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友達號稱有OLED領先的技術,卻不願投入巨資大量生產呢?我猜幾種可能...1.友達想要 將OLED 搬到大陸設廠,貼近市場,省下5%關稅,土地資金取得容易,環保抗爭少...但台灣投審會不願放行,所以 友達就和投審會 撐著,雙方都不願讓步.2. 友達投資多年的Micro LED或許已經獲得突破,接近商業化階段? OLED需投入上千億的資金,前五年的獲利幾乎都拿去攤提設備折舊成本,一旦Micro LED在3年內真的進入量產, OLED上千億的投資恐將無法回本.OLED只是LCD 和 Micro LED 過渡期的暫時性技術,以三星長期投入OLED產業來說, 三星的RGB OLED目前仍存在烙印和色偏的問題,無法克服,所以三星自己都不敢把 OLED技術導入 TV市場,只敢導入在 保固期短,替換率快的手機市場.三星和友達都已經有幾年OLED量產經驗,也深知OLED的嚴重盲點, 他們對OLED都仍有疑慮,大陸和日本就急得投入超過6000億生產OLED,技術又落後三星和友達許多,品質和良率問題也會比三星嚴重許多,大陸6000億的投資未來真有可能無法回收.LG使用 白光OLED 和 彩色濾光片的方式,成本太高.也仍存在早衰和色偏的問題,現在 LGD仍在賠錢苦撐, OLED TV 一年賣不到1百萬台.三星在積極關掉7代以下的LCD廠,那LGD怎麼不關呢?其實LGD也是在關廠中,前陣子研調報告有提到 LGD今年計畫每月關掉1.5萬片LCD產線,轉作 OLED手機和電視面板. 把LCD產能移往人事成本低10% 且 不須5%關稅成本 的大陸新廠.在大陸生產比韓國生產的利潤高很多,台積電毛利率高達50%,或許不是很在乎多10%的毛利率.但面板業微利化,影響就很大.
台場有做過.知道困難度.就算大陸做成了.2年後挖角複製就好大陸做失敗了.就給他拍拍手.何況三星Oled電視都失敗了.oled蒸鍍設備3年也填不滿大陸廠房,排隊排到死目前大陸的oled都是手機的.頂多追三星後面跑.8K先跑
pqaf wrote:友達投資多年的Micro LED或許已經獲得突破,接近商業化階段? 先把什麼是Micro LED搞清楚吧, 材料製程都是半導體相關, 良率難度高不說, 光材料成本就是 LCD的幾十上百倍, 一台40吋電視200-300萬買的下去? 台積電投資有機會商品化我還有點相信, 友達連OLED封裝技術都搞不定, Micro LED別想了.cockroach1136 wrote:"反正追不上了 追也是白追 只能祈禱OLED 失敗".. 當初友達集團明基, 現已改名佳世達, 當初吃下西門子手機部門出的第一隻手機就是OLED螢幕, 因封裝技術差, 3個月就嚴重退色, 被退了一堆貨, SAMSUNG的成功就是在雷射封裝這塊做的好, 尤其是大尺寸, 現在良率好的還是三星.三星關LCD廠只有兩個原因, 炒面板價格及不看好LCD面板產業, 三星是產業龍頭, 對這產業判斷會比一般人差嗎? 炒面板價格能炒多久?另外, 鴻海郭董投資面板場視為對面板產業看好? 其實光看鴻海集團大戰略, 對品牌電話若是都採用自家面板, 目前的產能是不夠的, 鴻海說穿了投資面板就是想要零件自給自足, 未來sharp進入低價市場賣低價電視日子不遠了, 這對友達是很不利的, 今天群創超車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郭董買友達? 這是不可能的事, 明基集團交叉持股, 再來股權轉移多了公司股務馬上知道, 公司都有股東名單, 有人要惡意併購股價就飆了, 郭董也知道這不可行, 還不如自己蓋新廠, 還有更有效率的新世代生產線, 當初群創友達有合併風聲時郭董想要的是友達的專利, 當初不了了之, 現在吃下sharp後技術也有了, 更不會對友達專利有興趣.
Old Brother wrote:先把什麼是Micro...(恕刪) 這一點我同意,去年三月台北視聽大展,群創展出85吋8k電視,友達那時還誇海口,2016月12月份以前也要推出8K電視,到現在2017年了,友達8K電視在那裏,不要認為8k電視不重要,日本2020年東京奧運,全面8k化,有此一說,日本8k播放要提早到2018年,不管早不早,先搶下8k市佔率,就先搶下規格制定,搶了8k市佔率,誰還買4K,友達生產4k賣給誰,就跟前幾年,群創先生產4K量產,一堆廠商才跟著生產4k,現推出了8k,未來一堆廠商也跟隨生產8k,反觀,友達8k電視在那裏,還在聞樓梯響,今天群創暴量超車過友達,金毛不是吃素的,要超車,早也做過評估,可不可以超車,股價反應未來,群創和sharp技術結合,比那吵要群創友達合併好吧,要技術有技術,要專利也有專利,要品牌sharp也比benq好,要出海口也有,友達有何條件來和群創合併,而且友達群創合併,也為反托拉斯法,所以,那是不可能合併的,這議題,只是有心人在抄股用,友達在不努力,不管在財務控管方面,技術方面,專利方面,研發方面,一點一點流失,越來只會,兩家的股價越差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