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日月光台積電前景堪憂

KCLin0423 wrote:
我只是想說,走在前端...(恕刪)





產/官/學 各司其職
台積再大再強,肩負培養台灣半導體人才的使命 ...... 多勞了

科學園區的理念 不正是跨領域的 產/官/學 分工模式 ?
領台積薪水後,個人自由度降低 & Morris 霸氣,不見得人人愛

但工研院/台/台科/清/交/成....等理工教授群,幾千人 不領台積薪水,自由度高
不也該思考 國家,企業需求,學生出路
學者未必嚮往專制體系的企業界發展, 但心中總有抱負吧 ? 成就能讓企業主三顧茅廬 ?

M01 有無教授 可以分享這方面經驗 or 成就 ?
台灣半導體界的 產/學專案,產/官/學專案 是否有鄉民了解 ?
畢節望族後裔
MyH0ME wrote:
對滿腦子只有cost...(恕刪)




嗯,M01 常見的言論

企業規模放大,產業鏈能養 "幾十萬個" 家庭,繁榮地方 不是壞事

全員均等分紅的小公司,可以創造 "幾十個" 富翁,可規模做不大
就一個員工高級社區,人人開法拉利罷了.

台灣更需要前者吧 ?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嗯,M01 常見的...(恕刪)


所以您也贊同繼續這樣,別砸大錢搞那些可能會失敗的事,
安穩地賺那些確定有得賺的代工小錢,是台灣比較需要的?

ai_0301 wrote:
產/官/學 各司...(恕刪)


您怎麼學 問號哥 起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Intel 的新CPU Broadwell是14nm製程
使用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 沒用到 Quad patterning
http://www.eetimes.com/document.asp?doc_id=1323476

表示還是可以使用double patterning
不知有高手能否告知
self-aligned與一般的double patterning的差異?
三星的半導體部門的非記憶體LSI事業部,2013年虧2030億韓圓(約1.9億美金), 2014年更因Apple轉單A8 CPU至TSMC, 南韓IPK研究員表示預估全年將導致8770億韓圓的虧損, 2015年業績在2015年下半才有望可以好轉....

三星的LSI以前的8成訂單是Apple, 但技不如人, 良率追不上TSMC讓大訂單流到TSMC, 怪不得別人!就算是持續虧損,三星的LSI事業部讓三星一直投資大錢要與TSMC PK, TSMC沒有富爸爸,當然趁此先賺錢累積實力再拼下一場

今天的德意志證卷表示,Apple除了注重技術外,更注意產量,以三星LSI的良率不佳的長久不良記錄, Apple還是會選有產能的穩定設計,所以A9甚至還是用TSMC的20nm技術還是有可能

當然,三星的14nm的製程是號稱量產成功,但依以前不良記錄,良率要爬起來不知要多久, TSMC的16nm+只要良率穩定的起來,Apple重產能,LSI可能還是被TSMC比下去~

號稱的都沒有用,產能與良率才是決勝點~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Sinfield wrote:
三星的半導體部門的非...(恕刪)


TSMC的16nm製程提前一季量產
依TSMC比三星好的"信用"
量率應不會太差

Morris當初說在16nm節點會晚三星一事
在內部或許有大地震也不一定
大家皮繃緊一點

至於10nm製程
10萬青年10萬肝
台積電夜鷹計畫救台灣...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175.htm

台積電針對加入夜鷹部隊的員工,底薪加30%、分紅加50%...
「不是不愛睡覺,不是不夠愛肝,我只是,還有很多、很多正經事要管。不是不愛陽光、不是不談戀愛,我只是進度要趕。」「不是不愛睡覺,不是不夠愛肝,我只是,爆肝救台灣。」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TSMC的16nm製...(恕刪)


陸行之這段報告,我覺得相當的關鍵。最重要還是追蹤台積電16nm 能否順利提前量產,並搶得A9的生產
----------------------------------
陸行之25日在研究報告中表示,若消息屬實,台積電到了明年Q4的FinFET月產能將有望從29,000片晶圓拉升至50,000片晶圓、與三星旗鼓相當。台積電若能達到這樣的產能,那麼該公司全部的產能都會獲得晶圓代工客戶採納,而三星的14奈米FinFET製程產能則會由公司內部的手機晶片製造業務以及專業晶圓代工客戶共同分享。
陸行之並指出,由於台積電的20奈米、16奈米製程設備有95%能直接轉換,因此台積電的FinFET製程良率在一開始擴產的四個季度期間應該會優於同業。

假如台積電能夠讓16奈米FinFET製程提前一季量產,那麼根據該證券的估計,台積電2015年的16奈米FinFET製程晶圓代工營收有機會達到15億美元(佔2015年Q3營收的5%、2015年Q4營收的12%),優於該公司稍早預估的Q4單位數營收佔比(即2015年Q3營收佔比為0%、2015年Q4為5%)。

所以結論台GG在我們有生之年將走向衰敗
那下一個趨勢是什麼?裕隆嚴董的luxgen?最近暴起暴落的生技製藥?
如果都不成功,台股未來還真一片渺茫
隨著人口老化,龍巖這種死人產業的股價超越台gg似乎指日可待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