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111年十月【如果認為會影響獲利請勿進入觀看】空頭分流

jiangbruce888 wrote:
517 作戰區(恕刪)


政治盤很容易操弄的.但偶比較喜歡阿川用推特

在國會大廈被記者問及是否有可能在拜登周日結束亞洲之行回來之前達成債務上限協定時,麥卡錫回答說:「這是可行的」。

就大漲

目前被嘎中

人在股海漂哪個不挨刀

晚上就看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

與怪物戰鬥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變成怪物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債務上限(Debt Limit)」是美國近日最受關切,又或「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自1960年以來,美國已歷經78次債務危機,基本上每年都會上演但又能夠安全落幕。

美國債限的機制始於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簡化對一戰的資金投入,政府將債券劃分為不同類別,這樣國會就不需要分別批准每批債券。到二戰快爆發的1939年,國會設下史上第1個債務總額上限,給予財政部發債的寬泛自由度,但是隨著戰爭落幕,債務上限的機制卻沒有跟著落日。

直到2023年,債限失去原有的「限制債務」本意,淪落成美國2黨互相抗衡的工具。眾議院多數黨的共和黨此前表示:「他們將堅持削減開支,以換取同意提高債限。但控制美國參議院的民主黨和總統拜登(Joe Biden)則鄭重拒絕,他們希望直接提高債限」。

截至2022年10月,美債已累計至31兆美元(新台幣956兆),目前美債的發債上限是31.4兆美元(新台幣968.84兆)。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估計,違約的「大限」最快將在2023年6月初來到。

美國公債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資產市場,同時也是銀行、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和其他企業的投資組合中,首要的安全資產。假設今天美國真的倒債了,後果到底多可怕?

最嚴重莫過於美債出現不同程度的違約,大量跨國銀行、央行手上的美債須進行減記甚至拋售,與美債掛勾的眾多金融衍生品同步下跌,引發全球金融恐慌,「不容置疑」的主權債信評等將被嚴重動搖,信評機構將下調美國公債評級。

美國信用受到嚴重打擊後,金融市場勢必遭受重創,由於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數量龐大,美債暴跌勢必拖累美元貶值,屆時美元走弱將導致借貸成本飆升,包括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其他貸款利率上升,進而對美國民生產生更廣泛的傷害。

美元走弱後,緊接而來的還有推升進口價格,使美國通膨率飆升得像是當代阿根廷,或20年前的俄羅斯,遠比此刻或1970年代還要嚴重。此外,美國還將無法保有海外軍事基地和其他海外資產,也沒錢支付薪資給美國軍方人員,這恐助長中國聯合俄羅斯、巴西等國以人民幣取代美元地位的計畫,促使中國成為超級強權國家的可能。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估計,如果美國違約,美股將暴跌3分之1,家庭財富將減少約15兆美元(新台幣462兆),同時失去近60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將回升至少至9%。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報告也指出,若國會未能提高國家舉債上限,最慘的「末日場景」可能導致830萬人失業,經濟成長大跌6.1個百分點,美股暴跌45%。當然,上述都僅止於「最壞的可能」而已。

根據過往經驗,美國政府事實上應該不會違約,只是2黨非常有可能再次將危機拖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妥協,因此不僅不容易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短期內還可能提供金融市場修正的機會。

即使債限來不及提高,發生政府關門事件,按照過往經驗,對於股市的衝擊也有限。雖然短期內避險情緒可能升高,然而投資人也不用過度擔憂,總體來說,美國債限是經常發生的問題,雖然在當今的經濟環境裡增添了一些變數,但正好給予市場修正的機會,通常都能順利落幕,不需要過度恐慌。

說到底,國家和一般人一樣,增加自己的還款能力,才能借到更多錢,只要美國可以繼續研發和生產新的、突破性的產品和服務,GDP持續向上的話,那麼就有能力避免違約。

不過,美債不像過去那樣熱門也是事實。中國作為美債第2大持有人,去年已減持美債1732億美元(新台幣5.3兆),與最高的2013年相比,持有美債規模已經縮水4500億美元(新台幣13.8兆);美債最大持有人日本,去年合計也拋售約2245億美元(新台幣6.9兆)的美債,顯示出人們對美國債務以及美元的信心正逐漸下降。

