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01鄉民各個真都是飽讀詩書.都能講出一番神木&屎的大哉問...小妹資質愚昧 整篇文章只看得出....樓主好厲害..每天睡到自然醒.隨便一個月期貨都能輕星鬆鬆賺到64萬.NANAKI兄到處虛心求教卻被嘲笑..樓主還叫鄉民不要PM跟他求教.要鄉民不要"妄想"他會教你一招半式...因為..你們這些鄉民.天生就不是玩期貨的料...一堆被嘲笑的輸家還都能悟出一堆大道理...看來是小妹資值愚昧看來看去實在看不出啥能讓小妹能在期貨市場賺大錢的工夫跟領悟
北國天使 wrote:哇~01鄉民各個真都...(恕刪) ++++++1 非常同意你的言論!=========================================從版主的文中只感受到冷潮熱諷~ 還一堆人在旁邊很認同你的冷潮熱諷好笑 非常的 好笑!=================沒辦法幫北國天使大大加分 真抱歉有機會 補給你
sestolk wrote:牛屎就是牛屎, 金玉就是金玉. 不是你看他是牛屎它就變牛屎, 看它是金玉就變金玉. 不信? 不信的話明天起床後到門口找一坨狗屎捧在手上, 誠心的想它是金玉, 到下午看它會不會變金玉?...(恕刪) sestolk兄的真知灼見,頗有禪機,很令小弟佩服!您的一番話,令我想起王陽明的七日格竹。話說影響日本近代思想最深的王陽明,是個天才兒童,從小就立志作聖賢不做大官。在他求道的過程中,有一回因為讀到朱熹的『格物致知』,便找了一個朋友在他家後院的竹林裡,不食不眠的望著竹子,去實踐朱熹的那句話。希望透過竹子去瞭解萬物之道。結果他沒想到,朱熹那傢伙也是林清玄、苦X那一輩人物,光說不練。講大道理卻做另一套。連朱熹這傢伙自己都沒做過,只是想當然爾的隨口講講。結果他朋友撐了三天,受不了退出。他這傢伙,居然撐了七天,結果差一點葛屁!這過程好像sestolk兄講的一樣,盯著XX!好好笑的故事,好好笑的一個人!如果以一般人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我想大家只會丟下兩個字:『白癡』!那他為什麼能夠對近代的日本影響那麼大?我想大家都知道陽明山,但為何會叫陽明山?如果他那麼厲害,為何好像我們很少聽到他的事蹟?這就是歷史的弔詭,人為的疏忽。他的求知過程歷經佛、道家,最後還是回到儒家。並非他修練不行,而是當他修練過了,知道那並非他要追求的!史上記載他修道甚至已經練到神通!所以對我來講,『好好笑』、『白癡』這些一般人可能給他的評語,我會覺得『很有趣』、『有智慧』。有時候想想,現在很多人都自以為聰明,卻不知自己的不足。
twjohn03 wrote:sestolk兄的真...(恕刪) 王陽明 集儒家 而 大成沒有朱熹的格物致知 那來的王陽明七日格物格物致知是對的 .. 只是王陽明格物的方法錯王陽明如沒有這七天的格物 又哪來的天人合一的學說儒道佛 這三家 殊途同歸 .. 只是表面不同 .. 結果一樣
fmp5002兄您好,朱熹的功過歷來多有討論,不才小弟我說真的也沒資格評論,但就整體來講,我還是比較欣賞陽明先生的為人處世,在下竊以為日本今日能有此強大國力,在思想層面而言,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影響最大,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一個部分。然『天人合一』思想,應首出老莊,實為先秦既有的思想。此乃先人『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所得到的自然觀!陽明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與朱文公的格物致知道理大不同,一從外悟道,一從內悟道。只可惜,陽明先生好不容易把儒稍微拉出佛道之外,其後人不察,又偏走掉,乃至於一門好好學問竟給沒落。多謝fmp5002兄的指教,
ckchien兄,看來您也悟道了。『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股市如戰場,總歸就是輸贏二字。陽明先生的兵法其實沒有多厲害,你說陣法呢,他沒有像戚繼光專門搞出個鴛鴦陣去對付倭寇。他能夠打勝仗最終還是在『心理』上贏過敵人,基本上從漢唐之後,歷來在軍事上真正能成大功業的,很多是文人。因為『心理』素質高,殘兵敗將也能夠讓他們士氣高昂,敵眾我寡,也能夠因應情勢,聲東擊西。就舉寧王之亂,陽明先生只不過東奔西跑,放點風聲,就讓敵人隨他擺佈,這樣打仗,不勝也難。能夠做到如此,就是因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操作股市,大家不也是想得到這種境界嗎?還沒有漲時,就先買,還沒有跌時,就先賣。資金沒有主力多,那就把心放空,觀察主力操作痕跡,順勢操作,最後就是你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