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綠委批補充保費衝擊股市投資流動 不考慮繳費者合理正當性

補充保費最令人不爽的原因是合理性,
說白了, 如果今天政府敢提高所得稅率, 然後再拿錢去補貼健保, 那我也只好認了,
但這個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 不開大門走大路, 凡事便宜行事, 只求過得了一天算一天,

如果你今天認為健保屬於社會福利, 那麼費率就等同納稅的性質,
但股利的部份併入綜所稅已經是課了一次稅, 補充保費等同於重複課稅.
如果你今天認為健保屬於社會保險, 或者認為是基於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那又怎麼可以跟股利多寡扯上關係? 難道股利領得多的就會使用較多的醫療資源?

說穿了, 這一切就只是個"官僚怠惰"的問題罷了, 他沒有能力解決問題, 就只能從阻力最小的地方去敷衍,
合不合理不重要, 能不能維持也不重要. 可以預見的是, 目前的健保補充費率不可能讓健保就此維持下去,
幾年後不夠了, 就是再把費率從2%往上調, 省事得很.

小沙皮 wrote:
我沒說不繳, 我說的...(恕刪)

個人認知.股利不算.兼差算.
一個政府對有錢人課太多稅.有錢人會跑.法國不就是一例
而有錢人大至分2種.一個為企業家或是高階白領.一個為資本利得者
企業家就算健保沒繳到很多.但是最高級距也有18萬.但是您有想過它貢獻多少就業機會?它一年有多少消費在國內.它一樣要繳所得稅.企業主也要繳營業稅.有錢人為國家貢獻的稅收絕對不只只是表面的健保費而已.您要說公平.請問這些貢獻政府要表揚嗎?(我不是企業主.就事論事罷了)
而資本利得者繳的也不少.炒股要繳證交稅.股利要課稅.還不一定賺錢就要繳.還不能退稅.炒房要契稅.土徵稅.還要找代書.而這些大戶繳的這些稅想必比起一般人都多.只是稅的名目不同
巴菲特認未有錢人稅太輕.希望政府課重一些.可是共和黨認為課有錢人重稅違憲.所已不通過(你看美國政治運作多成熟.不會因為你是巴費特就順應你)
健保虧損要從費率上考量.而不是從一些其他的地方著手.除非他是福利.而任何稅制它要有合理性.而不是認為你有錢就該課
小沙皮 wrote:
我沒說不繳, 我說的...(恕刪)

小沙皮 wrote:
但是除非健保制度改變, 否則就是依照總收入來決定繳費金額, 關鍵就在"股利與兼差到底算不算收入"...(恕刪)


想依照總收入來決定費率, 那就該從所得稅上面去著手, 如果你今天規定補充保費依據所得稅來計算,
是不是比較合理?
你今天有一筆資金, 不管拿去做生意, 炒房, 還是炒股票, 都一樣可以賺錢也一樣有風險, 為何獨獨只有買股票的人要付出代價? 一切只因為阻力小. 既然今天口口聲聲說這樣做才"公平", 那麼不管股利還是利息, 1筆3萬元和10筆3000元拿的是一樣多, 為何一個要繳一個不要繳? 如果今天膽敢提高所得稅率, 是不是還比較公平?
但它又不敢當壞人, 於是只要把投資股票的人妖魔化, 說成不用做事就可以坐享股利, 拿點錢出來也是應該的, 製造社會對立, 讓他們啞巴吃黃連. 這種論點, 自然會有像你這樣的很多人買單, 真的相信這一切是為了公平.

光從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制度的粗糙: 單筆股利5000以下免繳, 5000以上繳2%, 換句話說, 4999的人不用繳, 5000的人卻只實拿4900, 合理嗎? 既然設了門檻, 就該從門檻以上算起. 你可以看得出來, 5000元以下不用繳, 是為了怕被說成, 連拿一點小股利的小投資人也不放過.
MyH0ME wrote:
光從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制度的粗糙: 單筆股利5000以下免繳, 5000以上繳2%, 換句話說, 4999的人不用繳, 5000的人卻只實拿4900, 合理嗎? 既然設了門檻, 就該從門檻以上算起. 你可以看得出來, 5000元以下不用繳, 是為了怕被說成, 連拿一點小股利的小投資人也不放過....(恕刪)


原本是連拿一點小股利 2000元就要 2%!

主事者 => 不考慮繳費者合理正當性! 那為何不直接由這些發行股票的公司贏餘裏面抽 2%!

法人不用繳健保稅
算一下 政府能從台積電股息 收到多少健保稅
---------
台積電 配息3元 股本2592.44億 股息共有777億
政府能收到多少 健保稅

台積電 100張以下 總共持股5.44% 股東人數 387821人 人數佔98.6%

台積電股東總人數 393187人

這38萬人 大概是繳健保稅族群
健保局 約可收到8450萬元 (777億x5.44人x2%=0.8450億)
剛好是 所有股息777億的 0.1%

搜了 38萬人(98%) 擠出總股息 0.1% 的健保稅
道不如 配股息 不管身份 一律扣 0.5% 還收比較多
小散戶 也能減輕負擔
我一次回給各位大大, 我一樣不滿"健保補充費", 沒有要幫政府說話的意思! 請別誤會!
粗糙就不講了! 證所稅也是一樣...
我在前面#16 也有說過:
我說了, 在現有的健保架構下, 這不公平!
而所有的不公平, 皆來自這個架構本身就不公平, 就四不像!
全世界找得到股票股利扣健保附加費嗎? 找不到! 因為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有這種健保! 其他國家沒有!
全世界也只有台灣因為這個健保使得小醫院關門, 而醫學中心像菜市場, 7-11一樣到處都有!
全世界也只有台灣的人民和官員因此沾沾自喜, 不知大禍臨頭!
各位不爽的是那2%的補充保費, 我更擔心的是一個畸形的健保即使現在用這些名目暫時解危, 又能撐多久?


