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根據第一季財報做推算,截至105年3月31日止,收了6000多萬,以預售期間繳納總價之一成計算,等於賣了6億多,接近總銷案的一半,但現在已經7月多了,照理講,實際可能賣更多,結果.....股價還是一樣疲弱不振,個人持有2年多,列入之前之配息及不斷攤平後,平均成本16.5左右也接近100張,套房住了那麼久,我好想搬出去阿!!gm07 wrote:105年第1季季報...(恕刪)
檢查員 wrote:我也是根據第一季財報...(恕刪) 怎麼每位股友動不動都百來張的小弟我真是自嘆不如啊不過相信大家都是被他同樣的條件及特質吸引才會投資這家公司的股票,沒錯吧?我本來也是打算類似定存般,每月小買一則攤平,一則累積數量,畢竟沒有想像中這麼壞啊但是就因為這間公司實在不是法人、大戶青睞的對象每天都沒甚麼量的情形下就算有利多都不見得看得到量放大、價高漲...所以我年初索性用融資在12元多時買進,前些日子才出清減低一點自己現股住套房的壓力(別問我幾張,因為賣量實在小,我若下的單大了,可能會拉半根以上,所以賺不多就是了)現在要我加碼,可能要多多評估就是了但基本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放著領息倒是還不錯就是
這支股真是令人捉摸不透,以個人自行估算,光是皇邑截至今年3月的銷售額,就足夠讓今年的eps 2元以上,只是股價一直上不來,而且,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不透(這也是造成我嚴重套牢的原因),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3億,應該全數被特定大戶接走,由於可轉債之利息很低,原則上應該會轉換成股票才是,所以我除之前20幾元買的部位外,在轉換價格下的部位也大量買進攤平,但是,結果卻是越攤越平,股價一直低於轉換價格(目前是14.99)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難道那些購買可轉債之大戶是傻子嗎買了3億,結果從無機會轉成股票,只能領取1趴的利息(以擁有3億來說,此利息是低到不能在低,隨便買債卷都有3趴)這中間到底有什麼玄機?懇請前輩開示
1.當初綠意可轉債是用公開招募的方式募集,並非用私募的方式(私募對象可參考證交法第43-6條),如果一開始設定的對象是自己人,直接走私募程序就好,不必大費周章搞公開招募,所以可轉債持有人並非特定大戶。2.綠意開發的股份主要三個家族持有(許xx、陳xx、沈xx),不太可能引入其他勢力進來。檢查員 wrote:這支股真是令人捉摸不...(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