Vontobel Quality Growth Boutique的投資經理Matthew Benkendorf認為,這裡真正的風險並不完全在於違約和金融後果,而是它進一步打擊消費者信心和契約精神,這種情況的不確定性和焦慮將加劇近期銀行系統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不願發放信貸的情況。

美國智庫2黨政策研究中心預算分析師Shai Akabas指出,美國「又一次」面臨幾週或幾個月內陷入債務違約的風險,「這與1個被視為金融體系極穩的國家不相稱,只會給已經搖擺不定的經濟增添更多不確定」。

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則表示:「如果這場(債限)政治鬧劇以(投資人)避險戲劇收場,那麼美聯儲(Fed)就會實施量化寬鬆(QT)」,就像英國央行去年10月養老金危機爆發後所做的那樣。
5/18 作戰區---越困難的時期越需要冷靜
灰灰太狼

都是人為套路[都買]倭奴官邸會談--出賣?[笑到噴淚]

2023-05-18 17:55
jiangbruce888
jiangbruce888 樓主

明天如果有拉回量縮,建議別追空,空單多的減碼一下做價差

2023-05-18 21:08
158多轉6月空單被軋中,把多單賺的當籌碼等待中。
小那指終究還是到了....

反彈0.5..

三月中後旬的圖
mflym

急噴, 感覺像末升段走勢. 債務上限議題, 純粹是政治盤.

2023-05-19 8:52
mflym

沖沖樂先補了...[XD]..剩下就觀察萬六位置.

2023-05-19 9:36
DXY再次挑戰103,偶看上105機會粉大,要變盤了嗎?
米債從來就是假議題,偶關心通膨與升息,之前分享過。

我想賺小錢

Z大分析值得學習.

2023-05-19 9:16
ZeppelinSound

別學,偶今年輸不少。[偷笑][偷笑][偷笑]

2023-05-19 9:39
5/19 作戰區----這時候空方只管保命就好,沒命哪來看後面崩盤
麵王子

保命要緊[大哭][大哭][大哭]

2023-05-20 14:13
mflym

今天沒開題, 休息一下也不錯.只有一架娛樂小飛機還在飛. 接著等台股現貨下方缺口補了, 再來看...[偷笑]

2023-05-22 19:06
更新於 6分鐘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楊明娟採訪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19日表示,由於民主黨缺乏行動,共和黨已暫停避免債務違約的談判。目前距離美國可能發生災難性違約不到2周時間。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代表一直在與共和黨進行談判,尋求達成協定,提高美國的舉債上限,避免這個世界上最大經濟體拖欠債務償還。

麥卡錫在國會告訴記者,「我們必須暫停」。他並補充,「明年我們不能再多花錢了」。

美國出現倒債可能會在全球市場掀起一場風暴,投資者焦慮的關注談判的進展。

隨著債務談判暫停消息傳出,美國股市終止兩天漲勢收黑。

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109.28點,或0.33%,收在3萬3,426.6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6.07點,或0.14%,收在4,191.98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0.94點,或0.24%,收在1萬2,657.90點。

共和黨繼續堅持拜登必須簽署削減開支協議,以換取對提高債務上限的支持。民主黨則要求「乾淨」增加舉債限額,不附加任何條件。

財政部預測,美國可能在6月開始違約,將帶來可怕的經濟後果。

白宮在19日表示,雙方在預算方面仍然存在重大問題。白宮在聲明中指出,「兩黨在預算問題上存在真正的分歧,談判將很困難」,「總統的團隊正努力達成一個合理的兩黨解決方案,可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獲得通過」。

