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狐狸 wrote:解釋?直接明講 資訊...(恕刪) 詐騙案與投資似乎不盡相同,詐騙是一次KO,投資債基可以慢慢修正。如果說「投資債券」=「詐騙」,那投資股票、ETF、直接投資債券,房地產也都有詐騙的意味了。當資訊發達的時候,人們可以透過觀察來修正自己的錯誤,慢慢的朝著獲利前進,甚至藉由資訊發達,來得知商品是否過熱、風險是否過大。我知道大大想要表達的是債基已經過熱,所以小弟並沒有一次投入大量金額在債基上,而是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慢慢學習、觀察它的起伏模式。簡而言之,小弟的學習目標是「修正」與「資產配置」來達到低風險,而並非「觀察入場時機」來達到低風險目標(這太飄渺了XD)。況且,小弟並非投資債券(第一線),而是投資債基,相對於小弟這種新手來講,經理人是第一線的保障,眾多債券組合是第二線的保障。
iamlucky777 wrote:詐騙案與投資似乎不盡...(恕刪) 我並沒說「投資債券」=「詐騙」是你說資訊那麼發達 自行可避免這些問題但我回說資訊那麼發達 為什麼詐騙案還是層出不窮算了 不多說了 看來你還是不瞭解我在說什麼
俊亮 wrote:目前債券配置為高收益...(恕刪) 全球債里,投資級債比例比 高收益債,新興債高現在公債利率低,以後公債利率上升時,第一個承壓的是 投資級債,第二個是全球債。現在往全球債移動,恐怕不一定對。
iamlucky777 wrote:如果說「投資債券」=「詐騙」,那投資股票、ETF、直接投資債券,房地產也都有詐騙的意味了。 債券基金基本上是投資商品,理論上是沒有問題但是"月配息"債券基金在設計上有很大的問題"月配息"債基都是台灣人在瘋...到底是配你的本金還是配債券的息有很大的學問..流動性風險太高這是一個 "unsustainable"的商品機制在面臨投資人大量停扣或贖回時..淨值會出現崩盤式的下跌..不然就是會暫停配息
3325km wrote:全球債里,投資級債比...(恕刪) 謝謝你的建言,公債利率,這一點其實也有考慮到,所以換了部分美元單位起來先當避險,之前看到有種說法是全球債"較"不用考慮切入時間點,再怎麼樣,也不會有崩跌的危險?這個月是小額購買,觀望成份居多,希望這段時間,可以尋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標的,或者是等下跌5~10%再進入市場!!僅供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