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9

2883《 開發金 》投資有風險,怕輸別買進


投資初學者 wrote:
你們都只看一半,之前我問過,他說開發金剩一些,而且他有分散風險有不同種類的金融股,要跟也要看完全部的樓和回文。PS我都沒跟的人都知道…


人家住套房心情不好 還被唸....
chalupa1 wrote:



人家住套...(恕刪)

chalupa1 wrote:
人家住套房心情不好 ...(恕刪)

我算是從一開始8元多跟到後期的,中間有進出數次,但是最後從11元跌到9元多的這段期間,也陸續將大部分持股賣出,總結還是有獲利的。
其實投資過程本就要審時度勢,沒有股票是可以長紅的,適時減碼實現獲利是很重要的。
chienhung1970 wrote:
我算是從一開始8元多...(恕刪)


我是繼續持續抱著的,這些目前也沒有打算要動!跌倒我想買入價就繼續加碼買而已!

沒有C大我沒有去注意到這檔。

terrybog wrote:
我是繼續持續抱著的...(恕刪)

今天先賣了50張的開發金換成20張的華南金
畢竟殖利率太低 等年底再看看要不要回補

chalupa1 wrote:
人家住套房心情不好...(恕刪)

我覺得要跟就要跟好,每個都看好,不然自己要去學習,如果因為買了套不能怪別人,因為自己不會,所以才跟別人,一堆人賠就怪別人,這種行為不好,而且c大也沒收錢,自己點買錯不能怪人…
我等你們把不要的股賣了,低價再來撿…我買低不買高。
開發金(2883)去年底增提102億元特別盈餘準備,第一季底已全數回沖

2019/04/30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

開發金(2883)於今(30)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總經理王銘陽解釋去年配息0.3元,主要第四季承受利率上升、全球股市下跌,影響到銀行、壽險淨值表現,到12月31日必須提列102億元特別盈餘準備,盈餘分派能力也受限,伴隨市場回溫,第一季底上述特別準備已全收回沖;至於2020年把中壽(2823)納為100%子公司,強調站在公司股東權益、中壽營運、總體市場狀況統盤考量。

 去年第四季國際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壽險帳上未實現金融資產部位,淨值也跟著縮水,開發金增提102億元特別盈餘準備,王銘陽回覆,提列百億元特別盈餘準備在第一季底回沖,而中壽淨值從800~900億元,到去年12月31日掉到730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則已經回到1016億元,過去兩個季度壽險業淨值波動是所有壽險公司一樣,而且是「暫時現象」。

  除了淨值回升之外,中壽其他未實現綜合損益由去年底虧損175.7億元,到了第一季則轉為利益81億元。

  壽險淨值大幅波動,加上IRFS 17接軌負債以公允價值入帳上,讓增資議題成為焦點,先前王銘陽表態,於2020年之際開發金會把中壽納為金控100%子公司,法人追問,時程是否生變?他表示,會站在金控整體股東權益、中壽營運,以及整體金融市場三項因素統盤考量。

  開發金旗下開發資本去年積極處分直接投資部位,現金淨回收達154.2億元,大幅降低了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波動對開發金獲利的影響,持續轉型為資產管理模式,到去年底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資產約418億元,年增率達9.8%,CDIB Capital Global Opportunities Fund完成1.16億美元首輪募資,今年第二季前完成華創毅達生醫基金之首輪募資,基金規模暫定8億元人民幣,年底前籌集一檔新台幣生醫基金。

  開發金採取個人、法人機構業務並進策略,降低資本利得比重,轉以獲取穩定收益的營運模式為主,凱基銀、凱基證之個人業務獲利佔比顯著成長,前者2017年個人金融業務占全行淨收益43%,到去年已上升至59%,後者2017年個人業務獲利比率為53%,到去年上升至60%。

  凱基銀去年存款、放款年增率分別為12%及14.3%,去年利息淨收益成長11.9%,手續費淨收益成長5.1%,面對數位發展趨勢,擴大及深化數位客群,包括既有客戶的e化溝通及e化交易、以數位管道接觸外部潛力客戶等;凱基證在財富管理力推商品化,到今年第一季底台灣資產管理規模1,065億元,年增率17%,因應逐筆交易制度將於明年上線,現在已推出體驗交易介面。
cafm wrote:

這幾支都漲一波了,你應該獲利了結了吧。從日期來看4/16之後都漲不少,你可真夠厲害,看來你的愛車可以升級了,呵
Lucky168888 wrote:
這幾支都漲一波了,...(恕刪)

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
  • 7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