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從一家店變成加盟連鎖品牌

【從一家店變成加盟連鎖品牌……14】
品牌字義的目的、在傳達傳達商品的特色
7/11的好字義
記得國中暑假,晚上九點騎了十五分鐘的腳踏車到雜貨店買挫冰,但是雜貨店卻提早打烊。我在回程上坡路上大喊”不是十點打烊嗎”。或許是聲音傳到了美國,就有一個美國人,開了一間讓客人可以拿捏營業時間的雜貨店。7/11從美國來到台灣,唯一的缺點是沒有賣挫冰。
創新不一定要在商品上做文章,營業時間也可以拿來做創新。美國地大人稀、到雜貨店可能得開車半個小時,創業者教育消費者、上午7點到下午11點之間,消費者是老大。其餘的時間,創業者是老大。創業開店想要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最簡單的方法是趁競爭對手睡著的時候。這是7/11改成24小時的真正原因,不要被7/11的口號”您方便的好鄰居”騙了。”有7/11真好”是創業者心裡深處的話。
85度C的字義也非常好。不曉得是誰提出這個論點,85度C的水溫沖出來的咖啡最香
。喝了二十幾年的咖啡,也自己烘焙咖啡豆,知道品種、產地、烘焙技術、水溫都會影響咖啡的口感,咖啡老手知道,大部分的消費者也知道。但是沒有自己烘焙過咖啡豆,是無法知道其中的差異。不管85度C的水溫是不是85度C,已經成功傳達了最好喝的水溫,傳達商品特色。
鮮芋仙是好字義,從字義的感覺,像是用新鮮的芋頭作材料,消費者喜歡新鮮,傳達商品特色,好品牌。
JSP是台灣早餐店品牌,中文名稱是台語”甲尚飽”。消費者不容易感受到在JSP的字義中,或是在”甲尚飽”的字義中傳達出”商品的特色”。只有傳達出創業者的理想,希望客人能夠吃尚飽。那如果告訴老闆沒有吃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品牌的名稱不要傳達創業者的企圖
許多創業者喜歡在品牌上表現自己的野心、企圖、還有理想。這樣的品牌命名動機,對建立品牌而言沒有任何幫助。只能讓創業者的虛榮心得到充分的滿足。上贏房屋是仲介公司品牌,這個品牌只有傳達創業者的企圖心。消費者會不清楚到底是自己上贏,還是仲介公司上贏。仲介公司一定會說是雙贏,但消費者在付完仲介費之後還是不清楚自己哪裡贏。北區房屋是好名,傳達商品特色。從字義來看商品只集中在小區域,專門經營小區域,對區域內物件的行情應該最熟悉。消費者會產生這種錯覺,但只要消費者相信這種錯覺,這就是真理。但是如果在中部,或是南部、掛上北區房屋的招牌,消費者會覺得北區房屋哪裡懂中、南部的行情,會懷疑北區房屋在中、南部的專業性。這也是真理。所以經營者把”北區房屋”改成”台灣房屋。還是傳達商品理念。
品牌也可以傳達”服務”特色
7/11的品牌特色並不是指商品特色,而是強調”營業”時段的特色。在7/11全年無休之前,並沒有雜貨店全年無休,所以是特色。如果你也想趁競爭對手睡著的時候出手,這太容易了。商品隨便挑一個就可以了,就拿便當來舉例,從晚上9點營業到白天9點。這個時段的競爭對手大多在睡覺,所以沒有對手。以熱鍋現炒便當的專賣店型態,進入便當市場。千萬不要以為半夜沒有人買,半夜沒有人買的原因,是因為半夜沒有人賣。
品牌要傳達特色,如果叫作99便當,容易讓消費者以為是早上9點營業到晚上9點。而且音節不是排名第一。叫做9夜9便當,或是9晚9便當,就能把品牌的特色,清楚的傳達給消費者。
品牌要有好名字、新商品也要有好名字…………待續

拍謝...
我不是同業....
我是老闆....

我只是覺得你說的很簡單....

