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證所稅之死--台灣之死--國家被財團壟斷確立


facebookAdm wrote:
簡錫堦、王榮璋和孫友聯今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痛批國民黨的「雙軌制」證所稅版本,尤其8500點的課稅門檻過高,根本無法達到量能課稅目的,王榮璋說,雙軌制中的「實價制」和「設算制」,沒人會選擇實價制,而設算制又要股市指數達8500點才課徵,根本是玩假的,實價制只是用來掩飾設算制。
----------------------------------------------------
國民黨所謂的完全執政,看起來如此可笑,國家擺明被財團壟斷...


大概是只看綠媒,才會以為國民黨版只用8500點對自然人(中實戶)課稅吧!?
中實戶/散戶的證所稅也只是小錢,課多少本來就沒什麼差,而且很難算!

綠媒卻不講,國民黨版還對IPO(公開發行)後就計算所得稅,
對創始的大股東賣股票,可以課到不少所得稅。股票要在台灣公開發行,股價有漲,就沒法逃避所得稅,

其實藍版對股市殺傷力比劉憶如版更大!可能讓某些公司不想上市集資?用自有資金運作就好了,
但這樣也好!要公開發行,創始股東在股票上有賺到就課所得稅,少些炒股騙錢的公司上市。
且股價本來就該是由投資人(別人的錢)拉高的,難不成是由大股東自己的錢炒股拉高?
既然是用別人的錢拉高股價,其中的價差本來就應該回饋給市場(抽稅),
課這種證所稅,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體質,減少投機的大股東。

綠營可能是想要吃下財團的選票,才只挑軟杮子的部份講??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jojobear wrote:
25%?隨便舉幾個數字你就信了?
1.證交稅:
既不是賺錢的繳,也不會是有錢人要繳而已
而是不管賺或賠的人都得繳
在股市賺錢的人總獲利是多少?他們繳的證交所佔多少?

2.股利稅:
若是有拿到股利的人,除息股價已扣除,不會列入證所稅
並不會被剝2次皮

這樣解釋你還認為是25%嗎
...(恕刪)
那買賣個股票到底要繳幾種稅?
問題不是25%這上頭

股票面額就那麼多,買賣一次登錄一次,一張股票買賣十次是要繳幾次稅?
這讓我想到以前連黃金買賣都要徵5%營業稅的事,
買賣金條(金條需有公信力銀樓蓋印,依上頭註明重量買賣這不扣折損)
一次如徵5%營業稅,買賣20次等同此金條價值,那金條沒折損價值卻折損為0,
被政府抽稅抽光了,
jojobear wrote:
25%?隨便舉幾個數字你就信了?


我不信阿,可是,我也不知道平均多少%該怎麼算...
我只知道自己繳的剝皮稅是遠超過25%!!
所以呢?
起碼前面的大大有個依據去試算(雖然有低估的嫌疑)
難道jojobear大大知道更精準的算法??
那麼小弟洗耳恭聽...

jojobear wrote:
1.證交稅:
既不是賺錢的繳,也不會是有錢人要繳而已
而是不管賺或賠的人都得繳
在股市賺錢的人總獲利是多少?他們繳的證交所佔多少?


"在股市賺錢的人總獲利是多少?他們繳的證交所佔多少?"
jojobear大大怎麼會問我這些問題?? 我哪知呀??
我只知道一般股民光是Try and Error就要繳很多證交稅
想賺錢,還得靠老天保佑,偶爾賺到錢卻還要被課稅(劉憶如版)
但是內線人士、大股東不用Try and Error,只繳一點點證交稅
卻賺到很多錢,對他們課稅是應該的(藍委版)

回到你的問題
"在股市賺錢的人總獲利是多少?他們繳的證交所佔多少?"
難道jojobear大大知道??
那麼小弟洗耳恭聽...


jojobear wrote:
2.股利稅:
若是有拿到股利的人,除息股價已扣除,不會列入證所稅
並不會被剝2次皮


就是因為股價已扣除
所以拿到的股利並不是"賺到的收入"
它是沒有列入證所稅
但是它有列入綜所稅阿!!
難道jojobear大大不知道???? (大驚!!)

justin0204 wrote:
起碼前面的大大有個依據去試算(雖然有低估的嫌疑)
難道jojobear大大知道更精準的算法??
那麼小弟洗耳恭聽...


上面不是有解釋了

第一,賺錢的人所賺總額是在股市上買賣的差價,不只是股利總額,遠超過這個值

第二,交易稅不是全由賺錢的人的繳交,所以繳交的交易稅有1000e的一半就不錯了

所以分子變小、分母變大,你還認為是低估嗎?


justin0204 wrote:
就是因為股價已扣除
所以拿到的股利並不是"賺到的收入"
它是沒有列入證所稅
但是它有列入綜所稅阿!!



