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業績有可能回成本百分之百喔!轉淚點應該是後年~因為"善意的詐欺"業績掉到谷底,隨台灣健忘的人民,後年業績隨便都可以比明年強啊 !!!wishwind999 wrote:是的 我結論下的很快...(恕刪)
應收帳款增加不代表就是塞貨,還需要配合銷貨收入增加幅度,以及應收帳款週轉率一起判斷。存貨的增加可能是為了因應公司業務上升所以需要大量購料,我想這也要看存貨周轉率才能判斷,不是單純看一兩個數字的變化就可以解釋的。富味鄉長期從國外採購原料,所以短期借款有可能是開信用狀買貨用的~這是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版主應該多加瞭解後再推論,否則貽笑大方不說,誤導網友也不太好。wishwind999 wrote:http://doc...(恕刪)
由上得知,2013/1-6確時外銷真的很多,至於是否為關係人,財報上所認定的關係人並沒有數字揭露出來,所以我想應該不會類似向博達案...而本期借款確時增加不少,也是因為銀行購料借款,但至於發生這種事會不會造成大量退貨及呆滯損失仍有待時間及市場的考驗,至於外銷是否會經過此事件,有任何影嚮,我想很快10月的營收很快就知道
其實版大這篇分析有問題,我的看法:1、應收款跟存貨隨營收增加而增加,這很正常的事,新的客戶跟新的訂單不可能都收現金2、「很大額度的短期借款 外加 現金增資」以增加現金,來推論公司要作EPS以獲取高股價--->我看不出關聯性在哪?我反而從投資活動現金流為負(投資設備)、融資活動現金流為正(借錢&現增)、毛利率逐年提升(從12%到18%),如果把公司名字遮住,我看到的是一家在正確的產品上積極擴產的公司。美中不足的是,借錢是短借,這種利率通常比較高,以短支長怪怪的,但可以解釋成只是短期的資金緊俏,短借來作資金周轉。3、營運現金流為負--->公司不好。要看產業特性,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生技股,初期都是燒錢的階段,營運現金流不可能是正的。當然以一個成熟期的產業來說,營運現金流量的確很重要,例如台積電就很漂亮,公司營運現金流就支應了很大部分的研發、資本支出,不需要向股東要錢,每年又有穩定的獲利。4、既然是合併財報,看到的營收就是實實在在銷貨出去的數字,母公司賣給子公司是不會計入營收,除非是賣給跟富味鄉完全切開、但另由公司高層持有的公司,這種塞貨就有可能我的感覺是,版大產生結論的順序是,看到股價大跌--->回頭看財報---->發現有問題---->又經歷假油事假---->這公司必掛。這中間不必然有因果關係,因為假如今天是統一出事,基本上不需要看財報也可以知道統一會掛,即使統一每年的營運現金流量相當漂亮(但也不定會掛,統一出事這麼多次,呆灣人還是繼續吃統一、光顧統一超)。所以真正會讓富味鄉大跌的是假油事件,不是其財報上的問題。如果版大用「營運現金流量為負」來作為這家公司很危險的理由之一的話,那麼如果我告訴你其實富味鄉其實過去兩年的合併營運現金流量為正數,是否結論會變成「這家公司其實很好」? 如果回答為是的話,那真的要改結論了,因為富味鄉過去兩年合併營運現金的確為正。你看到的負數,是這兩年的上半年的比較,連財報數字都看錯了。如果這樣結論還是公司會掛,那就是我說的,是假油事件讓這間公司掛,而不是財報出了什麼問題。如果我有哪裡說錯再請指教,謝謝。
大火快炒 wrote:我現在再懷疑的是...除了新加坡以外!為何國外都沒有動作呢?????這不正常!!..(恕刪) 這麼多天了!也沒有國外廠家求償!!!......廢話!!左手塞到右手!哪會有人求償...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