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供給面無虞之下,QE才有意義.
08海嘯後遇到的就是需求問題,政策是為了創造需求,一堆人失業是供給不足?那是你觀念有問題
現在經濟問題絕大部分都是在需求上,供給在資本充裕狀況下很難持續不足,會有不足供給的項目當然有,像是農作物、礦產、……這類收到自然條件影響或蘊藏量限制的會發生,但絕大多數狀態都是遇到需求問題
大陸常常調控,也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過剩問題
cckm wrote:
前幾年號稱石油二十年內採盡,每桶上看300時
20年內採光是事實嗎?如果不是你拿個有問題的報導來說有何意義
媒體報導就代表真實狀況?你都沒有判斷力?
cckm wrote:
資源平均分配是從來沒實現過的事,
共產主義也沒做到,頂多是讓大家都沒資源可用,人人大約窮的平等.
你先去弄懂各種主義代表的經濟意義,那A套B
資本問題和公產問題有政治和經濟之分,你先去分清楚
cckm wrote:
實質購買力,說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你先去瞭解在經濟學上面的代表含意,字面上每個人解釋不同,但經濟學上有定義
cckm wrote:
有沒有聽過10個經濟學家會有11個經濟理論?
談經濟,最好別用「絕對」這兩字,
你如果不瞭解可以保守發言,理論是固定的,不會不同,例如:供需理論,大家都一樣,不可能不同
經濟學上爭論的是政策上的看法不同,但核心理論是固定的,但根據現狀每個學派會認為採取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同,而不是理論不同,能稱為理論就不會不同,不然就不會稱為理論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hukae wrote:
原料價格下跌,短時間內盈餘會增加,但長期經濟發展都是不利的
個人覺得這樣說不太好
油價是重要成本,成本下降不一定大量生產和殺價競爭,造成虧損
市場型態在經濟學中分成很多種,價格狀態要配合市場型態
油價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在GDP的計算上,油價是重要成本,如果在完全競爭型態中,成本下降會反應在商品或勞務的價格上,而這種的價格下滑並非因為需求數量改變而來,GDP算法是價格*數量,那油價下滑GDP很容易成長趨緩或甚至下滑
而價格往下的另一缺點是需求會減緩,假設大家都預期下週油價比這週低,光加油的需求就會減緩,這週即使一定要加油,那也加夠用就好,反正下週更便宜,這種循環才是通縮狀況讓經濟學家感覺最怕的,讓價格下滑是一種市場的預期心理,那需求(當期需求)會減少,以GDP的計算來說,新增庫存是含在內的,在成本預期會逐漸滑落中,新增庫存幾乎不會存在(起碼要預期價格落底),那不論是從需求、P*Q的量、新增庫存、……等等經濟條件來看,活動非常容易減緩
我的看法比較偏向價格如果一次落底,那影響會比較小,短期的一次性價格下滑不會造成嚴重的預期心態,價格一次調整既結束了,對需求(量)來說影響不大,但很怕長期慢慢滑落,這會影響消費心態,造成需求(量)減緩和延後現象,容易造成逆循環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個人覺得這樣說不太好...(恕刪)
成本下降,尤其是大幅度下降,首先會發生盈餘增加
盈餘大增會致使競爭者加入,或是原生產者壓低價格並增產以圖刺激銷量
動機都是為了增加營利,除非市廠沒什麼競爭者或有高進入障礙
當然,如果原料成本佔總成本比例較低,對毛利率營益率影響小
那就沒什麼影響
價格下滑最顯著的就是遞延消費,尤其預期下滑趨勢愈久,遞延消費的情況愈嚴重
台灣的房地產就已經進入這種狀態,即標準的空頭市場
至於油價...就我觀察未來幾年上漲的可能性遠大過下跌
原因很簡單,全球景氣並沒有真正復甦,加上大家早就習慣之前的油價
而最近油價突然短時間內下跌,空方氣氛濃厚,長期的負面影響多於正面
世界各國央行不會坐視油價下跌導致經濟成長再度放緩,必然會再採取刺激行動
我想油價再下探的空間極為有限
steven.yo wrote:
普大帝17日在米蘭和..低至每桶80美元的油價可能導致美國的原油生產崩盤
並對世界經濟的其他地方帶來壓力。.(恕刪)
原油這東西,能像手機一樣,山寨一下就可以生產的嗎?
