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證所稅會照成下跌,只是個藉口

這是沒錯
稅是要繳
但現在還不是稅
所以說稅本來是應該繳的
在論證上根本無力

另外
當年連黑19天時
並無外資
大部分都是散戶
又何來外資要脅?
KCLin0423 wrote:
稅本來就是應該要徵的
豈能因為外資要脅就改變國家政策
...(恕刪)


國會上國民黨是多數沒錯
但不表示它可以為所欲為
立法委員會看時勢是否對自己的選票有利而投票
不是黨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郭部長當年的夫婿就是國會議長
這表示一定過得了關?
你的論說上漏了國會因素
以至出現巨大缺點
這點你不提
反而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你一直提外資
不知與你要說明的論題有何相關性
因為既然你說繳稅是天經地義
則為何又分外資本國資?
這是暗中把台灣人仇外心裡帶進你的論證中
以補強其中不足嗎?
KCLin0423 wrote:
立法院不就是國民黨開的?
恕刪)

KCLin0423 wrote: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我不知到哪裡錯了?
外資進來賺我們的錢不用繳稅賺錢繳稅天經地義,我不知到哪裡錯了?
外資進來賺我們的錢不用繳稅


不是說反對證所稅
而是該如何繳
若增證所稅後
政府是否取消其它不合理的稅
而不是為了增加收入

最後
你既然贊成證所稅的理由是公平正義
則你又主張當年政府黑手要進入市場掃貨
但要明白一點
政府入場買股票本身
就是一件最不公平的事
因為資訊不平等
這點在01討論很久了
所以一方面大喊公平正義
一方面又主張政府介入搶奪老百姓的金錢
感覺上很矛盾
您說:
"木已成舟,何不順勢開徵
反正價格那麼低,怎會沒投資價值?
政府進場掃貨,那些既得利益分子才會覺得用這種方式抗爭根本沒用
還便宜了政府

另外,如果以現在來說
不理性下跌國安基金護盤也是於法有據"

政府可以先做成市場混亂然後入場掃貨嗎?
這應該就是公然搶奪人民財富



sharkav wrote:
本來就該課
資料看一看買隊就可以賺這麼爽
才繳一點交易稅
...(恕刪)


就是有這種人

台灣的競爭力才會越來越不如人.....

如果股市這麼好賺台灣就沒有窮人了!!

KCLin0423 wrote:
....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我不知到哪裡錯了?
外資進來賺我們的錢不用繳稅
那我們其他國民要繳稅提供台灣的各種建設,甚至銀行虧了也要用納稅人的錢去補
再者,台灣很多的所謂科技公司,坐享租稅優惠,以及便宜的水電資源
外資進來或投資或炒做,賺了錢卻不用課稅
那豈不是變相拿廣大基層民眾的血汗錢去補貼外資?
外資既然用了台灣這個平台賺到錢,當然要繳稅
任何人用了台灣這個平台賺都錢都要繳稅,所以這個平台才能運作得下去
...(恕刪)


沒有人說現在外資不用繳稅吧。現在資本利得不課稅只針對個人,法人的營業所得是要繳稅的。

maggiedavid wrote:
這是沒錯
稅是要繳
...(恕刪)


您說的有理。

只怕無法讓小農小勞心態根深蒂固的人啟悟。

有所得,當然可以課稅。

問題是可以同樣一個所得分層分次重複課嗎?

那位老兄一直強調買賣股票有賺不多繳稅(額外的、不合理的),就是對不起勞工,

所有的論證就在這樣一句咒語循環迴盪。
小弟不是不願意繳稅
但小弟買股票
其實不是要發大財
只不過通膨一直持續
想要些比銀行利息高一些的股息來抵消通膨而已

想發財
說句老實話
一定輪不到我小弟這種水準的人
但政府官員就一直想
你有錢玩股票
就有錢交稅
你有獲利就要繳稅

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實際上
許多人包括小弟及小弟認識的玩股票的人
都是為了對抗通膨
所以定存股一定是首選
政府要我們繳
但薪水調的那麼少(而且還怕失業)
明天開始
一定是個通膨世界
油電水房租及以後的衣食住行
無一不加價
小老百生如何生活?
把辛苦得來的薪水
放在銀行只會變廢紙
買房子保值
門閂太高
又要向銀行借
又怕它跌價
又怕沒工作時繳不出貸款變法拍屋

於是想啊想
每年買兩三張定存股來保值
保值的股利又要去掉2%健保
看情況不對勁要殺出保本時
原來又要繳稅
只是很無奈
好吧,做後回應
先強調主題"證所稅會照成下跌,只是個藉口"

本來想要找一本台灣股市歷史的書再來回
無奈不知跑哪去,手邊已找不到書,只能網路上找一下
如有錯誤,小弟先行道歉

1.郭婉容當年,股市已經泡沫化
國壽接近天價
郭婉容證所稅只是個戳破股市泡沫化的代罪羔羊
參考聚亨網新聞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陳建名認為,這次稅改不會重演1988年崩盤景況,原因在於1988年為台股泡沫的高點,散戶持股比重達90%"
沒有東西可以漲上天
就算不課證所稅
民國 77 年的股災還是要發生
而從 8xxx 修正到 5xxx(or 4xxx) 以泡沫化的市場,這樣算很重嘛?
後來政府密議當時四大主力與政府基金聯合進場使股市反彈
(政府也的確進場護盤了,反正民都不要股票了,何有與民爭利之說?)
後來在79/8爆發伊拉克戰爭又殺到2xxx

