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

心在淌血-投資大陸私募平台暴雷


rickchiu wrote:
藝高人膽大 ? 就是...(恕刪)


從R大之前所言,也認為中國股市風險高,不比P2P的穩定。決定重押集資代操平台,必然也深知其風險。2017年8月~2018年1月,上海股市仍處於上升趨勢,這段期間應該也沒甚麼好擔心。

然後之後上海股市兩次大跳水,R大沒有察覺任何異狀?或許平台出假報告騙人…然而以這兩次震盪之大,還能有優秀績效,這真是多頭也賺空頭也賺的仙人級表現,R大真的認為遇到仙人?

您這段期間對風險的感受力似乎低落了?這是我極想理解與警惕者。還請賜教。
JuliusCeasar wrote:
您這段期間對風險的感受力似乎低落了?這是我極想理解與警惕者。還請賜教。


此平台不只有代操,其主要業務類似股票配資.....

其股票配資,若以10天為一分配週期....10天股票漲3-4%抑或20-30%...

都很有可能...然後2/8分...分2成給投資人....年化算起來60-100%是很正常的...

若是賠錢,操盤手給投資人保底1.3%.....

至於風險看個人啊....很多人超出1%年化就會擔心阿......

然後投久了,就有點麻痺,外加貪心....然後自己想說這還是可以承受範圍......

有甚麼特殊嗎?
rickchiu wrote:
此平台不只有代操,其...(恕刪)


[至於風險看個人啊....很多人超出1%年化就會擔心阿......]

而你就是那很少數人遇到年化50~60%不會很擔心的勇者,信心從何而來?這是我輩定存魯蛇該學習的…

[然後投久了,就有點麻痺,外加貪心....然後自己想說這還是可以承受範圍......]

所以順風球打久了就會讓人忘記風險,專注報酬,還悄悄擴大自己的曝險部位,這是人性嗎?

[有甚麼特殊嗎?]

你追求報酬不特殊啊,你本來就相信富貴險中求,既然是險中求也必然意識到「風險」。但低風險的P2P還會想到保險,高風險的集資代操平台就只看到高報酬和嘴上怕怕…前後對不太起來…

我覺得你的投資心法似乎是「順著感覺走」?
JuliusCeasar wrote:
遇到年化50~60%不會很擔心的勇者,信心從何而來?


信心? 就貪心阿.....沒爆之前是信心,爆了之後是貪心...

還有先了解股票配資是啥吧.....不然一直說不到一塊...


JuliusCeasar wrote:
還悄悄擴大自己的曝險部位,這是人性嗎?


貪心當然是人性阿.....問來問去都是一個問題


JuliusCeasar wrote:
但低風險的P2P還會想到保險,高風險的集資代操平台就只看到高報酬和嘴上怕怕…前後對不太起來…
我覺得你的投資心法似乎是「順著感覺走」?


P2P只想到保險? 那是某些少數平台搭配擔保公司...或部分引進險資...可以全信?

風險每個人承受度都不一樣阿.....一個0風險承受度的,一直很不能理解高風險承受度的操作...

相反的,高風險承受度的,也很不能理解0風險承受度的操作阿.....

-------------------------------
你認知的不夠全面,不夠廣.......所以才會有這些疑問.....

好處是因為怕死不敢嘗試,不容易中招......


rickchiu wrote:
信心? 就貪心阿.....(恕刪)
R大,記得你曾post 年收50多萬的薪資單,而且你目前才40初頭,大學畢業加當兵時間,工作時間決不會超過20年,卻有3千多萬本金可以虧損,意味著過去自己每年可以存超過150萬,這不是平常人能夠達到的,過去的你應該也是功力很不凡。也難怪這次損失也不算什麼吧。

rickchiu wrote:
上星期跟幾個台胞去維權....
順便去吃烤鴨.......這家不錯吃,但也不便宜....


看起來好好吃喔~~

先預祝事情能有妥善的落幕吧。
r 大從中國回來了?

有報案成功嗎?

rickchiu wrote:
信心? 就貪心阿....(恕刪)
為啥大家一直問同樣的問題呢?
投資本來就是有賺有賠,股票低點買進,到了高點不賣,竹籃打水一場空,也是常有的事。
貪婪與恐懼,本來就是投資的心魔,再檢討R大過去的操作實在沒什麼意義,
建議大家還是往前看吧,看樓主怎麼處理後續問題才是重點。

我回來了 wrote:
有報案成功嗎?


當然有報案阿,不然去幹嗎......去了深圳跟北京兩地報案阿.....

另外去了北京最高信訪單位,上訪阿...就是進京告御狀啦......

-------------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本來就是投資的心魔


其實這算中了詐騙的招......

不知道是三年前這騙子取得私募執照,就精心布局這騙局...

還是操作失利,改用假合同假數據來詐騙大家......


rickchiu wrote:
還是操作失利,改用假合同假數據來詐騙大家......

感覺上應該是這個的可能性比較大。
有可能本來上線時做得不好,為了吸引人加入,
在一些本來不賺錢的案子做了手腳,才一步步走偏了吧?
  • 9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