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ar wrote:
我是純技術派的交易者
我最早玩股票時是只看基本面
後來認識了家上市公司的財務
才知道那些都是假的,而且落後至少一個月...
不喜歡就千萬不要用,因為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所以我現在完全不看財報(恕刪)
1. 一家公司的假財報能代表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都是假財報 ? 您如何證明 ?
2. 該公司財務人員告訴你財報虛偽不知道可能同時違反證交法公司法商業會計法嗎 ?
他嘴巴這麼大不怕別人洩露口風害他吃上官司 ?
3. 上市櫃公司年報必須由簽證會計師審核並簽名
您的意思也是指全台灣的會計師每一個都沒有職業道德 ? 每一個都會收錢造假 ?
4. 財報數字的平滑調整並不屬於偽造 ,只要它符合GAAP
5. 財報除了看營收營益數字,也看財務結構和競爭力趨勢
不看財報 ,您如何知道您買的公司競爭力在哪 ?
是擅長管理 ? 還是很會殺價 ? 是客戶離不開它 ? 還是業外收益好 ?
完全不看的結果
其實就是您對您所投資的標的物完全不理解
對於未來三五年的企業成長趨勢也不會有概念
除非您只是個快進快出的炒短投機客
若以投資觀點論
您的見解並不正確
kekeda wrote:
嗯...當然那位教授其實也只講負面的話.勸人不要進股市那些的..
我覺得也是跟投資壓力有關,也就是跟這邊人體現的氣質差不多
他也是念工科然後特別去唸商科研究所的
其實我看金融業面對大盤的策略也不是說沒有啟發
所以,就想看看在裡面激盪下可以啟發甚麼這樣吧.
其實也不是"贏"不"贏"的問題.當然你只是用這來表示甚麼
博士大概只想找個所以然吧
但就像日前有一位直接給我看他從股市賺到的錶呀,皮帶呀
說幾百萬幾百萬..然後有甚麼車呀..
我是隔天剛好看到今周刊網路版有那種錶.
所以覺得他在市場上這標準很成功的樣子
可是,我還是直接看那些表設計的沒夜市的漂亮
儘管,他那台車自己開,我朋友是拿來送人的.他還是個宅男樣
當然這樣說了,可能那位幾百萬的也會開始覺得那錶開始空了,不過他真覺得好看應該不會空吧
但是,我想他快樂就好
我只是有不同的快樂.
所以,面對同一個東西還是有不同的人與目的
只是說還可多容納一些文化嘛
不一定進來拜碼頭一定要學會投資壓力造成的樣貌
才是有歷練的人的樣子嘛~
可能我尚未成功
我還不知道哪只錶,是在這股票市場上,標準很成功的樣子,戴的錶?

面對同一個東西還是有不同的人與目的 ...
問題是,來股市不賺錢,真的是來研究的喔

好吧,研究也有研究的快樂
那麼不必 疑惑於 技術分析的快樂

我不知道 股市裡 能有什麼文化?

那 ... 技術分析 算不算是 一種 文化 呢?

若真是 有歷練的人
怎麼會 不解於 技術分析 的文化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kekeda wrote:
我想有些企業家是找到有價值的事情來做需要資金吧
另外一堆人想要保護股東、有些人是工會想跟資方談判、有些是環保團體
來收購股票的.
至於靜止戶可能有他的理由
若要觸動他們賺錢.我想還是要考慮一些該考慮的
不管怎樣人手一張股票他們都有他們持有的理由
這裡也沒有否定賺錢的目的
當然也沒有否定技術分析
現在中國復興把文化都拿出來
也只是在生活習慣上展示出來嘛
所以這裡有非此即彼那樣子嗎?
文化要復興
那就表示
消失的某一個 彼,要拿來 即彼
現在 不存在的 某一個 此,要拿來 非此
這樣的文句會不會太深?


那麼回到最初
教授所言,是不是也帶有『非此即彼』的那個樣子 呢 ?

當然教授『非此即彼』有教授的 研究心得
股市之中『非彼即此』何嘗不是 研究心得 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J1977 wrote:
1. 一家公司的假財報能代表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都是假財報 ? 您如何證明 ?
2. 該公司財務人員告訴你財報虛偽不知道可能同時違反證交法公司法商業會計法嗎 ?
他嘴巴這麼大不怕別人洩露口風害他吃上官司 ?
3. 上市櫃公司年報必須由簽證會計師審核並簽名
您的意思也是指全台灣的會計師每一個都沒有職業道德 ? 每一個都會收錢造假 ?
4. 財報數字的平滑調整並不屬於偽造 ,只要它符合GAAP
5. 財報除了看營收營益數字,也看財務結構和競爭力趨勢
不看財報 ,您如何知道您買的公司競爭力在哪 ?
是擅長管理 ? 還是很會殺價 ? 是客戶離不開它 ? 還是業外收益好 ?
完全不看的結果
其實就是您對您所投資的標的物完全不理解
對於未來三五年的企業成長趨勢也不會有概念
除非您只是個快進快出的炒短投機客
若以投資觀點論
您的見解並不正確...(恕刪)
J兄百分之一百説對了
另外,公開說明書、法說會資料也很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