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台積電(2330)值得再看三年

shliou wrote:
但是,如果你是美國政...(恕刪)


那把台灣收為米國51州不是對米國最有利?

阿共打的贏米國嗎?

😅
去年買的時候還真的有壓力,沒買過300多元的股票,希望股價都維持在600元以上...
gundam55 wrote:
去年敢買200、30...(恕刪)
Q1/2營業額應與2020年Q4小幅增長,營業額重點在下半年。聯發科、聯詠及瑞昱已提前下2022年Q1的訂單。

看來在台灣不是喔~~
一般都是人沒水喝,米沒水灌才會去用到水井
現在竟是工業搶著用

fostery wrote:
民生用水永遠一定優先工業用水,舉世皆然
mobile3803 wrote:
Q1/2營業額應與2020年Q4小幅增長,營業額重點在下半年。聯發科、聯詠及瑞昱已提前下2022年Q1的訂單。


TSMC的2月營業額若能來到1100億元附近,才能達到成長率20趴的期待,也才能證名產能滿載,供不應求的傳聞吧.
週三就能知道結果,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guest2000 wrote:
TSMC的2月營業額若能來到1100億元附近

不可能吧?
鴻海都月減19%了,台積至少也月減15%,
1000-1050左右就不錯了
預估月底,台積電股民將達100萬人。

****[經濟]
美債殖利率反彈,外資上周大賣科技股,台積電(2330)成為最大提款機,所幸內資承接積極,台股權王股東因而激增。據統計,目前台積電股東首度攀上90萬大關、達90.6萬人,累計今年以來大增逾30萬人,最快本月挑戰百萬人,有機會成為台股股東數最多的公司。

目前台股股東人數最多的公司是中鋼,股民數超過百萬人、達100.9萬人。隨著台積電人氣直線飆高,與中鋼差距僅剩約10.3萬人,而台積電今年來每個月都大增約10萬名股東,股東總數進逼中鋼龍頭地位。

台積電人氣爆紅,外資法人關注。花旗環球及摩根士丹利分析,台積電吸引內資投資人加碼,不但提升個股和台股的流動性,也在一定程度緩衝國際資金跟隨市場調節的壓力,特別是政府基金、官股和投信在下跌時的承接力道會擴大。花旗也提到,台股ETF的規模日增為台積電動能之一。
KingDavid520 wrote:
不可能吧?鴻海都月減19...(恕刪)


你們兩個說的應該都是同一件事吧?
台積電 Y2020 2月營收993.9億, Y2021 1月營收1267億
1. 用去年2月營收+11.68%=1110億.......符合台積電法說 10%~15%增長
2. 用1月營收月減12.4%=1110億.......K大說少15%
3. 用營業天數 1267/31*28=1144億

如果2月營收持平1144億或多一點點.......就可以知道台積電訂單根本沒變化, 還是塞暴
jhlien wrote:
你們兩個說的應該都是(恕刪)


台積電第1季合併營收預計介於127億美元到130億美元之間,130X28=3640億。
3640億減去1267億減去1144億=1229億。

是可期待的?
今早的聯合報,提早到來的訂單?

  • 1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