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書單 (持續更新中)


falconwealth@ wrote:
版主的立意優良,讀書...(恕刪)



醫學院要讀 5年,是因為要實習的關係,就像大學四年制,只需要學分夠,3年就能畢業,直接報考碩士,是同樣道理!

看 黃國華的書,會比較實在一點,內容深入討論台灣的投資環境,及學歷的亂象。 ps:圖書館就能借到了,不然去誠品也能翻的到。

至於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不建議閱讀,因為那是心理層面的書,也就是證券心理學。 ps: 證券心理學是作者的很古老前出的書。

至於國際投資大師 --巴菲特,就不用太用心去看,因為他的觀念,承襲 葛拉夫 (價值投資)及 費雪(趨勢投資),再加上他自身對財報數字的敏感,是我們學不來的。 ps:有空去翻一翻 "雪球",就知道他是一個 "商人"。

關於有人提到,投資高手教一般人,一般人是不會成為投資高手,我非常不以為然,因為投資高手要搞副業,是因為缺 "某樣東東",至於甚麼,就不多說了!ps:一句老話,有本事靠 "投資賺錢",是不用出來搞副業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閱 "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就能知道經驗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至於要看甚麼書、推薦甚麼書,說真的 ~ 沒有,認真工作,不要想太多 ~ 會比較實在一點!共勉之


作手... wrote:
我確實有在寫書,你說...(恕刪)


你提的觀念還滿有趣的,引述就有點怪怪的,學理與市場操作是兩回事,這一點我是同意的,但是拿 "台指期"與 "現貨指數"來比喻,就是拿 男人跟 女人作比較,是一樣的怪。

既然你有在寫書,也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你就不能直接拿 "理性市場"的理論出來講!ps:這不會比較貼切一點嗎?還是說 ~

blaskimo wrote:
巴菲特,就不用太用心去看,因為他的觀念,承襲 葛拉夫 (價值投資)及 費雪(趨勢投資),再加上他自身對財報數字的敏感,是我們學不來的。 ...(恕刪)


菲力浦.費雪的投資方式一般被歸類為成長股投資
第一次聽到有人用"趨勢投資"來形容他的投資風格
想來你有不同於他人的獨到見解
能否解釋一下所謂的"趨勢投資"意義為何呢??
輸了以後看書

看書以後輸了

只要有人推

找得到的我都會看

可以修正自己的盲點

有沒有大大看過的書不要了

我要買二手書來看
INNOCE wrote:
看來我的問題是得不到...(恕刪)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許就像'瞎子摸象'的故事一樣, 往往各偏一隅, 不知道底下介紹的書是否符合你對趨勢投資的看法, 但總是開卷有益, 翻翻看吧.

1. Johy Murphy, '墨菲論市場互動分析'
2. George Soros, 'The alchemy of Finance'

INNOCE wrote:
菲力浦.費雪的投資方式一般被歸類為成長股投資
第一次聽到有人用"趨勢投資"來形容他的投資風格
想來你有不同於他人的獨到見解
能否解釋一下所謂的"趨勢投資"意義為何呢??


沒有成長趨勢的股票不投資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沒有成長趨勢的股票不...(恕刪)


華爾街名言

人們為什麼買股票 因為漲 因為漲

人們為什麼賣股票 因為跌 因為跌


誰還管什麼趨勢啊


這就是為什麼少數人是長期贏家的原因了

art4411 wrote: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許...(恕刪)


Johy Murphy主要是由技術分析的方法來判定市場趨勢
索羅斯則是由總體經濟學的觀點來判定市場走向

但是這和費雪是扯不上關係的
綜觀費雪選股十五要點
只有這兩點

"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埸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大幅成長。"
"管理階層是否決心開發新產品或制程,在目前有吸引力的產品線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進一步提升總銷售潛力"

和市場及產業的趨勢是有些關係的
其他13點都是和管理,研發,財務上的表現有關
很難和"趨勢投資"畫上等號.

INNOCE wrote:
Johy Murphy主要是由技術分析的方法來判定市場趨勢
索羅斯則是由總體經濟學的觀點來判定市場走向

但是這和費雪是扯不上關係的
綜觀費雪選股十五要點
只有這兩點

"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埸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大幅成長。"
"管理階層是否決心開發新產品或制程,在目前有吸引力的產品線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進一步提升總銷售潛力"

和市場及產業的趨勢是有些關係的
其他13點都是和管理,研發,財務上的表現有關
很難和"趨勢投資"畫上等號.

費雪︰『若在這兩點看不到成長趨勢則不投資』

是名趨勢投資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INNOCE wrote:
Johy Murph...(恕刪)


也許你誤會John Murphy, 他不是一個純技術分析者; 他強調投資者須對不同景氣循環下, 不同產業, 不同商品的價格表現有綜觀能力. 這點和 George Soros 藉由總經模型來尋找套利標的的手法類似, 但G. S. 的手法會更細膩多元.

'趨勢'端看投資人的自我認定, W. Buffet 是以超過30年的時間(time span), 尋找具有'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 有些短線帽客是以分鐘為單位的移動平均線(或其它短線指標)作為進出指標, 這也是一種'trend following strategy.' 再如 George Soros 在1990年代, 利用貨幣間的不一致(disparity), 放空英鎊, 泰銖套利, 在我來看就是一種'趨勢投資'. 各種手法沒有對錯, 只有輸贏.

Philip Fisher的'非常潛力股,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是一本好書, 但在期貨或衍生性產品, 可能就比較不適用.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