑股票來做多當然會感覺累,
兩種選擇,其中一種的難度高且勝率低,但另一種的難度低且勝率高,那當然是順應時勢挑難度低且勝率高的來做啊,
假如硬要去挑難度高且勝率低的方式,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cafm wrote:
這幾年有想過...為何能獲利!原因是進場點對了!還有笨笨的等待...個人相信好運氣只是一時的!所以接下來!投資理財定當小心謹慎!
其實上面有大大說的沒錯,C大的選股功力確實比這裡大部分的人都強,
而C大您自己說~為何能獲利是因為進場點對了,以及笨笨的等待,
其實還有另一個因素要考慮進去,
您自己說您是從2009年開始買股票,換句話說您還沒有經過大空頭的洗禮,
2008年的金融海嘯,整整大約一年的時間,習慣做多的人往往看到大盤跌了幾個月或是股價已經下跌一大段之後就進場去搶反彈,
執行力強的人可以果斷的停損,但是停損了幾次之後,不只資產越來越縮水,而且信心也會大受打擊,
而不願停損的人就只能住套房,而且一住就住好久,然後勉強地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
更糟的是擴張信用借錢融資買進的人,恐怕不只是套牢而已,而是負債一身,
股市多空輪迴循環,大盤總有一天會崩盤的,何不利用在大崩盤之前的這段時間好好的練一練放空的功力,
一來可以培養自己具有多空雙方面的思維,而不是只當一個習慣做多的投資人,假如只是習慣做多而沒有空方思維的話,那很容易在大崩盤的過程中去搶反彈,所謂的老手死在半山腰這句俚語絕不是空穴來風,
再來有了這一個放空的思維然後慎選工具,就算在大崩盤的過程中想去搶反彈,起碼也知道要利用何種工具去避險放空,如此一來就算搶反彈失利,起碼有了放空的避險措施,放空所得的利潤起碼也會讓做多搶反彈的損失比較輕微一點,
更遑論放空的進場點假如選得好的話,當大盤崩跌,做多搶反彈的人哀鴻遍野的時候,您還是可以從中獲利(而且這段時間也不會無聊),然後您就可以依據您之前說的把獲利的一部分捐出去做善事,豈不快哉?
總之,我的想法是只會做多而獲利的人只算是成功一半而已,而不管盤勢多空都能從中獲利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目前我也正朝這方面努力。
cafm wrote:
個人從2009年開...(恕刪)
如果非得買股 那可能還是那些穩定的定存股為主 一年約4~5%的。
(但一遇大股災 可能也是會瞬間跌掉好幾成。)
真心話,可能就是定存為主吧

(但定存利率不斷往下修,確實感覺越來越弱‧‧‧)
奇蹟大師 wrote:
有1千萬現金......(恕刪)

boyssea wrote:
到處都有要租的需求
其實房東並不好當

且報酬率在我們這邊實際大概只有3.1%左右

這還沒包括屋子折舊未來整修種種費用!
成功來自持續努力 wrote:
C大 ..雖然我的勝率不高2勝10敗,讓專業的來,我幫你代操期貨......

他應該算是我所認識玩期貨最強的一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