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cer_kewei wrote:
因為宏碁的股利是由資本公積配出來的,所以這等於是股東自已的錢,這道理和減資一樣,自已的錢拿回是不用扣稅的,之前我有貼過免稅條件,宏碁的資本公積是當初資金溢價出來的,所以配還給股東,不用擔心二代健保或綜所稅。不是說籌碼到8月會穩,而是接下來一年8個月都不會有弱點讓你非得賣出不可。


真的耶,剛剛看了一下105年的稅單,但54C股利憑單沒有宏碁,
若我沒記錯,去年應該是配0.5元。

所以A大說的沒錯,除息的時候也不會有棄息的賣壓,這樣更能放心抱著,其實抱著這一檔股票就是衝著可能會轉型成功,未來將可能會有龐大的潛在利益,就算轉型沒成功,下檔也有限,更何況還有股息可收,從A大這麼細心的分析各種面向,幾乎都是朝正向發展,實在沒什麼理由看衰它.
ysj wrote:
真的耶,剛剛看了一...(恕刪)


哈哈~~
宏碁手上有的資本公積全都是免稅的,去年用的是"以超過面額發行普通股或特別股溢價",所以你有沒有發現,這部份少了15.x億,今年再用資本公積配,不論是1或2還是免稅。2017年整年度宏碁稅後只要賺低於庫藏股損失的29億,依公司法也不能拿2017年的營餘配息,宏碁要穩定配息,2018年還是會用資本公積配給你,所以抱宏碁沒有稅的弱點。

百張以上大戶及高薪一族不願告應你的事~~


(二)免稅資本公積: 8 項
1、以超過面額發行普通股或特別股溢價。
2、公司因企業合併而發行股票取得他公司股權或資產淨值所產生之股本溢價。

3、轉換公司債相關之應付利息補償金,於約定賣回期間屆滿日可換得普通股市價高於約定賣回價格時轉列之金額。
4、因認股權證行使所得股本發行價格超過面額部分。
5、特別股或公司債轉換為普通股,原發行價格或帳面價值大於所轉換普通股面額之差額。
6、附認股權公司債行使普通股認股權證分攤之價值。
7、公司因企業分割而發行股票取得他公司營業或資產淨值所產生之股本溢價。
8、公司因股份轉換而發行股票取得他公司股份或股權所產生之股本溢價。




所以說,為什麼很多人會買宏碁呢?因為我有魔力?當然不是,因為聰明一點的人會發現,這檔進可攻,退可守,短線1~180天的人買了如果賺了可以賺差價,錯了抱著也有免稅股息,中線180天~3年的人,今年明稅,明年也是免稅,從現在起到2019年6月前都不會因為稅而產必須要賣的情況,長線的人,不但享有以上短線、中短的好處,而且宏碁方向正確,最終轉型成功,長線的報酬率又有可能是非常大的回報率。分析以上種種,會買幾百張想抱著人的想法,有沒有更能理解一點了。

投資這檔事,誰的弱點少誰就贏,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的心法,常識可以降低一般新手的弱點,所以很多新手對我的文章很有興趣,而大資金的人是因為宏碁本身真的弱點就是少,所以他們才願意投資宏碁,試想,抱兩年,股價下跌的風險會被配出來的息降低,因為14買到,配兩年成本是13,轉型成功,不旦在等待的時候有免稅股息,重點是未來差價可能也是很可觀。
昨晚看了些陳俊聖的資料,他應該陸續的買進了共5000張,發現以目前跟華碩的新執行長來看,我還是比較看好陳俊聖,現在是後PC時代,加上蘋果又發展成可攜式手機,不提早轉型佈局多樣化產業,巨人也是會倒的
話說陳俊聖年薪也破五千萬,等於買了一年多的薪水,目前也套牢中,不知Stan有沒放手給陳放手一搏的階段了,自建雲應該是Stan也對自家小孩沒信心,才認列虧損,如有說錯,再麻煩A大指教

Acer_kewei wrote:
2017年整年度宏碁稅後只要賺低於庫藏股損失的29億,依公司法也不能拿2017年的營餘配息,宏碁要穩定配息,2018年還是會用資本公積配給你,所以抱宏碁沒有稅的弱點。