就在談判意外暫停的前一天,麥卡錫曾樂觀表示,他認為可以在下周之前提出一項法案。但他表示,可能需要在21日或22日之前達成一項原則協定,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據政治網站「Punchbowl News」報導,共和黨的談判代表眾議員格拉維斯(Garret Graves)、麥亨利(Patrick McHenry)以及麥卡錫19日斷然退出談判會議,並且沒有計畫再回到談判桌。

據報導,主要的癥結是眾議院共和黨右翼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要求聯邦支出減少到2022年的水準。自由黨團約佔共和黨議員的五分之一。

拜登目前正在日本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他將縮短行程提早返回華府,試圖促成債務協議。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桂家齊

美國白宮和國會領袖之間的債務協商週五(5/19)陷入僵局。雙方一度宣布暫停協商又重啟談判,但週五進行第二次協商後不久又宣布未能達成共識。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則是批評白宮官員「不可理喻」,但強調會繼續協商。

19日舉行的提高債務協商會談在國會開始後不久,麥卡錫(Kevin McCarthy)便不滿離場,他批評白宮的代表不可理喻,指除非對方願意進行合理對話,否則不會再到場自說自話。

麥卡錫強調,只要拜登政府同意共和黨提出的刪減政府預算要求,雙方就能解決問題。他說:「我們得暫停一下。」「我們明年不能再花更多錢了。」他還強調,白宮必須採取行動,否則他不會重回談判桌。

白宮方面則表示,雙方就國家預算依然存有重大問題。白宮官員聲明指出:「兩黨就預算問題存在實際差異,談判進行將很困難。」「總統團隊很努力地朝向能獲參眾兩院通過的兩黨合理解決方案前進。」

受到談判暫停消息影響,美股19日收黑,終止2天漲勢。據中央社報導,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109.28點,或0.33%,收在33426.6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6.07點,或0.14%,收在4191.98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0.94點,或0.24%,收在12657.90點。

但美股收盤後不久,麥卡錫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表示,會在19日晚間重啟協商。只是雙方坐上談判桌後不久,又因無法達成共識而宣告破局。目前尚不清楚下次協商時間。

正在日本廣島參加G7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為了趕回國內進行提高債務上限磋商,已決定取消G7峰會後的訪問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行程。

根據美國財政部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可用現金截至週四(5/18)前僅剩573億美元,比前一周的1433億美元減少超過一半。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重申,若未及時提高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最快6月1日就無力償還債務,違約勢必將衝擊全球經濟。
ZeppelinSound

米債從來就是個假議題,米國朝野不會放任實質性違約發生,技術性違約不好說。[偷笑][偷笑][偷笑]

2023-05-20 16:12
經濟部明 (22) 日將發布 4 月外銷訂單,根據經濟部先前預估,4 月外銷訂單接單金額約落在 410 億到 430 億美元,連 8 黑幾成定局,預估年減幅約 17.1% 到 21.0%。

根據經濟部統計,3 月外銷訂單接單金額 465.8 億美元、年減 25.7%,已是連續 7 個月負成長,金額則創歷年同月第三高,減幅則是 2009 年 2 月以來最大。

經濟部表示,外銷訂單持續負成長,主要與通膨及升息壓力影響有關,經濟成長力道轉弱,加上終端需求低迷、客戶持續消化庫存,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導致外銷訂單連續 7 個月負成長。

以貨品別來看,受終端需求走弱,產業鏈調整庫存影響,加上面板價格持續低於上年同月,導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 26.3%、29.4%,光學器材也較去年減少 35.9%。

而根據受訪廠商對 4 月接單看法,廠商預期 4 月接單比 3 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 17.1%,持平者占 57.3%,而減少者占 25.7%;按家數計算之 動向指數為 45.7;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 46.2。

預期 4 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 3 月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 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 43.1、49.5 及 52.2。

經濟部認為,儘管有 5G、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雲端資料中心,以及車用 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拓展,有助於挹注接單動能,但要注意的是,全球經濟前景仍面臨通膨、升息壓力、俄烏戰爭,及美中科技戰等多項不確定因素干擾,恐約制貿易成長力道。
pigstand

難怪去年股市下跌[^++^]

2023-05-21 19:18
  • 1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