有了證所稅,股利所得併入綜所稅,但除息股價的損失可以抵稅

所以你認為應該不應該有證所稅呢?


現在好啦

散戶大戶一起當分母

平白無故多了那麼多人(大多數是被坑殺的輸家)一起分擔稅負

大戶們實在是暖在心頭

jojobear wrote:
上面不是有解釋了

第一,賺錢的人所賺總額是在股市上買賣的差價,不只是股利總額,遠超過這個值

第二,交易稅不是全由賺錢的人的繳交,所以繳交的交易稅有1000e的一半就不錯了

所以分子變小、分母變大,你還認為是低估嗎?





有了證所稅,股利所得併入綜所稅,但除息股價的損失可以抵稅

所以你認為應該不應該有證所稅呢?
因為他假公平正義,他們是空軍總司令,
一直要推證所稅,
如果證所稅不玩了,
空軍全部被阻殺,
所以,一定要推證所稅,
懂吧。

kiki5768 wrote:
因為他假公平正義,他們是空軍總司令,


一會貼『窮人』,一會貼『空軍總司令』

目的無非是用來反抗『證所稅』

證所稅過不過無所謂,只是要過就過個合理版本,不要漏了些大魚



jojobear wrote:
買電影票跟所得有什麼關係?

所得稅的原則就是量能課稅,不爽怎麼不去把累進稅率翻掉~

況且現在也還沒講到稅率的問題,只說股票有賺錢有所得要課稅就跳起來

你真的很厲害,很會扯也很會發散

請看清楚我針對的是什麼
我針對的是公平正義四個字

要改革就正大光明的談改革
假什麼公平正義大名?
jojobear wrote:
上面不是有解釋了
第一,賺錢的人所賺總額是在股市上買賣的差價,不只是股利總額,遠超過這個值
第二,交易稅不是全由賺錢的人的繳交,所以繳交的交易稅有1000e的一半就不錯了
所以分子變小、分母變大,你還認為是低估嗎?


摘錄25%算法:
股市平均年獲利總值約9050億, 包括:
1. 現金股利約8千億.
2. 股票總市值以十年平均線來看年增約0.8% (約1600億).
扣掉手續費(約550億)後, 還剩1050億.
以有效股民約400萬來算. 股民平均年所得約二十幾萬.
其中年繳證交稅約1千億(11%)+股利稅(併入綜所稅內)約一千多億(14%)= 25%
平均稅率: 9050分之二千多= 25%.

大大說得對,股利不能算獲利,所以股利8000e要扣掉,這樣股票獲利總值是1050e
其他還有什麼獲利很高的,請大大明示囉

而證交稅依大大所建議的"有1000e的一半就不錯了",那麼我們就用50%去算就是500e
這樣算出來稅率....500/1050=47.6%耶!! 說它是剝皮稅,一點都沒錯吧~~~

其實這都是試算的,應該不準啦
人數眾多的一般股民,自己都知道自己繳的證交稅有多少(查交易紀錄就知道了)
像我,就遠超過25%
我想其他人也一樣,不然共鳴不會這麼大!! 這才是關鍵!!


jojobear wrote:
有了證所稅,股利所得併入綜所稅,但除息股價的損失可以抵稅
所以你認為應該不應該有證所稅呢?


其實股利所得是假所得(根本沒所得,因為股價被扣掉了)
根本不該課稅!! 所以才說它是剝皮稅~~~

而且,長久以來
股利所得一直都是併入綜所稅的
這種剝皮稅我已經繳了好多年了
絕不是如大大所說的,有了證所稅才併入綜所稅!!

大大請多去了解一下喔~~~~



薪資所得要繳稅, 資本利得當然也需要繳稅, .
不然以投資為收入的人, 賺了錢卻不用繳稅,這樣公平嗎?
資本利得有風險, 難道工作就沒有風險? 裁員,過勞死. 這些風險都不用算?

台灣是世界上極少數沒有證所稅的國家, 既然大多數人都認同課徵所稅是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那麼重點在於課徵證所稅的方案是為何..
劉憶如被批是因為所提的方案根本不符公平正義,也達不到課稅的效果.

要課徵證所稅,首先就應該廢除證交稅, 把證所稅列入最低稅負制裏頭和綜所稅一起合併申報
最低稅負制本就要超過某個門檻才會扣到錢,所以對一般菜籃族沒影響.
同時如果虧錢,也可以列入投資扣除額..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