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100 wrote:
未來我退休後,部分資產會專注在ETF ( 0050) 之類的金融產品
其他不熟的絕對不碰,由其是公司個股

吃過個股虧的人就會有此體認
ETF種類很多,專注自己熟悉的最好
雖不能大賺特賺,但至少比定存好
適合做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ejan1969 wrote:
我也在思考,除了那些難以變賣的套房留給他們外,也可以買年金險留給他們,比如說,10歲時開始買,繳費20年,每年可以領回多少錢,這樣在他們30歲時每年有一些生活費的來源,避免一次拿太多錢在手上,或是預期未來有財產可以動用,而產生有不務正業的動機,我有個同學現在就有點這樣的情形,因為他是家裡唯一的男生,所以可預期老爸現住的那間房子一定是留給他的,是一間台北市的一樓公寓,所以他現在算是游手好閒,他給我的理由就是,現在的錢花完就省著點,反正以後還有一間一樓公寓可以變賣,所以我也在思考,最後一間房子是否換成地上權的住宅,50年我是住不滿啦,死後留給小孩可以讓他住或收租,期滿政府收回,也少了一個游手好閒的動機。
yen100 wrote:
信託管理費每月託管資產0.3% 太貴了
3000萬 每月繳9萬
還是搞不懂有何好處?
vu84vu wrote:
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錢
不知有沒有級距折扣
最近比較忙,改天有空來問一下!
donotask wrote:
不論退休前或退休後,再好的資產配置,前提必須是自己耳聰目明、意志清明,但是,人很脆弱,萬一哪天突然怎麼了呢?如何讓資產常軌運作並保障自己的生活呢?
我有兩個兒子,成年了,仍在就學,目前都還好,但是,將來很難講,人會變,交了怎樣的朋友,結了怎樣的親家……,我不做太美好的想像,人性vs.制度,我寧願相信制度。除了財產信託有其他的做法嗎?
lovewillgrow wrote:
預估如果我手術後無法自由行動或神智不清楚,也會有上述結局
但我的資產其實夠我請私人看護或是住還不錯的療養中心單人房
要怎樣保障手術失敗後的生活品質,難道只能是先找好安養中心,手術前先簽訂信託合約嗎?
lovewillgrow wrote:
但她的娘家有把需照顧的人往最便宜的安養中心丟,然後不聞不問的習慣(不只一人)
退休老人 wrote:
我已經退休15年
如果未來出狀況,無法自由行動或神智不清楚
我們夫妻溝通好,房屋續貸,送林口長庚養老院
不用子女幫忙出錢,也不需子女照顧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