跟我的大學行銷課本講的內容差不多~

但跟我行銷碩士學的....
坦白說~
還差很遠....

我會覺得還是鼓勵大家多念點書~
講這些沒有reference的東西~
說真的每個結果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所以......
還是多看課本八.....
towein701011 wrote:
拍謝...我不是同業...(恕刪)

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對不是同業的tow大道歉。
謙虛回應您,希望您的事業能夠運用所學順利發展。
容我提醒您,市場的殘酷不會因為年齡,性別,家
庭背景,學歷,社會地位,宗教信仰而有不同。
"想學嗎、我教你"是電影、功夫裡的台詞。無意貶損
如果文章內容能提醒你在研究所時所學的行銷專業。
也算是一點小小貢獻。
特別感謝Canon大、Caes大的支持和提醒。也感謝
所有支持本樓的大大。

towein701011 wrote:
我只是覺得你說的很簡單....

跟我的大學行銷課本講的內容差不多~

但跟我行銷碩士學的....
坦白說~
還差很遠....


期待分享碩士程度的論文

感謝蕭大的分享,先留言方便以後找的到.自己也想創業甚至期待做大所以在這得到不少啓示,
也期望另一位大大也能分享一些眉角.
【從一家店變成加盟連鎖品牌………15】
商品要有好名字
果汁機的用途,相信沒有消費者不知道。烤麵包機的用途也一樣。當初這兩款機器被設計出來時,取了好名字。消費者從字義上清楚的知道機器的用途,所以容易接受這種商品,消費者在購買時,會有可以常常打果汁來喝的錯覺。或早餐可以常常烤麵包吃的錯覺。消費者相信自己的錯覺、這就是真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烤麵包機和果汁機。你可以問朋友上一次用烤麵包機、果汁機是什麼時候,答案大概會是:嗯…很久沒用了。
轉速變快,鋼刀變硬的果汁機,一樣還是果汁機。但是廠商卻給了一個新名字,叫做冰沙機。轉速更快,鋼刀更硬的果汁機,還是果汁機。廠商還是又給了一個新名字,叫做調理機。冰沙機和調理機都有自己的市場。新產品給個新名字就對了。
如果你看到一塊招牌寫著{不一樣的豆花}你會有什麼感覺。想著不一樣的豆花是什麼樣的豆花,是新產品嗎,是豆花的那裡不一樣,是配料不一樣嗎。疑問過後的結論是再怎麼不一樣他還是豆花。你會停下來看看嗎,大概不會。我也沒有停。
也許是新口感,或是新材料。但是沒有新名字就不吸引消費者。吃過布丁豆花嗎。新名字就有新的吸引力。同樣是麵包夾肉,不一樣的三明治叫做漢堡。不一樣的漢堡叫做潛艇堡,不一樣的潛艇堡叫做焙果。新商品要有新名字。同樣是以魚漿為材料,不一樣的貢丸叫做肉羹,不一樣的肉羹叫做甜不辣,不一樣的甜不辣叫做魚板。貢丸、肉羹'、甜不辣、魚板,各自搶下一片天。三明治、漢堡、潛艇堡、焙果,各自擁有消費群。
同樣是腳踏車,演化出各種尺寸,功能,配備。但是新尺寸的腳踏車有自己的名字,兒童車,淑女車。新功能的腳踏車也有自己的名字,越野車、登山車、下坡車。新配備的腳踏車還是有自己的名字,變速車、競速車、折疊車。新商品擁有自己的新名字,可以凝聚新的焦點,區隔出自己的市場。值得注意的重點是,不是搶別人的市場,而是創造自己的市場。
筆記型電腦沒有搶桌上電腦的市場,筆記型電腦創造自己的市場。很多人有桌上電腦,也有筆記型電腦。小筆電沒有自己的名字,沒有自己的焦點,所以沒有自己的市場,只能搶筆電的市場,就會被筆電夾殺。生存空間受到擠壓。換個名字會更好。書包電腦如何,日記電腦怎麼樣,千萬不要叫萬用電腦,所有冠上{萬用}的商品,消費者都不知道該怎麼用。
創業新手,轉個角度找個新商品,找個好名字建立新品牌,就可以著手進行營業場所的規劃設計了。………待續
蕭大,謝謝您的分享!

