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台新金慘敗了 雙輸

pqaf wrote:
我不太了解, 若沒有...(恕刪)


將彰銀納入台新子公司有什麼意義?
彰銀不是台新子公司
台新帳面損失一百多億
將彰銀納入台新子公司
台新才不會帳面損失一百多億啊

普通公司是要50%才算子公司
為何金控法規定25%就算金控子公司?
這得去問立委
搞不懂怎麼還有人會說政府違反白紙黑字的合約,如果是這樣,台新早就把合約拿出來嗆財政部了好嗎?

事實上依照今周刊寫的台新血淚控訴文章,台新所謂的3張紙,就是94年7月5日的公告跟94年7月21日財政部給彰銀的函,而實際上台新是在94年7月22日才決標的,這些資料上網搜尋一下,比如看監察院針對二次金改的調查報告都有了,所以從頭到尾,財政部沒有跟台新有簽任何合約,甚至連發函對象都是彰銀而不是台新!請問這樣要怎麼違約?

可惜一堆人被台新誤導,以為真的有什麼白紙黑字的合約,只能說這年頭操弄輿論真的是太容易了。

換個角度來看,大家沒發現嗎?雖然台新一直嗆說有違約,94年7月5日的公告可以直接上網搜尋就看得到內容,但是關鍵的94年7月21日財政部給彰銀的函,為什麼台新從來沒公布全文過?真的對他有利,一定公布全文的呀!不會是偷偷摸摸節錄部分內容。

這種「節錄部分,不給你看全文」的手段,大家在網路上看得還不夠多嗎?

我是很討厭這種把大家當白癡操弄的手法啦!實在不吐不快,不過有些人大概覺得只要能罵政府就好,事實真相不重要囉。
我看了一下新聞的說法,,台新銀取得彰銀多數董事席次及經營權,對彰銀有控制力,則彰銀為台新金控的子公司乃為不爭事實。依照金管會的規定,同一金控下只有金控母公司得以掛牌上市,但八年來金管會任憑同一金控公司架構下有兩家銀行,而且母子公司分別在證交所掛牌上市,也是金融監理的一絕.

若台新金繼續持有彰銀的經營權,那兩家銀行勢必有一家得被合併消失掉. 但 台新金 2005年槓桿操作購買彰銀股權,2006年的現金卡呆帳風暴,和 2008年的連動債風暴,都讓台新金損失慘重,背負巨債,且彰銀工會抗拒的理由之一是,台新金控在民國95年發行的140億元丁種特別股,利率高達6.5%,民國105年即將到期,彰銀若併購台新銀,豈不是等於要幫台新金償還債務

兩家銀行若是合併的話,彰銀將成為還債主體,損失公股權益....讓財政部和金管會一直刻意阻饒合併案.

陳明熊 wrote:
事實上依照今周刊寫的台新血淚控訴文章,台新所謂的3張紙,就是94年7月5日的公告跟94年7月21日財政部給彰銀的函,而實際上台新是在94年7月22日才決標的,這些資料上網搜尋一下,比如看監察院針對二次金改的調查報告都有了,所以從頭到尾,財政部沒有跟台新有簽任何合約神,甚至連發函對象都是彰銀而不是台新!請問政府怎麼可能違約?竟然還一堆人被台新誤導,以為真的有什麼白紙黑字的合約,太好笑了



難道政府在投標前的文件不是文件 ?
那3G/4G 的標案是不是投完標以後立刻可以說反正大家還沒簽約,隨時可以反悔?

pqaf wrote:
兩家銀行若是合併的話,彰銀將成為還債主體,損失公股權益....讓財政部和金管會一直刻意阻饒合併案.


這是標準的白馬非馬式的混淆視聽的說法
合併不合併,和還債/權益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照這種理論來算,彰銀帳上也有一兆多的負債,那台新金不是倒大楣了?

合併以後股東權益是以換股比例來交換權利義務,
彰銀股東固然要承擔台新金的負債,但也擁有台新金的資產
台新金資產>負債,彰銀股東怎麼會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難道政府在投標前的文件不是文件 ...(恕刪)


當然是文件呀,問題在於內容是寫什麼,你要不要看一下?總不能沒有在公告當中的,你跑來要求吧?

94年7月5日公告,有沒有說讓得標者可以合併彰銀?沒有。有沒有說要給得標者過半董監席次?沒有。


so,台新打著這個旗號一直強調政府不讓他合併是違約、不給他過半董監席次是違約,你覺得是誰的問題?

陳明熊 wrote:
我是很討厭這種把大家當白癡操弄的手法啦!實在不吐不快,不過有些人大概覺得只要能罵政府就好,事實真相不重要囉。


如果是真如你說的,一點保障都沒答應過,請問有那一家公司會以溢價40%買一家快倒的銀行?

甚至還有多家公司投標來買? 這些公司都瘋了嗎?


陳明熊 wrote:
so,台新打著這個旗號一直強調政府不讓他合併是違約、不給他過半董監席次是違約,你覺得是誰的問題?


你覺得玩文字遊戲有意義嗎? 就算是如此,請問一下,什麼叫做:

「財政部同意支持得標人取得過半數董事及過半數監察人席次;得標人於取得彰銀現金增資股而成為彰銀最大股東的期間,財政部將不改變最大股東主導彰銀經營權的策略;財政部計畫於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全部釋出公股。」


這些是標案裡面的文字,雖然不是發給台新金的公文,但是投標合約的一部份,請問你不用履行嗎?




pqaf wrote:
財政部是不准台新金收購彰銀股權呢?還是不准台新金收購委託書?


第一個是財政部不准
第二個本來就是違法行為,沒有什麼准不准的問題
(你可以"委託"券商"徵求",但不能有償收購或以個人或公司直接徵求)

陳明熊 wrote:
搞不懂怎麼還有人會說政府違反白紙黑字的合約,如果是這樣,台新早就把合約拿出來嗆財政部了好嗎?


台新早就嗆財政部好幾次了,都準備上法院了,你狀況外?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