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7

有人也要一起看好2888新光金嗎

理解包容 wrote:
覆蓋法
OCI
帳面賺77.8
未實現損益虧了100

未實現金融損益很多都是眼睛業障重,匯率沖銷一下就回來了
nldwmg wrote:
3月份的時候因為疫情影響而造成新壽淨值過低,那時候疫情所造成的衝擊不只發生在新壽,其它壽險公司都有影響,政府本來就規定你土地價值可以用買入時的歷史成本法,還是用公允價值法來計算,土地如果長期沒有重估,用買入成本來計算,本來就會失真,公允價值法則能比較貼近市價,雖然當時是因為新壽淨值偏低才改的,但實際上它本來土地市值就有個價值,也表示新光金價值的確是被低估的,現在只是還原真實的淨值罷了。
至於疫情衝擊,壽險公司的海外投資標的,許多債券投資都是虧本的,但債券壽險公司本來多是期滿本金和利息就會一併領回,所以比較沒有中途賣出的機會,所謂的未實現的金融損失也是不太可能會實現的,這一切都是帳面損失,等未來疫情過後就會回升。
至於配息爛,股票就爛,應該只有在台灣存股盛行的地方才會這麼想吧﹗美國大部分股票也都是不配息的,配息把錢還給股東還會被視為沒有競爭力,錢應該留在公司內繼續幫股東賺錢。
有人提到遠壽(5859),它不是金控公司吧﹗雖然新光金壽險比重比較重,但新光金它是金控公司,組成還有銀行部分,不是純壽險公司,兩種類型不一樣的公司,這樣比好像不太對。遠壽我沒有研究,就不評價了。
至於配息率低、少配現金、增資,這都環繞著一個問題,就是資本適足率的問題,未來的會計準則要多準備現金,好因應它的記帳方式,所以現在只能多儲備現金,要不然顧立雄叫金控公司少發現金是什麼原因,還不是因為資本適足率的問題。
IFRS 17國際上是2023年實施,台灣晚二年接軌,我剛才查了一下,有的新聞寫2026年1月才要在台灣實施,有的寫2025年實施。
至於IFRS 17為什麼所需現金要很多?簡單來說,就是賺錢分次認列,賠錢得一次認列,底下的新聞寫的很清楚,就不再轉貼。
〈觀察〉迎戰IFRS 17魔王 顧立雄整頓壽險業射五箭
國泰金也有出來在講,IFRS 17並不是大魔王,那如果認為是大魔王的就別買,認為是低估的人再進場,就這麼簡單。但可以知道的是這幾年含有壽險的金控公司股價跟配息不會太好就是了,要賺錢還得拗到IFRS 17實施,那可能要2026以後了。


我的記憶中,國泰金/富邦金今年並未變更旗下壽險公司的資產價值會計原則,也沒看到國泰金/富邦金的淨值大起大落的情形.
2888的股價淨值比表面上確實很小,低於0.5倍,何以低至如此而不見大股東買自家股票?照理,這麼便宜的P/B值根本千載難逢,豈不是大股東增加持股的大好機會?
guest2000 wrote:
2888的股價淨值比表面上確實很小,低於0.5倍,何以低至如此而不見大股東買自家股票?照理,這麼便宜的P/B值根本千載難逢,豈不是大股東增加持股的大好機會?

本月才剛完成普通股的現金增資,以及乙種特別股的發行,
原股東都按比例認購新股,這不是買進自家股票嗎?

連續兩年都繳款認購新股,不是嗎?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79980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新光金(2888)今天召開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4.2億股,及發行乙種特別股2.22億股,為今年以來首家增資的金控。新光金副總徐順鋆表示,此次增加主要強化旗下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業務能力,厚實資本結構。

新光金今天宣布現金增資增資4.2億股,並發行2.22億股乙種特別股,股息率(年率)以定價基準日之七年期IRS利率+固定加碼利率,按每股發行價格計算,實際固定加碼利率授權其董事長於2.2%至4.2%核定。

新光金連2年增資,若以發行股數來看,今年新光金現金增資、發行特別股的規模,較去年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及甲種特別股的規模更大。
guest2000 wrote:
我的記憶中,國泰金/(恕刪)


而且台幣匯率在下降(升值),國外投資的收益會因此帳面上縮水,可能還要提列匯率損失備抵.
台幣已於去年底今年初開始走升值循環,週期約8-9年,台幣升值到何處才會停止?而且,中國的金融與總體經濟環境轉壞了,若台灣金控在對岸還有放款壞帳,將更為雪上加霜.
Katong wrote:
本月才剛完成普通股的現金增資,以及乙種特別股的發行,
原股東都按比例認購新股,這不是買進自家股票嗎?