呃,那2018年的配息,我還是寧願2019年要繳稅

另外再請教一下,用資本公積配息、所得稅不用繳,那健保補充保費要繳嗎?
因為去年只有3張而已,沒這個問題。
而目前有46張,配息已超過2萬元了。

harrison198172 wrote:
話說陳俊聖年薪也破...(恕刪)


不是沒有信心,應該是說,這樣做是對的,給新任的董事長,ceo乾淨,沒有負擔的舞台,之前陳俊聖來接宏碁前,王振堂認列了百億的虧損,也是為了給陳俊聖一個乾淨的舞台,未來做的好或不好那就是個人能力問題不能怪前人留下給你的爛攤子,我覺得這做法很正確,試想如果我要去接一間公司,結果我每一年,每一年要去負擔前人留到的爛攤子,那怎麼看得出我的能力,那也會給股東一種錯覺,覺得前的董事長或ceo怎麼這麼弱,這麼沒有領導力,新的舞台愈乾淨,未來只要新的ceo、董事長有能力,那獲利更容易,這樣算績效也比較公平。

我們比較一下102~105年的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102年陳俊聖接之前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共計一年要27億,王振堂認列了百億後103年剩20億,104年剩16.8億,105年剩14.6億,這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是算在營業費用裡,那營利率是用來看ceo、董事的經營公司的能力,如果你啥事都不做也不管,一年就要吞27億的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那就佔eps近1元了,宏碁2016年底再認列63.4億元損失(影響 2017 年起每年減少攤提費用約 2.3 億元),意思就是2017年的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會從14.6億降到12.3億,陳俊聖接任宏碁的三年半中,多多少少還是有吞了一些歷史的包伏,畢竟一接任還是需要支付一年20億的費用,但這三年陳俊聖帶領的宏碁還是一直能賺錢,現在歷史的包伏剩12.3億,接下來幾年這包伏會愈來愈少,那獲利當然會一直增加。






ysj wrote:
呃,那2018年的...(恕刪)


當然也不用繳二代健保,二代健保是股息所得,就像我說的,免稅的資本公積是股東自已的錢,這不是股利所得,當然不用扣二代健保,如果要扣今年的股息下來那天健保局就會把你扣掉,版上的人應該有人有經驗,去年拿到股息只被扣了10元之類的印花稅之類的。,不要說你有4x張,就算你有400張你也不用怕被扣,這個錢是我們股東自已的錢。


當然呀,2019我也希望繳稅,只要我繳稅,那就代表宏碁轉型成功,不成功我就不用繳稅,不用拿自已的錢去繳稅,這很公平,我也是一個良好的公民,繳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那前提就是我在股市中賺到的錢是真的賺到的,而不是拿我自已投資進去的錢去繳稅,這合情合理。


平常我的健保每個月都要繳13xx元,加上公司幫我付的3430,平常每個月我付的健保已經夠多了,不用再拿我自已賺的錢再去付吧,一年我看病不到一兩次,所以我在健保中已經有貢獻了,我不要再拿股市資金平白無故再去貢獻。
Acer_kewei wrote:
當然也不用繳二代健...(恕刪)



宏碁vs.大盤2017/4/1-2022/3/31

13. 發文或回文時,請以理性的態度將事情原委說明清楚。若有蓄意攻訐、挑起戰火等挑釁行為的內容,會視狀況移文處理。
該文會先移動至資源回收區, 請您發文前再多留意規則, Mobile01站務群感謝您的合作。

奇怪我有攻訐誰嗎??

真奇怪 有些人就好棒棒 投資股票拿到都第一手資訊 別人都落後資訊
技術面 財務面 基本面都是大家看到的資訊有夠落後的
乾脆以後大家直接投資直接問老闆 股價要不要漲算了

投資不用五年不用 五個禮拜也不用 乾脆大家都當沖 五分鐘就知道輸贏

有些人真奇怪 又沒人逼你要選這隻 人家分析也眼紅 好像都別有用心就是了

看不慣別人分析的 要不要另創大樓讓別人檢驗一下 你分析又如何高深?

標題幫你想好了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XX股票下市之路)<~~看衰專用的
PU神 頭號粉絲!!
期待宏碁轉型成功!
受惠股:先漲再說!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