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哔哩哔哩 wrote:
况且 AUSU和ACER为了照顾台湾的面板产业 大举采用台湾的垃圾TFT面板。

我又一台笔电就是AUSU的 用的是 奇美的屏幕 泛白的厉害。 我老早之前有一台NB是DELL的 用的三星的屏幕 在我看来
三星>>友达>奇美
如果不出意外 因为屏幕 下一台NB式不会考虑台厂了。 实在是太烂了。


你說到重點了

台廠老闆不重視使用者經驗...只會拚價格拚規格,然後用促銷

台灣面板廠有好的面板不用..不是台灣面板廠的面板差

asus/acer出了一堆鏡面螢幕來殘害消費者的眼睛

也不願推霧面螢幕

為了買霧面螢幕..當初也是買了聯想的thinkpad...結果用了,回不去了

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最根本的問題嗎??

要馬兒好請讓馬兒吃草!

台灣就業環境已經太差,22k就不說了;

科學園區7-8年前股票是怎麼發的?分紅是怎麼給的? 現在能比嗎?

眼紅以前工程師拿很多的人,也要想想你有沒有那個屁股去坐那個位置.

你願意給我pay,我就可以看見清晨的星星再下班.

老闆不拿錢,我不如早早下班,或是去考公務員穩穩過,幹嘛拼命?


willk wrote:
你說到重點了台廠老闆...(恕刪)


如果是这样
我只能说台厂这样迟早要把自己害死。

我用过的4台笔电

第一台 MSI 用的不知道是友达屏幕还是奇美屏幕 大约08年底买的 前两年打开看已经看不到30分钟就有流眼泪的感觉 亮度低 而屏幕发黄的厉害。至此MSI与我无缘。

第二台DELL 一开始用的是三星的屏幕。效果非常好。 但是由于放床上玩 不小心一脚踩碎。然后换屏幕 换过第一次是友达的屏幕 一看完全是两个level的。 连续换了几次 都不给我三星的屏幕。 索性退货(当然屏幕钱我还是得出)

第三台神舟的 用的是友达的屏幕 总体来说还好 可能因为距离我用DELL的三星屏幕已经很久了 所以这次没有上次的巨大反差。 总体还不错。

第四台AUSU的 用的是奇美的屏幕。 发白的厉害 与友达对比都有等级上的差距。 这对我本来对于AUSU的信赖是大大的伤害。

我本来以为是因为台厂为了照顾台厂 才会采用低端的屏幕。

原来台厂也是有高端的屏幕而为了COST DOWN呀。

这下我本来下台还打算考虑AUSU(AUSU现在已经跟神舟一样拼CP了 ) 现在看来还是不考虑了 竟然是因为COST DOWN而压缩的 那么价格那么便宜 肯定还有其他的地方压缩成本。

总体来说 我觉得PC是再萎缩是真的。 但是像ACER 这种纯属自找的。

要知道AUSU在大陆还有一定的品牌溢价。 而ACER现在属于人傻钱多才买的品牌。

性价比又不高 质量保修有很好么?  说实话  都不咋样。

哔哩哔哩 wrote:
1.日本软银采用中兴...(恕刪)


關於TD-LTE說法怪怪的,請真的熟的講解吧,TD-LTE是大陸自己的4G規格,跟3G一樣,大陸有推自己的規格,但是否可以讓其他市場也接受,起碼3G沒有,4G我不知道

Acer如果跟HTC一樣有想轉花一些資源在TD-LTE,我持中性看法,可能可以拿到一些中國為了推廣的相對補貼,對於營收和獲利說沒有幫助是騙人的,但投入需要花費資源,是否能轉化為真正的獲利難說

說實話我覺得Acer乾脆縮回去當利基市場當小公司未嘗不是另一條路,以獲利為營運目標,不再追求高成長在市場上不一定不會取得認同,但這也是一種賭,不一定可以確定成功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agic09 wrote:
你錯了喔!!HP D...(恕刪)


住巷子裡的~哈哈哈
生平進退如飆風 一睨人才天下空 獨向蒼天橫冷劍 何必生吾慚英雄
economic wrote:
關於TD-LTE說法...(恕刪)