雖然創業離我很遠,但拜讀您的文章,讓小弟有獲得新知的喜悅,感謝!
【從一家店變成加盟連鎖品牌……16】
生物回饋圈的空間格局
店內的格局規劃與位置配置是消費者的第三印象,也決定了消費者能在店裡感覺到舒適與否。生物回饋圈的意思是一個人把手臂張開,轉一個圈的範圍,這個範圍就叫生物回饋圈。當一個人的生物回饋圈被人侵入時,會有不安全的感覺,愈靠近身體,不安全感愈大。但在資金壓力之下,店內空間必須有效利用,所以在日本曾流過行立食,就是店裡面只能站著吃,只有桌子、沒有椅子。
創業部驟行銷是從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開始到第七印象,每一個印象都要做行銷。市場兩極化發展,空間不是愈來愈大,就是愈來愈小。桌椅不是愈來愈大,就是愈來愈小。走道是製造生物回饋圈很好的空間。,矮屏風也是。當大桌椅正當道,創業者就用小桌椅來作市場區隔,當大家把點餐櫃檯擺在門口,創業者可以把點餐櫃檯退到店內。在加盟市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點餐櫃檯的位置會影響加盟金的高低。
路邊攤的加盟金很少超過三十萬,把路邊攤退到店門口,也就是點餐櫃檯在門口的品牌加盟金約五十萬到一百五十萬,把點餐櫃檯移到店內一側,讓出座位空間的品牌加盟金約一百萬到三百萬,把點餐櫃檯退到店內後面,前面是座位空間的加盟品牌加盟金約二百萬到五百萬以上。
新手創業必須考量資金是否足夠,開辦1/3周轉預備1/3宣傳集客1/3。若只將資金投在開辦與預備周轉上,沒有預留宣傳集客的資金。通常半年後會進入惡性循環,創業者為了節省開支,會省人力,省材料,省水電,最後客人也會省著來。
對兼職創業的人來說,路邊攤也是一種選擇,但即使是路邊攤還是要考慮到生物回饋圈。
讓客人來消費時能有安全感,當大家把攤子整齊的排在路邊,創業者可以稍微退出一點空間,讓消費者站在路邊有更多的安全感。別擔心過路客會看不到你的攤子,立一支二米半的旗子,過路客會看到旗子和排隊的人群。中壢的劉媽媽菜包,原本只是兩個菜籃的路邊攤,現在是24小時的菜包專賣店。成敗論英雄
空間感的區塊要完整
生物回饋圈的關係,當人進入空間時,會自動搜尋可以迅速移動的安全位置。看過很多點餐櫃檯在店門口的外帶飲料店,裡面的座位通常沒有人坐。人行道上的座位到是有人坐,在成本考量下,既然是外帶店,就不要設座位把錢省下來。既然要設座位,就把點餐櫃檯做小一點,或是將點餐櫃檯側在一邊,讓出座位空間。市場是兩極化的,給消費者很容易依循的遊戲規則,消費者會自動遵守遊戲規則,這樣創業者是老大。當消費者找不到遊戲規則時,會用自己的遊戲規則,選擇買、或是不買,這時候消費者是老大。
市場兩極化,是因為人的感官刺激是兩極化。感官刺激會變成習慣,消費者就是依循這種習慣來作為行為準則。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感官刺激的習慣。瞭解如何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創業者才是老大,不然消費者永遠是老大。
刺激消費者的方式可以用燈光、顏色、裝潢、制服、招牌、服務品質、價格,但是消費者會覺得這只是基本工,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真正能吸引消費者的還是商品本身的特色。
如果讀者忘了商品的特色如何創新,請回到前文。
以商品為基礎,從價格、顏色、制服、燈光、裝潢、格局、服務品質,都圍繞在商品周圍。才是好的商品包裝。
地點也是遊戲規則………待續
有一段時間沒來看看了!

