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
只要有本事在雲端籌碼持有超過三到六個月,老實說,不更新持股,我也認為他還是持有的,這是人性,你有本事持有三到六個月,基本上已經麻木了。相對的,最近有許多新加入這個版的,嘴巴說的很有信心,但是這些人卻才是真正需要考驗的一群人。對於我來說,2017/11/11之後加入的宏碁股東,現在都在還觀察期,有本事持有到2018/2/11的才剛剛進入持有3個月的門檻,到了2018/5/11也就是第一季財報開完後一兩周,我才會相信這些新加入的版友是籌定且頑固的籌碼。
嗯,沒經過那17->14 那段日子被酸民冷嘲熱諷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而且我覺得有熬過那時期的人,理財觀念絕對會成長很多,
以我為例,當初a大開這棟樓時,當時我的目標只是希望能夠換車時,自己少出點錢而已

到了11月all in 時的心態變成這樣:

ps:突然覺得那時的股價好便宜啊

而現在,就算下星期,到達我要的目標32元,我也不會去買車了,
現在是把放在日後買房,一次付清這個目標上。
因為基本上,我不太可能再加碼了,
所以要靠這2353的股票養老,我是覺得不可能,
但是段時間所學到的觀念,卻可讓我終生受用不盡。


BTW有版友提到以目前宏碁的價格,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講過高,所以要進行調節或減碼的動作,當然我們從宏碁17年Q3的獲利上看到的情況確實是這樣,但那是過去的成績,比較重要的是宏碁未來能有什麼樣的表現,這點A大與本版股東們都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宏碁的價值正不斷不斷提升,但肯定還是有一票人不信或者想像力不太夠,那麼小弟我來畫個餅給大家瞧瞧,提供一下想像的空間~
以下是IDC產研機構2017全球PC出貨資料

並且SF714-51發售日是今年4月售價1699美元

在IDC表中可以看到宏碁2017出貨1756萬台,假設讓SF7只貢獻1%也就是賣1756萬台*1%=17.56萬台,也就是2.98億美元,以1美元=28台幣保守估計,一年可以貢獻83.56億台幣。
當然,這種挑戰世界最薄的高附加價值輕薄筆電,毛利率不可能只有10% 11%。
這只是SF7而已喔,高毛利的產品諸如電競螢幕、電競筆電、電競桌機,都還沒算進來喔,算進來的話看到季營收800億甚至以上也不奇怪。
相同的毛利率下,高定價的產品可以提供更高的營業毛利,若是高定價又有高毛利率,就只有爽而已,而小弟怎麼看宏碁都是往後者發展。
最近有人說現在是軋空行情短線可能會回檔,小弟看來確實是軋空(廢話...),不過管他短線修正多少,只要令人眩目的高價值產品不斷推出,毛利不斷改善,獲利不斷成長,我就會一直抱,一直享受,就像園藝,會出高價買樹來培養的人想要的是享受植物成長的光景,而不是一直在意那盆可以賣多少。
看完以上,不想期代、見證未來宏碁的盛況,還想調節的就調節吧,只是現在碁碁渾身纏繞著閃電,碁毛從黯淡無光開始轉金,準備變成超級賽亞碁了。
畢竟賺錢賠錢的都是自己,要對自己的錢負責。
最後套用A大部落格的一句:
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其實我覺得權證是種奇妙的工具,視每一檔商品的不同參數,可以拿來投機,也可以拿來避險。
但如果了解的不夠,還是不要冒然大量投入,我自己也是前年中才接觸這個工具,到去年初才有獲利。
以下舉些例子,大家參考、評論看看。
==============
舉例方便起見,以下只舉一檔權證,抓個差不多的價位取整數來看。
如果在現價20塊的時候,你有持股 100 張。
同時,有一檔履約價 23,行使比例 0.5 的權證,券商賣你 1 塊,你買了 200 張。(價外)
(先看一下資金,這時一共花了 2,200,000,如果全部買現股可以有 110 張。)
看一下風險,如果權證到期時,股價還在 23 以下,權證歸 0 ,賠掉 200,000,等於是手上的持股成本墊高到22塊。
如果現股價值 25 ,這時權證部位大致不賺不賠,持股不變,200,000 資金拿回手上。
到今天現價29塊,該檔權証券商變成賣你 3.9 塊,但只願用 3.8 塊買回。所以你手上持有的市值變成 (2,900,000+760,000=3,660,000),當然是比原本都投入現股的高 (3,190,000),因為你多承擔了200,000 歸 0的風險。時間過去,如果現價一直持平在 29,權証的時間價值會不見,變成 (2,900,000 + 600,000),當然也是還好。
==============
那如果到今天才用權證加碼,如果買的是上面舉例的價內標的,你要有把握現價漲到 31 塊才打平。
如果是其它價外標的,你可能更要有把握現價會漲到 34、35 塊站穩,甚至更高才行。
==============
再看看調節的例子,舉極端一點(全賣)來看。
A . 如果現價 27 塊,上述權證價位在 2.8 / 2.9 時,把現股全數出清。
你會有價值 560,000 的權證, 2,700,000 現金。
波動下跌可以回補獲利,這個不說。
如果像最近直漲到 29 呢!? 你可以認錯並出掉部分權證,補回100張現股。
等於是之前在 20 塊時就買個保險的概念,但只要錯個一兩次,這部分的獲利跟保險就不見了。
B. 如果是 27 塊出掉現股,再以 580,000 買入 200 張權證呢 ?
上漲時,獲利會跟原先的狀況相仿;但是現價下跌時,資產總值也會消的比較快。
C. 如果是近期現價突然飆到 40 塊 或 空方差不多都投降的時候呢 ?
漲的越多,你在 20 塊時買的那些保險就更有力。
另外,以上也是理想狀態的說法。
在現實面,券商有很多保護它們的手段,如調整波動率、拉大買賣價差,減少掛單數量,降低掛單更新頻率等...
也會影響到你想要做的這些避險操作,如果持有的量過大,也沒辦法一次賣掉。
================
在 ACER 上,我主要買過兩波權證,入手價位都在 1 元左右:
一波是 去年 8~10月,均價 0.7,當時我相信到去年底前,現價站上 16、17 機率超高,
因為在 Q3 財報開獎前,我們已藉由 A 大收集分享的各種證據相信轉型初見成效了。
再來是 21 左右,均價 1.1,當時我相信到今年第三季前,現價站穩 25 塊沒什麼問題,
而且這次完全是用前一波的權證獲利轉換,風險更低。
===============
若有 AB 兩個人要跟你對賭:
A. 今年至少有一個颱風登陸,沒有的話,你給 A 1 塊;有的話, A 給你 5 塊。
B. 今年至少有五個颱風登陸,沒有的話,你給 B 5 塊;有的話, B 給你 2 塊。
你會跟誰賭? 最近想第一次入手權證的朋友,我覺得要好好考慮一下 !
================
還在等 S24 開賣,去年小朋友學校要帶一台平價平版用,原本拿我的超舊 ipad2,電池都快沒力了,就幫忙清清庫存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