我第一個問題是: "如果現有的健保架構不變,如何讓年薪千萬的人與兼差千萬或股利千萬的人受到相同的待遇? " 要在不對的架構下尋找答案, 這個問題看來是無解了...

我在#9裡面也有提過我的想法, 不曉得各位大大覺得如呵?

但是我心目中認為最有問題的是健保制度本身!
以收入多寡來決定保費, 這是社會福利, 不是保險!
而且又無法清楚定義甚麼是收入? 甚麼不是收入? 才會害大家吵翻天!
真正的保險與收入多寡無關, 舉例: 一單位100元, 要買幾個單位自己決定!
你收入少, 但是你想買10個單位; 他收入高, 但是他只想買1個單位! 都可以!
等到真正生病時, 就看你有幾個單位來決定給付的金額, 用完就沒有了!
這才是真正的保險!也就不用去吵甚麼是收入, 甚麼不是收入了!
大家認為如何?




小沙皮 wrote:
如果現有的健保架構不變,如何讓年薪千萬的人與兼差千萬或股利千萬的人受到相同的待遇? " 要在不對的架構下尋找答案, 這個問題看來是無解了.....(恕刪)


你的前提一直在於, 健保費該和收入成等比例, 而這一點大概就是爭議最多的, 因為政府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這完完全全是社會福利, 所以徵收有理.
好, 要當社會福利做也行, 請開大門走大路, 而不是想用規避的心態, 隨便湊些方法弄得到錢就好, 然後找理由合理化. 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今天你認同它了, 下次所有不夠的錢也都比照辦理, 你還會認同嗎?
你沒有發現現在政府挖錢都是從完全查得到, 一毛錢都漏不掉的地方去挖, 不想面對困難的點, 你要讓它繼續這樣下去嗎?
MyH0ME wrote:
你的前提一直在於, ...(恕刪)


那只是一個問題, 問問大家能不能解決? 有沒有更高明的方法?

別談那個問題了, 你認為我提的解決辦法又如何?
至少我的辦法基本精神是:自己的身體自己要負責, 自己決定要保到多少自己負責! (至少一單位啦)
依照我的辦法, 納保人的額度是有限度的, 不是無限的! 納保人要用在甚麼病, 哪家醫院, 看幾家醫院, 用哪個藥, 用多少藥, 自己有決定權! 但是用完額度就得自掏腰包!
依照我的辦法, 健保局也不需再想破頭去從人民的口袋擠錢出來! 才有更多時間去規劃更長遠的未來!
依照我的辦法, 醫院和醫生也不需再和病人或健保局為了點值或住院與否吵架, 也可以引進更多更好的藥與設備, 新的技術來提升品質!
當然! 別砲我! 每一種方法都有缺點! 特殊疾病或特殊個案要另案處理!
請各位思考, 討論討論!

小沙皮 wrote:
我一次回給各位大大,...(恕刪)

台灣的健保制度比起其他國家.所受到的品質.所謂CP值其實是相對低廉.且好用的.但是負債卻節節升高
而一般大眾便宜的醫療習慣後.突然要提升保費維持運作.普遍都反彈.而執政的怕影響民心.亦或是考量選票.所以才自認為從明細清楚的地方著手挖錢
若您說是社會福利.那請不要收任何費用.一切由政府稅收支出.再從其他的稅制課重稅補貼.您覺得可否?而所有從事相關人員為公務員.並政府奉養其退輔(類似古巴)而若想要高一點的醫療品質請自費,其實這樣也並非不可.只是這樣政府負擔會更大.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若健保虧損而從其他地方拿錢.而不檢討這費率可否長久運作.那請問這跟軍公教勞基金破產.在想其他地方課稅.您覺得可否?
台灣人便宜的醫療用習慣後不會珍惜.費率調個5-10$大家就會哇哇叫.而便宜的醫療並見得是最適合你自己的.而醫院與醫生護是為了生存.會跟藥商和醫材商合作.謀取最大利益
健保費率計算標準應當是數人頭式的計算.就算外勞.留學生都應納入計算出應當維持的費用.而不是用收入高低來決定繳費的基準.而有錢人自會再自費的地方增加醫院的收入,而享受更高的醫療行為
而政府會再有錢人其他地方撥出一些金額補助健保(例如房產稅.奢侈稅)但是股利.存款.不能適用.兼差與獎金要合併綜所稅來申報....先說到這
要當保險做,我也沒意見,只是弱勢族群負擔不起又得不到救治而出事時,又有人說話了,站在政府立場,還是得花錢照顧。

若真正要當社會福利,就取消健保費,每年編列預算支出,也許還有機會把一些浪費錢或次要的花費排擠掉,若是再不夠,就加稅吧。也許對納稅人而言還付得比較少也說不定。照我看,台灣每年花那麼多錢養不能打仗的軍隊,以及愈改革愈沒競爭力的教育體系,不如分些預算出來照顧身體比較實在。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