也在次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

謝謝了!
【從一家店變成加盟連鎖品牌……17】
地點的遊戲規則
7/11進入台灣時只選擇在路口角間的位置開店,加盟主依照規則也將加盟店開在路口角間,宣傳效果十足,消費者興起一股便利的熱潮。85度C直接開設五家直營店,地點全部選在路口角間的位置,加盟主自動遵守遊戲規則,曝光率直接破表,消費者立刻聞到咖啡香味。
選擇地點的唯一原則是商品和品牌的曝光度,不是人潮。有人潮的地方不見的會提高商品和品牌的曝光程度。觀光夜市是人潮的保證,一樣有許多攤商經營困難。百貨公司附近是人潮的保證,還是有許多店面關門倒閉。車站周圍也是人潮的保證,依舊會有人經營不善。學校附近更是人潮的保證,還是會有人結束營業。
許多新手創業時以為人潮就是生意的保證,如果這麼簡單,窮人已經絕種了。人潮多的地方,店家就多,新店很容易被其他的店家淹沒。記得嗎,生在喬登時代的球星是一種悲劇,每年選秀都有新人被譽為喬登接班人,結果是一個喬登的光芒掩蓋了所有的球星。同樣的,在人潮中沒有曝光度的店家一樣也是一種悲劇。
一家新店開幕很容易引起人潮注意,蜜月期一過人潮便不再注意新店家,生意好的店面依舊光彩耀人。除非新店家的商品在當地具有特色、會發光,能持續吸引消費者的眼光。不然的話,人潮歸人潮,生意歸生意。
7/11的附近並不一定有人潮,85度C的附近也不一定有人潮。但是他們爭取到當地的曝光度,讓消費者能注意到品牌商品的曝光度。當消費者注意到你,就會有機會到你的店裡消費。如果消費者根本沒有注意到你的店,你覺得消費者會到哪裡消費。
店面前的馬路、是消費者停留的關鍵
馬路愈寬、車速愈快。消費者愈難停下來,也愈難注意到你的商品和品牌。先跳脫商圈的高價租金壓力,參考一般路旁,租金壓力較低的店。以馬路為原則來選擇店面是不錯的方式。一 兩線道比四線道好 二有人行道比沒有人行道好 三沒有分隔島比有分隔島好。 四 上坡邊比下坡邊好。五 有路口比沒路口好。六 轉彎內側比轉彎外側好。
四線道的馬路,車流速度較快。消費者較不容易在高速中急停,二線道的車流速度較緩。消費者在低速車流中,為了購買商品容易停下來消費。在人行道上消費者可以用走的,消費者可以隨時停下來購買商品。總之車流、人行的速度愈慢,對品牌、商品的曝光度愈有幫助。即使是路邊攤的擺攤位置,一樣脫不了這個原則。下次開車時可以回想這個原則,生意好的店家、攤商、大多是在這樣的位置。但在這樣位置的店家、攤商生意 卻不一定好,原因是有好的曝光的地點,卻因為商品的亮度不夠而無吸引消費者的視線。
消費者的視覺焦點
在行為習慣上,人會特別注意突兀的東西,路口就是突兀的焦點。自然容易增加能見度。品牌、商品的曝光度自然提高,我們再一次的強調,是提高品牌與商品的曝光度。新手創業在選擇地點時常會忽略這一點,在資金的考量之下會退而求其次。或是以商圈的人潮吸引為前提,而有特定區塊的預設。只要一有人結束營業,就會一窩蜂的擠進去。前一家店會結束營業一定有原因,原因通常只有兩個,一是商品沒有特色、也就沒有亮度,二 是地點無法增加商品和品牌的曝光度。除非創業者有錢可以燒,不然與其掩沒在一整排店家之中,不如選在稍微偏僻的路口。但與其選在偏僻的路口,不如自己製造曝光效果。
人潮是口耳相傳的媒體………待續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