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2018年飆股:離岸風電-9958世紀鋼

科P wrote:
以下為LINE好友傳...(恕刪)
其實低於預期比較好,就如打假球要求玩真的,有些強人所難一樣,也不用被逼去貸款,另外角度的看法,遴選出來,不知有無期限?
今天遴選結果非常合理^_^

世紀鋼禮拜三就算不漲也是一定走長多啦!
壞蛋~~ wrote:
今天遴選結果非常合理...(恕刪)

中鋼在興達港的廠房預計2019年底完工,
表示2020年要併聯的這0.5GW,沒有中鋼(興達海基公司)的份,
不然根本來不及,畢竟離岸風力發電又不只是水下基礎建設蓋好就好了,
這一點,世紀鋼的台北港廠房也是預計於2019年底試運轉(第二期),
所以世紀鋼(世紀風電)可能也吃不到這個配額,
加上這0.5GW沒有要求要在地廠商,
所以真要貢獻營收,應該是2020年開始才能真的貢獻營收,
除非世紀鋼的台北港廠房第一期的工程真能於2019年三月投產,才勉強來得及於2020年併聯,
個人想法,達德能源跟上緯應該都不會冒這個險,
所以這0.5GW的水下基礎建設的部分,應該還是被別的國家賺走


唯一的好處是,水下基礎建設的鋼構組裝,
因為太過龐大且重,如果要在別的國家組裝後送過來,運輸成本比起當地組裝成本要高許多,
所以長遠來看是應該沒問題,現在的問題在於年營收100億(第二期也完工後的預計產能),毛利會是多少%,
毛利要能有50%以上,才能達到EPS10的目標(世紀風電資本額50億)
當然,維護的利潤還未算進去,
這部分得有專業背景的才有辦法估算吧,以獨佔性資訊產品來說,維護費約為三成,利潤約一成,
但風機鋼構的部分小弟就不懂維護利潤要怎麼算了


以上是小弟今天突然想到的,參考一下
Teddy0912 wrote:
中鋼在興達港的廠房預...(恕刪)


上緯海能有得獎
盤中還有人說一個都沒得到
因此到中午全部都買出持股

台船算大贏家 為何世紀鋼也是大贏家 股價下跌

manshieh wrote:
上緯海能有得獎盤中...(恕刪)


故事暫告一段落
剩下是獲得資格的
是否要真的走下去
還是先看看下去的第一家情況如何?
好比拿到建照, 有拖到八九年才做的

完全看主力在想甚麼 及得標公司的配合度
應該是主力也不確定吧?
Teddy0912 wrote:

中鋼在興達港的廠房...(恕刪)



我認為2020年的0.5G政府要拼政績所以不能有疏失會想辦法完成!


另外您說的世紀鋼會不會來不及供應的確這滿有可能的..不過據可靠消息指出,世紀鋼準備好了!


相反的如果來得及就是明年2019年開始貢獻獲利,對目前股價來說就真的很低了!
manshieh wrote:


上緯海能有得獎
...(恕刪)

世紀鋼走勢很有趣..昨天總成交量一千兩百多,融卷回補就佔了八百多...
我的解盤是部分融卷應該是主力再跌破月線空的,昨天故意壓盤讓散戶出貨自己趕緊買回!
接下來還是樂觀看待
感覺上要放個一兩年才有機會100了………
ooo21810 wrote:
感覺上要放個一兩年才...(恕刪)



現在65了⋯崩潰3秒
經濟部今 (30) 日公布離岸風電風場遴選結果,共有 7 家開發商 (10 座離岸風場) 獲選,總裝置容量達 3836MW(百萬瓦),國內離岸風電產業正式迎接風口,從水下基礎與塔架、到葉片樹脂等,相關本土供應鏈至少 20 家以上,皆可望受惠逾 9000 億元的產業商機。
據經濟部工業局的離岸風電本土化時程規劃,2021 年前完工的風場,本土化著重於塔架、水下基礎、電力設施、海事工程設計與規劃等;2020 至 2022 年,產業發展項目包括機艙組裝、變壓器、鼻錐罩、不斷電系統等風機零組件,塔架與水下基礎的施工與建造;2023 年至 2025 年,發展項目包括風機零組件的齒輪箱、發電機、葉片及其樹脂、機艙罩等,以及風機施工與建造、船隻與機具的規劃設計等能力。

風力發電產業可分為上游的設備製造業、中游的整合服務業與下游電開發與營運業者,上游的設備製造業負責所有風機零組件與設備系統的組裝等;整合服務業包括風場規劃、風場營造與風機維護等廠商;下游的風力發電業多為能源服務供應商,負責統籌風場規劃、營造與營運活動等。

在風電產業供應鏈中,目前台廠多以上游製造業為主,產值以零組件為最大宗,具備相關產線的業者包括製造塔架與水下基礎的中鋼 (2002-TW)、世紀鋼 (9958-TW),製造變壓器與配電盤的士林電機 (1503-TW)、華城電機 (1519-TW)、亞力電機 (1514-TW),儲能系統與功率轉換系統的台達電 (2308-TW),機艙底座鑄件的永冠 - KY(1589-TW),機艙罩的先進複材,電纜的大亞 (1609-TW)、華新 (1605-TW),齒輪箱的台朔重工,發電機的大同 (2371-TW) 與東元電機 (1504-TW),葉片樹脂的上緯 (3708-TW)、台塑台麗朗。

此外,國內海事工程廠商也包括台船 (2208-TW)、穩晉、銓日儀與台航 (2617-TW) 等;上緯子公司上緯新能源則是台廠唯一具備離岸風場開發經驗者。

項目相關業者
塔架與水下基礎中鋼 、世紀鋼
變壓器與配電盤士林電機、華城電機、亞力電機
機艙底座鑄件永冠 - KY
機艙罩先進複材
電纜大亞、華新
齒輪箱台朔重工
發電機大同、東元電機
葉片樹脂上緯、台塑台麗朗
儲能系統與功率轉換系統台達電
海事工程台船、穩晉、銓日儀與台航
風場開發上緯新能源
除本土供應鏈外,國內離岸風電產業聯盟也已然誕生,分別以中鋼及台船為主導廠,中鋼聯合 27 家業者,成立「Wind Team 國際合作聯盟」,協助業者與國際風機系統廠合作,建立製造生產能量,進而切入國際供應鏈;台船則是聯合 35 家業者,成立「Marine Team 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協助業者共同籌組船舶公司,建立海事施工服務能量與船隊。

據經濟部工業局預估,推動離岸風電可帶動 9625 億元投資額,且光是 2025 年單年,離岸風電國產化產值就可達到 1218 億元,整個本土產業鏈中,水下基礎設施、塔架與海纜,預期將成為貢獻產值最高的產業別。
  • 1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