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退休之後?資產管理?


yen100 wrote:
未來我退休後,部分資產會專注在ETF ( 0050) 之類的金融產品
其他不熟的絕對不碰,由其是公司個股



吃過個股虧的人就會有此體認
ETF種類很多,專注自己熟悉的最好
雖不能大賺特賺,但至少比定存好
適合做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yen100 wrote:
信託管理費每月託管資產0.3% 太貴了
3000萬 每月繳9萬
還是搞不懂有何好處?

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錢
不知有沒有級距折扣
最近比較忙,改天有空來問一下!

ejan1969 wrote:
我也在思考,除了那些難以變賣的套房留給他們外,也可以買年金險留給他們,比如說,10歲時開始買,繳費20年,每年可以領回多少錢,這樣在他們30歲時每年有一些生活費的來源,避免一次拿太多錢在手上,或是預期未來有財產可以動用,而產生有不務正業的動機,我有個同學現在就有點這樣的情形,因為他是家裡唯一的男生,所以可預期老爸現住的那間房子一定是留給他的,是一間台北市的一樓公寓,所以他現在算是游手好閒,他給我的理由就是,現在的錢花完就省著點,反正以後還有一間一樓公寓可以變賣,所以我也在思考,最後一間房子是否換成地上權的住宅,50年我是住不滿啦,死後留給小孩可以讓他住或收租,期滿政府收回,也少了一個游手好閒的動機。

年金+地上權(或使用權)房屋
還不錯的想法...我也來參考一下!
yen100 wrote:
信託管理費每月託管資產0.3% 太貴了
3000萬 每月繳9萬
還是搞不懂有何好處?

vu84vu wrote:
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錢
不知有沒有級距折扣
最近比較忙,改天有空來問一下!


那個表應該是說: 一個月最少一千,一年0.3%。

一個月0.3%還得了,十年你的資產就去一半(被扣43%)了

---

題外話,0.3%和証交稅一樣,可見能在期貨/指數市場長期賺錢的,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donotask wrote:
不論退休前或退休後,再好的資產配置,前提必須是自己耳聰目明、意志清明,但是,人很脆弱,萬一哪天突然怎麼了呢?如何讓資產常軌運作並保障自己的生活呢?
我有兩個兒子,成年了,仍在就學,目前都還好,但是,將來很難講,人會變,交了怎樣的朋友,結了怎樣的親家……,我不做太美好的想像,人性vs.制度,我寧願相信制度。除了財產信託有其他的做法嗎?


不知道大大是否已經想到好方法?

我即將要做大手術,有一定比例癱瘓的風險,現在也傷腦筋如何保障自己的未來生活

兒女未成年,妻子溫婉,但她的娘家有把需照顧的人往最便宜的安養中心丟,然後不聞不問的習慣(不只一人)......

預估如果我手術後無法自由行動或神智不清楚,也會有上述結局

但我的資產其實夠我請私人看護或是住還不錯的療養中心單人房

要怎樣保障手術失敗後的生活品質,難道只能是先找好安養中心,手術前先簽訂信託合約嗎?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也已經退休6年多了。最近兩年蠻喜歡聽有關稅務及信託的研討會/課程。

lovewillgrow wrote:
預估如果我手術後無法自由行動或神智不清楚,也會有上述結局
但我的資產其實夠我請私人看護或是住還不錯的療養中心單人房
要怎樣保障手術失敗後的生活品質,難道只能是先找好安養中心,手術前先簽訂信託合約嗎?

我個人覺得可能信託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先前有人提到每年管理費的費用,我覺得應該是每年收取信託資產的0.3%。另外,你可以詢問銀行想要簽屬有預設條件的信託,也就是真的有你擔心的情況發生時,則委任的信託才正式成立,此時只需要先花費約2000~3000元的開辦費。你可以設定自己是委託人及受益人,銀行當然就是受託人了。
lovewillgrow wrote:
但她的娘家有把需照顧的人往最便宜的安養中心丟,然後不聞不問的習慣(不只一人)

如果你有這一層的擔心,你可以找自己可信任的人擔任信託案的監察人,請他幫忙檢視銀行是否有依據你所規劃的信託內容去執行。

這兩年聽課的感覺是:台灣的銀行似乎都不太願意做太客製化的信託合約,也就是說不太想花心思去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幫客戶釐清盲點,為客戶規劃一個真正的符合客戶需求的信託。反而只想詢問客戶你想在何種情況下,如何撥花這些錢,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是不太清楚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的。

以上都不是我的專業及專長,只是因為退休後,有時間也有興趣想多多了解金融方面的知識。最後,祝您手術順利,快樂出院。
lovewillgrow wrote:
不知道大大是否已經...(恕刪)

我已經退休15年

如果未來出狀況,健康老化或失智需人照顧
我們夫妻溝通好,房屋續貸,送長庚護理之家
不用子女幫忙出錢,也不需子女照顧未來生活
房貸留10萬不要全部清償,日後用錢隨時可貸

如果我們夫妻日後變成植物人終身插管躺病床
健保局不允許健保卡登記放棄急救直接拔管
公立大醫院可申辦授權醫院拔管不須家屬同意
我們夫妻已溝通都辦好登記授權醫院拔管不救
在指定條件下醫院不須問子女是否急救或拔管

lovewillgrow wrote:
兒女未成年,妻子溫婉,但她的娘家有把需照顧的人往最便宜的安養中心丟,然後不聞不問的習慣(不只一人)...(恕刪)
您的擔憂我能感受,所以很早我就有體認,老年的生活品質不只看有多少錢,更重要的是有怎樣的家人。如果家人不友善對待,老人又寸步難行或有失智症狀,那基本上就是任人擺佈了...
退休老人 wrote:
我已經退休15年
如果未來出狀況,無法自由行動或神智不清楚
我們夫妻溝通好,房屋續貸,送林口長庚養老院
不用子女幫忙出錢,也不需子女照顧未來生活

你都經常上網發言,有這規劃也該簡單上網去查一下可行與否.
無法自由行動,神智不清,還想住長庚養老院?

市面上的公/私立養老院只收有自理能力的老人.

你也別想說住進去以後,如果殘了,失智,或者是重病失去自理能力以後,
還可以續住,至死方休.
只要體況改變,養老院會依合約勒令你的家人把你接走.
養老院裡面的醫護與行政人員,是沒有提供把屎把尿的貼身照護服務.

依你所言的狀況,只能去安養中心.
安養中心才是收容無自理能力的老人,植物人,以及躺在床上無法起身的人.
==========================================

https://www1.cgmh.org.tw/cgv/serv_01_01.htm
一、年滿六十歲,配偶年齡不限。
二、通過長庚醫院身體檢查合格者,日常生活能自理無法定傳染病、精神疾病、失智
、癲癇控制不良或器官移植病況不穩者。
三、經本村綜合評估認適合入住者。
謝謝指正
https://www1.cgmh.org.tw/nursinghome/service.htm
是長庚護理之家,不是長庚養老院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