民國 77 年股市的泡沫化,郭婉容只能說是個拿針去搓破泡沫的人
就算沒有郭婉容,後來的伊拉克戰爭,還是要崩

後來的影響是,只要談到證所稅,就提郭婉容事件
但是,每次的崩盤,都不會去檢討在高點追逐金融泡沫的舉動

BTW,
你認為台灣經濟真的很好嘛?現在資金行情真的很high嘛?台北真的空屋率接近零一屋難求嘛?
8xxx 修正到 5xxx 就受不了
那說真的,這個時候,我覺得你還是不要進場買
更不要買常態成交量小於2000張的股票。
以免想停損都停不了

2.據我看過的書籍(不知放哪去手邊沒有)
當時這個政策有個大問題就是,有內線或者親國民黨的財團大戶等在證所稅課徵前大量出脫

3.1988年1/1日,是否有真的課徵證所稅,以下文的時間來看,似乎的確是有,也就是,沒有立法院通不通過的問題
(如果有前輩親身經歷過,當時根本卡在民意機關,還請指正)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2/cca220003-li-wpkbhisdict003092-0911-u.xml
"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 證券交易所得稅於1976年停徵,1988年9月24日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自1989年1月1日起,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復於9月27日強調施行此政策的決心。臺灣股市自9月29日起加權指數連續下跌19個交易日,至10月21日止,加權指數自8,613.82點下跌至5,615.33點。在此期間,投資人、券商及立法委員紛紛向財政部抗議。10月3日財政部宣布將原免稅額自股票出售總金額300萬元調高為1,000萬元等修正措施。又於10月14日提出新的安定措施,10月22日股市停止下跌。1989年8月財政部長郭婉容指示賦稅署研究停徵證所稅。1990年1月1日起再度停徵證所稅。 "

以當時的免稅門檻 300萬~1000萬,根本就只有法人大股東大戶辦得到,就算有散戶辦得到也是少數

所以,現在復徵證所稅,會比當時嚴苛嘛? 也許等你每年賺得到 300~1000萬再來擔心吧

另外就是,既然課了,也跌了,為何要停?

4.政所稅與營業稅的問題
每家公司行號都要課營業稅
但是,除了營業稅還有營利事業所得稅
還是這兩個稅都是一樣的? 我想不一樣吧
那平平開公司賺錢,怎外資就沒有營利事業所得稅?(證所稅)
還是外資交易股票不屬營利範圍,只算到賣基金?
我是不明白這筆帳是要怎麼算,不過,外資目前不用繳證交稅

---------------------------------------------
後記

很多事都是來自於歷史上重大事件根深蒂固的印象

證所稅照成股市崩跌,所以大加反證所稅
-> 其實當時已經泡沫化,拿針去搓當然泡泡會破,就算不戳也遲早會破,證所稅,只是個藉口或者說只是個替罪羔羊

寬鬆貨幣可以促進經濟成長(凱因斯的論點),所以遇到經濟停滯救寬鬆一下
-> 其實,1930當時以經通縮了(大蕭條),寬鬆貨幣當然是需要的,但,你有看到現在有通縮嘛?寬鬆貨幣對就業的刺激有大於對物價上漲(通膨)的刺激嘛,結果是基層的生活更苦。

很多事,大家都只是記得表面的影響,卻忘記背後的因素
要說公平者
應把股票獲利直接放入綜所稅計算
房屋或其它賣買獲利也是如此
因此,直接稅對個人而言
應該只有一種
就是綜所稅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算大戶或小戶
300萬抑或300元獲利
假如以大戶才是應稅目標
其實並不平
其論證並不符公平原則 - 因為已把人區分大小戶

所以究竟你的論證以公平為原則嗎?
抑或你把應稅對象先區分開來
區分人為大小戶
從而減低反對聲音
但暗中把人區隔之差異原則
放到你的論述之中

公平原則不應一刀切
舉例而言
小弟由於正職收入不能支持一般生活水平
於是在正職以外另有副業
照一刀切之公平原則
收入應當課稅

但就實際的正義原則而言
我認為不應該把副業之收入放入綜所稅
理由是正職之收入太低
我以另外的時間與體力工作
只是為增加收入以保持一定的生活水準
這是我額外辛勞工作
為何還要繳稅?

其實投資也有這種功能
因為薪水太低
通膨持續
投資以保持當初的獲利價值而已



KCLin0423 wrote:
那平平開公司賺錢,怎外資就沒有營利事業所得稅(證所稅)
還是外資交易股票不屬營利範圍,只算到賣基金?


1、依照這種說法,散戶交易股票也是營利事業了?

2、外資沒有營利事業所得稅?請問這個說法的根據在哪裡(假設外國投資機構有經營營利事業的話)?

3、營利事業所得稅有等於證所稅嗎?


KCLin0423 wrote:
外資目前不用繳證交稅


4、有法規依據說外資不用繳證交稅嗎?
tatricia wrote:
1、依照這種說法,散...
4、有法規依據說外資不用繳證交稅嗎?(恕刪)


只想更正筆誤
這部分小弟筆誤寫錯
我的原意外資不用繳證"所"稅

感冒一直寫錯,哀

我是不曉得開版大為什麼這麼鼓吹課徵證所稅.

政府如果不為選票亂花錢, 何必要多徵這些額外的稅收.

對一般股民沒影響, 這才是藉口.

最近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 今年開始房屋稅要增加 1 成. 唉, 還真是莫名其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