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不要上當,,,,,,請慎重,,,,,,,,中風老伯靠債基月領9萬退休金??????


小虎先生 wrote:
這位老伯明明說他評估...(恕刪)


這老先生真的知道高收益債的風險嗎??? 這應該要去問他本人了 搞不好他真的知道!

你幼兒園發生的事 我不清楚 我不方便評論!

既然老伯都能承擔了 有關係嗎?

自己把功課做好 要做什麼理財投資都行!

而不是發一篇文 就在講說什麼樣的理財方式不行

看看另一篇 (讀後心得)中風老伯靠債基月領九萬退休金 這篇就寫的很中肯

雜誌裡面根本沒去"鼓吹"這種理財方式 它每一期只是在介紹各種理財方式

還是老話一句 只會學別人 自己不做功課 再來怪別人誤導 這能怪誰!
老伯的投資術
也不是不行啊 以現在低利的時代
全球錢滿出來
要有5%以上的月報酬
很少了 垃圾債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值得一博
你看見風險 他看見賺錢機會
當然基金個人是不懂 也不會碰
但是他的賺錢方式是沒什麼問題
他只是用他的資金來獲取報酬
如果真有人看到這個方法然後沒有經過評估
就像他一樣全部丟下去 “放著不管” 那當然是該死



我的公司在賣高收益債券基金, 過去十年利率一直往下走, 是高收益債基金的黃金時期, 高收益債券除了利息收入外, 還有本金的溢價, 因此投資回報率都相當不錯, 比起存款好太多, 每檔高收益債券基金都賣得不錯, 其實高收益債券基金就是垃圾債券基金, 風險很高, 投資人不能以為沒有風險, 尤其是退休人員不要輕忽風險, 把退休金全押上, 現在高收益債券基金的風險很高: 債券定時炸彈即將爆炸, 華爾街日報的這篇文章很中肯, 值得大家參考, 一旦引爆, 投資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好吧,,,我同意,,,如果真有老人退休者,,,非但擠出手中所有現金,,拿房拿保單抵押出現金,,,一起買進高收益債,,,是理財高手,,,是他懂我不懂,,,,

萬一出問題,,,是他不做功課,,不是別人誤導,,,,

我同意,,,這樣可以吧!


小虎先生 wrote:
萬一出問題,,,是他不做功課,,不是別人誤導,,,,...(恕刪)

出了問題 都說 不知道阿
是理專推薦的 銀行要賠 本金
債基我覺得不失為一個投資的方案

但個人認為不宜重押
很明顯的誤導文~~
這些銀行跟基金公司還有媒體為了賺錢真是沒良心
只會一直報債基有多好賺,都不提風險。
還叫人抵押借錢買,二頭都賺。
最好每個阿伯都有風險概念。

沒良心的總有一天會有報應的。
paul30604 wrote:
單看10年下來的殖利率最少也有5-6%,我想只要不要發生像上次一樣的金融海嘯,都是值得投資的選擇。

投資買賣本來就有賺有賠,單看風險不看報酬的作法...無疑是因噎廢食。...(恕刪)


很抱歉

以目前全球經濟循環的情況來看

基本上每5-10年就一定會爆發一次金融危機

為什麼以前沒有這麼頻繁發生?

因為以前的金融體系不像現在如此多樣化(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是近來各種新型態金融結構性商品的槓桿比例過高,一旦出事,原承辦金融機構無法承擔時,會把整個金融體系一起拖下水,你牽著我,我牽著你,一起去地下見閻羅王)

當發生經濟泡沫化而衰退時

並不會有太強烈的連鎖反應

拿退休老本來賭未來一二十年絕不會發生金融危機

無疑是有勇無謀的作法

更別提還融資去「投資」

這種蠢事真的連上帝看了都會搖頭的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littltfu wrote:
這老先生真的知道高收益債的風險嗎??? 這應該要去問他本人了 搞不好他真的知道!

你幼兒園發生的事 我不清楚 我不方便評論!

既然老伯都能承擔了 有關係嗎?

自己把功課做好 要做什麼理財投資都行!

而不是發一篇文 就在講說什麼樣的理財方式不行

看看另一篇 (讀後心得)中風老伯靠債基月領九萬退休金 這篇就寫的很中肯

雜誌裡面根本沒去"鼓吹"這種理財方式 它每一期只是在介紹各種理財方式

還是老話一句 只會學別人 自己不做功課 再來怪別人誤導 這能怪誰!...(恕刪)


如果每個投資人真的都這麼了解他所投資的商品

那當然很好

也請出事時不要到處去磕頭哭訴找立委求國賠...etc

想想08年出事的雷曼兄弟連動債

請問有多少退休族的老本全賠了進去?

又有多少投資人真的了解自己買的是什麼?

發文者我認為說的非常好,比喻也夠清楚

至少可以很清楚的解釋什麼叫做高收益債,以及他的風險所在

難道這不叫做功課嗎?(我個人甚至認為這是在做功德)

還是擋了你的財路,讓你很不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34383

政大商學院長周行一說,台灣的散戶投資人,堪稱是全球最愛買連動債的一群人。

由於連動債的商品結構複雜,一般投資人不容易懂,在美國都是由特定人,或者高資產族群才能購買,不會賣給一般投資人。周行一指出,但在台灣,由於銀行銷售連動債的手續費收入高,台灣散戶投資人偏好「俗擱大碗」的文化,總想投資最少的錢,賺回最大的報酬,連動債以高於定存報酬,且又保本的銷售話術,席捲了台灣銀行定存族。
在這次的雷曼兄弟風暴中,投資人的錢葬身金融海嘯中。還有些投資人貪戀連動債「保本」萬無一失的優點,連退休金的錢也全數投入,一覺醒來,他的人生全都黯淡了。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littltfu wrote:
這老先生真的知道高收益債的風險嗎??? 這應該要去問他本人了 搞不好他真的知道!

既然老伯都能承擔了 有關係嗎?...(恕刪)


看來這張圖要重現江湖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