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間LKK wrote:以上資訊對存股族應...(恕刪) 沒等鉅亨網刊載,這兩天台幣升破30,已觸動我最敏感的神經,加上外資又大買超壽險股,讓股價維持在高檔,我的自然反射動作,當然就是獲利出脫富邦金,中信金,中壽等壽險股,這是絕佳的機會,堪稱完美的操作。今天主要的計畫就是出清剩餘的00637L 172張,畫下完美的句點。自忖年底前應該就是休養生息,不會再有大資金的操作了。
fostery wrote:沒等鉅亨網刊載,這...(恕刪) 太厲害了,我除權前賣了一波,結果證實是錯誤的決定,雖有賺20%,但如果放到現在,應該有30%。明年農曆過年前,應該是一個買點(這也是我猜的,反正有50%的機率是對的)。
fostery wrote:沒等鉅亨網刊載,這...(恕刪) 英大及F大的警訊是重要的提醒!匯率永遠是壹刀兩刃,就看各公司的資產及投資的內含了。台積電是可以在法說會上明確說出「匯每升1%,對公司的獲利影響多少?」的公司,對金融公司好像難些。除了明年新開始的會計制度、「可能年底升息」的「利多」,全球景氣好轉是事實。台灣今年GDP成長預估2.5%,比去年1.5%高,2018年預估也差不多。如此台灣的匯率壹年內走軟的機會不大。日幣若當日貶值,則股市大漲;反之若日幣升值,則股市大跌。日本外銷獲利是遠高於壹切。台灣是匯率硬,則股票難跌,因爲外資可能大量留駐。若把台灣12月股市的榮枯看成資金行情也可,就看下週壹過完感恩節的外資是否持續大買?*******[經濟]台股今年累計漲幅近17%,指數強攻27年新高,帶動金融業獲利水漲船高。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十月整體金融業稅前盈餘4,847.4億元,較去年同期勁揚逾一成,今年金融業獲利可重上 5,000億元大關。據資料顯示,全體金融業獲利在2014年衝破5,000億元後,在2015年達到5,614億元高峰。但去年台股低迷、景氣不振下,金融業獲利跌破5,000億元大關,僅剩下4,887億元。不過,今年景氣春燕歸來,加上台股萬點行情不墜,金融業獲利回神,光是前十月獲利,就已追上去年全年的水準。金管會昨日公布統計,在銀行業方面,38家本國銀行(含五家外銀在台子行) 前十月獲利達2,72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9.6億元,年增4.1%;再加上外銀分行、陸銀分行、票券、信合社及儲匯業務,總計3,144億元,較去年同期2,956億元年增5.6%。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今年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增加,呆帳費用也逐步減少,至於慶富案所產生的呆帳雖還未提列,雖然不少銀行表明今年認列損失,但國銀仍可交出不錯的成績單。證券業受惠於台股牛氣沖天,交投熱絡,今年前十月獲利448.9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增五成以上,且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證券業各業別來看,證券今年前十月賺354.86億元、期貨賺31.23億元、投信賺62.87億元。保險業今年前十月獲利1,254億元,也已超越去年全年的獲利。其中壽險業1,121億元、產險業賺133億元,整體保險業較去年同期增175億元,年增率約16%。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保險業今年承受匯損、避險成本增加,但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今年保險業受惠股息在內的淨利息收入增加,以及實現資本利得,今年前十月保險業整體表現突出。2015年整體金融業獲利5,614億元,創歷史新高。法人認為,今年還有慶富案的呆帳還未認列,金融業獲利恐承受壓力,要打破紀錄變數頗多,不過整體金融業表現良好,重回5,000億元以上應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