TD-LTE是大陆的说法 为了给自己TD-SCDMA的失败找个借口。

实际上TD-LTE就是LTE-TDD

4G分为 LTE与WIMAX

LTE又分为LTE-TDD与LTE-FDD

LTE-FDD目前占有4G的主要市场。

LTE-TDD是中国大陆主导的 但是这次没有跟TD-SCDMA一样只剩下中国在玩。

LTE-TDD单纯对比性能与LTE-FDD有很大的差距 大约3倍的差距吧。

LTE-TDD的测试是50Mbps目前 而LTE-FDD是150Mbps

当然无论50M还是150M 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来说都是非常足够的。

中国大陆这边在LTE-TDD方面的专利比LTE-FDD多的多。

而且目前由于LTE-FDD的频宽成本太高(比如这次台湾4G竞标)

所以LTE-TDD在某些地方逐渐开始受欢迎起来。 因为他可以用WIMAX的频段。

相对来说契约金 非常低。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但是不管LTE-TDD还是LTE-FDD 有能力建基站的 也就是那5家公司。

1不是华为独占。 也不是华为一个公司受歧视 而是叫中资的公司都受歧视。
2.不是全世界都歧视。只有美国与美国领导的国家歧视 说简单点 就是北美和澳洲。 欧洲方面还是很吃的开的。
paulpro wrote:
嗯, 這思維跟前兩天.. 跑多久,
跑出BSOD或是其他issue要不要有軟硬整合的人看, 就算issue是os的issue你要不要回報給Microsoft
你要回報給Microsfot你要不要證明這issue是直接跟MS有關.(恕刪)

宏碁若真打算徹底放棄PC/NB,轉型搞軟體服務業,或許就真的如蘭奇說的要到將總部移到國外,台灣目前的軟體研發條件真的不足.但宏碁現階段並沒有要放棄PC/NB,也沒有轉型做軟體必然成功的把握,何必一定要外移.
宏碁現在的問題出在由業務和採購人才在主導公司的產品走向.沒讓核心的研發人員積極參與.

前面有人支持蘭奇的說法,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acer必須要把企業總部設在國外,重用外國人,去台灣化, PC/NB才能做到軟硬結合? 我是表達,我個人不認同, 我認為台灣的人才就可以包下這一切,國際大廠都把PC/NB研發中心移來台灣了. 我可沒說電腦研發不用驗證測試.

半路殺出陳咬金,你講了一堆Windows logo認證的程序,請問你這個自稱專業人士,Windows logo"自我驗證",並把BSOD issue"回報"給MS 和 call Device廠商來處理的工作,宏碁在台灣找不到這種人才做這種測試流程嗎,非得把企業總部設在義大利,重用外國工程師,去台灣化,才能做到你所謂的driver驗證的軟硬結合嗎?

BSOD的問題不是靠品牌廠自己解,品牌廠主要是做"問題回報"的工作,再由MS去解決問題,品牌廠(代工廠)則是做協助驗證 MS或driver solution結果是否正常 ,這也要將企業總部移到國外,回報才能順利嗎?

無論有沒有轉型

他們只需要耐操好用1人抵3人的22K低薪-奴才
幹話黨功德滿天飛
pqaf wrote:
前面有人支持蘭奇的說法,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acer必須要把企業總部設在國外,重用外國人,去台灣化, PC/NB才能做到軟硬結合? 我是表達,我個人不認同, 我認為台灣的人才就可以包下這一切,國際大廠都把PC/NB研發中心移來台灣了.


台灣有這類人才....但是我想都不會待在台廠...
PC/NB研發中心設在台灣是好事.
但要推一個產品線這樣是不夠的.

舉例來說, 也是最近的慘業-友達.
幾年前我前公司有跟他們洽詢採購面板的意願.
他們就寄了一份簡報給我們.

裡面全都是技術名詞, 這還不打緊, 全都是英文縮寫, 還沒有註解.
也許友達技術很強很棒.
但面對國外客戶, 太多縮寫不會讓你看起來很厲害.
英文也許很好, 但語言是拿來溝通的, 不是為了表現....

我們公司的老外全都看不懂, 所以就跑來問我, 我就一邊查一邊跟他們開縮寫的玩笑.
如果友達有許多各種不同文化語言背景的人, 也許就可以避免這種事情.

當然不是說外國月亮比較圓, 但大家看一份文件, 角度會不同....
如果寫了讓太多人看不懂, 就沒辦法達到原有的目的了...
我好想給你100個讚~哈哈
說得真貼切~

Magic09 wrote:
你錯了喔!!
HP DELL 內部RD是很多人的喔!!!
他們雖然交給代工廠做..但是他們還是會看會管,錯了會叫你改~~如何測他們的機器..
但Acer 算了吧!! 那邊RD根本都不會...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