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更新2)我笑了…一個中國銀行在台分行就有能買下台灣的夢(果然是做夢)

大家是不是離題了.....

事實上,一個中國一線城市的資產可以買下一個美國.




但我感覺不到驕傲,反而看到房價過高的恐懼.
个人观点,不负责,欢迎指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dda0826/

yolo753 wrote:
大家是不是離題了.....(恕刪)


是離題了... 跟這主題又無關

不動產泡沫, 走的就是日本、香港的老路子 (美國是逃過了)
原因不就是全球性的流動過剩?

各國政府都想寬鬆到實質經濟, 但... 似乎只加快炒高資產價值

minhua0317 wrote:
我們就來比較看看謠言

謠言之所以成為謠言
是造謠者太蠢
還是被造謠者太蠢

學運末期
不也突然出現了一個謠言:修復立法院要一億!
造謠者是哪方,造謠的目的是什麼這不言而喻
但你看學生怎麼回應?
學生們馬上公開透明
找了各路專家進現場去估價
據新聞畫面,那份估價單鉅細靡遺到你真的不得不佩服
最後呢?
立法院官方估價的數字為285萬!
誰被打臉?

換作是政府在對應服貿的各項“謠言”的回應是什麼?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政府有公開透明的回應所有人提出的疑問嗎?
不管是個資的疑問、國安的疑問、移民的疑問、文化的疑問.....等等等等等
政府有公開透明的回應過嗎?
永遠就是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利大於弊”

澄清不了“謠言”,還要怪“謠言”
這又是誰的問題?
...(恕刪)


+1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nangang162 wrote:
ptt 的水準不意外...(恕刪)


PTT就是一堆民粹的集中地 義和團 根本不懂總體市場 整天阿Q愛亂講而已

政府的回應很多

只是又臭又長 你沒去看而已,要不然就是你天生不相信


民視 三立 年代 壹電視 非凡 五家新聞台 都掌握在練台生的手上

假如你每天轉來轉去都是看這幾台的新聞在了解事情

你當然會覺得學運都是對 政府都是錯的
學運都有澄清 政府難以澄清的問題


另外 一億的估價是 換新的估價,285萬的估價是維修的估價

我把你家的車開去出撞車 是烤烤漆就算了 還是要買一台新的給你?

看你怎麼想 但價格 差很多




minhua0317 wrote:
換作是政府在對應服貿的各項“謠言”的回應是什麼?

Locke - sky wrote:
政府的回應很多只是又...(恕刪)



那我們就來檢視一下政府的回應可不可靠

就單單以電信方面的資安來舉例
政府說:服貿後的資安,中國人不可以進入機房

那請問,防止中國人進入機房的機制在哪裡?
你知道這個機制在哪裡嗎?
政府說:我們每個月會打一通電話去機房做確認

很好!很好!
防止中國人進入機房的機制就是每個月打一通電話去確認!
這種機制你相信?
連戒備森嚴的左營軍港,豆導都可以夾帶中國攝影師進去拍攝
這種“每個月打一通電話去確認”的機制你也想得出來?

不要老是怪媒體在造謠
偏中國的媒體也是一大堆
中天、TVBS、聯合報系、中國報系
真講起來,兩派的比例也就大概50比50
那為什麼大家對政府的信任感這麼低?
對“謠言”的信任度這麼高?

就是政府把人民當白痴、當作沒有判斷力的愚民
但偏偏人民並不是白癡,不受愚弄
這純粹是政府的問題,不是媒體的問題

你眼紅自由時報現在市占率高
回首20年前,市面上的大報是哪一家?
聯合報!中國時報!
這兩家為何到現在被淘汰?
就是因為跟著政府做把人民當白痴的事
被人民所淘汰的!

李濤的2100全民開講
當初有多風光
現在呢?

政府做的是對是錯,人民都在看
不要把人民都當作愚民、沒有判斷力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