原油這東西根本就是寡占,而且是生活與生產要素
他能崩個屁呀(sorry, 藉您的文反駁普大帝)
不爽生產就不要生產,油價就自然上去了
現在資本家的想法是
我要生產很多,而且賺很多
就算是頁岩油挖出來,供給變多了,我也不想降價
所以用熱錢去橕
拉高物價維持經濟?
拉高物價的同時,勞務價格有沒有成比例上升?
不用我說,葉倫也承認沒有
所以,維持經濟的代價從何而來
剝削基層呀!
以剝削基層的方式維持經濟發展
這樣的模式是讓資本主義成為共產主義所指控的魔鬼
另外,高物價與低勞務價格,將會帶來更大的社會成本
廣大的基層都花不起錢 吃,用 正常商品時
生產者為了賺錢,就必須加一些低價甚至可能有害而可蒙混的東西
黑心商品就是一例
把工具交給資本家,讓資本家獲利,創造就業機會,提升勞務需求與勞務價格,進而活絡經濟
但是,錯了,資本家與企業,只認同資本主義應該給他們的好處,並不認同資本主義賦予的責任
apple 把工廠搬回美國,獲利少一點,回饋多一點,很難嗎?
需求不振的根源恐怕在於財富分配極度不均與錯誤操作物價
解決經濟困竟,在於提升基層的所得分配,而不再於拉高商品價格
-------------------------------------------------------
MoneyDJ新聞 2014-10-27 10:58:37
"
美國財政部點名德國應該藉由提振內需來協助歐洲經濟的同時,也應該自我反省:為何美國股市在迭創歷史新高的同時,自2009年5月起美國時薪年增率就不曾高於3.0%?美國經濟如果真的那麼好,網購業龍頭亞馬遜(Amazon.com, Inc.)2014年第3季(7-9月)淨損金額會創下14年新高?去年營收高達4,731億美元的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同店銷售會連6季未見增長?沒能力讓美國企業幫員工加薪、提振內需,卻有立場去說服德國幫助歐洲?
華爾街日報24日報導,5度參與美國總統大選的Ralph Nader 23日發布公開信給蘋果(Apple Inc.)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呼籲他減少股票回購金額、將 盈餘用來提升代工廠員工薪資水準。
Nader提到,讓富智康30萬名iPhone 5s生產線工人每週工時減半、薪水倍增,每年也不過讓蘋果多花54億美元,這對不知道該如何花用1,30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來說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他說,這些iPhone組裝工人如果有一天也能買得起自己生產的手機、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導,財務專家協會(AFP)最新公佈針對企業財務主管所做的調查顯示,2014年第3季增持現金企業相對於減持企業的比例降至-4個百分點,與第2季的+27個百分點形成 強烈對比,為本波經濟復甦以來首見企業減持現金。根據美國聯準會(FED)的統計,截至2014年第2季底為止,美國非金融企業合計持有2.58兆美元的現金/貨幣市場基金、較2009年底(2.30兆美元)上揚12%。
AFP會長Jim Kaitz指出,調查顯示企業財務長預期現金主要將用於併購或買回自家公司股票。美國非住宅固定投資金額目前僅較2007年高出5%。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來美國企業每年的股票回購金額逼近4千億美元。Thomson Reuters統計顯示,2014年前三季全球併購金額達2.66兆美元、年增60%。
美國今年9月整體時薪僅年增2.0%、遠低於經濟處於正常狀態時應有的3-4%;2009年5月起美國時薪年增率就不曾高於3.0%。沒有薪資通膨,聯準會(FED)偏好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指數8月僅年增1.5%、逾兩年低於FED 2%目標。
FED為何維持金融市場榮面已經多次自毀信譽、自打嘴巴。企業若遲遲不肯扛起責任,FED也擬出B計畫:要美國大型銀行做好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2015年第4季跌到8,606.3點的準備。"
FED問大銀行:道瓊一年後跌到八千六,撐得住嗎?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fbed64ba-00e2-40b5-90b6-5b9b4717aa3c&c=MB010000#ixzz3HJMhpySN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這是否意味著 FED 的覺醒?)
高價庫存拖垮了大量的公司
產油國委內瑞拉已經違約了
沙國在價格戰中或許能笑到最後?
國際原油價格戰真能打起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