連續兩年都繳款認購新股,不是嗎?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79980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新光金(2888)今天召開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4.2億股,及發行乙種特別股2.22億股,為今年以來首家增資的金控。新光金副總徐順鋆表示,此次增加主要強化旗下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業務能力,厚實資本結構。

新光金今天宣布現金增資增資4.2億股,並發行2.22億股乙種特別股,股息率(年率)以定價基準日之七年期IRS利率+固定加碼利率,按每股發行價格計算,實際固定加碼利率授權其董事長於2.2%至4.2%核定。

新光金連2年增資,若以發行股數來看,今年新光金現金增資、發行特別股的規模,較去年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及甲種特別股的規模更大。


大股東從市場買回自家股票不是更能彰顯對自家企業的支持嗎?怎還要所有的股東跟著出錢才一起出錢認購?
當然啦,因為要提高自有資本率嘛,但何以要提高自有資本?若有多的未分配盈餘轉發股票股利給股東,不就可以提高自有資本率了,為何一直向股東要錢?表示她的底子不佳,需要股東拿錢出來相挺,而且又是低於面額(也是低於淨值)的現金增資?可能更讓獲利稀釋,股價進而走低.至於乙種特別股,更是一掛牌就下跌,認購的原股東又再次受傷,新購的投資人也賠錢.
或者保守經營減少負債也可以提高自有資本率,但,2888就是選擇擴充股本,發行更多特別股,讓普通股EPS一再稀釋,個人以為,這不是好的決策.
guest2000 wrote:
大股東從市場買回自家股票不是更能彰顯對自家企業的支持嗎?怎還要所有的股東跟著出錢才一起出錢認購?

現金增資不是買股票,不是彰顯對自家企業的支持.
這是你要告訴網友的.

意思是說大股東要彰顯對自家企業的支持,
應該不要認購折價便宜的新股,應該去集中市場買價格高的舊股.

你可否舉出一例就好,
公司當年有辦理現金增資,而大股東依舊在集中市場買貴的舊股.

舉出一例來看看,讓小弟長長知識. 感恩!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大公主再開砲!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日前在立院財委會指出,新光金董座吳東進長女、新壽副總吳欣盈「想幹嘛就幹嘛」,根本是「家天下」,呼籲金管會好好管管。吳欣盈日前要求費鴻泰向她道歉,今天下午再砲轟費兩度濫權質詢,讓她形象及名譽無辜受害,「若費委員仍不願意道歉,則請放棄言論免責權,我將提告毀謗,以捍衛清白。」

新光金獨董日前在董事會發言,反對副董李紀珠擔任下屆董事候選人,引發爭議,隨後費鴻泰在立院財委會砲轟,新光金的公司治理是零分,甚至直指新光金大公主吳欣盈,後續掀起連串風波,今天吳欣盈再度於臉書開砲,並貼出過去費鴻泰爽約她的事證,要求費就她的個人名譽向她道歉。

吳欣盈指出,費鴻泰前年、今年2度以不實報導濫權質詢,吳欣盈因而與費相約釐清相關問題,雙方約在去年3月22日碰面,討論金管會調查內容,不過卻遭費鴻泰臨時爽約。

她統計,自前年4月30日與今年5月4日費鴻泰2次質詢當天及次3日內,根據監測報告,媒體共出現42篇的相關負面報導,造成她個人形象及名譽傷害。

她強調,若金管會調查,她並未違反公司治理,費鴻泰應為過去2次的濫權質詢,公開道歉,若仍不願意道歉,則請放棄言論免責權,她將提告毀謗,以捍衛清白。

吳欣盈也向金管會喊話,呼籲金管會公開說明,是否有因金融檢查,發現她有違反公司治理的情事,而須對新光金裁罰,以利她證明清白。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57034 轉貼

****

幸好沒告... 不然又會是一個 "法院認證" 案例了 XD
金融股最近表現
guest2000 wrote:
大股東從市場買回自家股票不是更能彰顯對自家企業的支持嗎?怎還要所有的股東跟著出錢才一起出錢認購?
當然啦,因為要提高自有資本率嘛,但何以要提高自有資本?若有多的未分配盈餘轉發股票股利給股東,不就可以提高自有資本率了,為何一直向股東要錢?表示她的底子不佳,需要股東拿錢出來相挺,而且又是低於面額(也是低於淨值)的現金增資?可能更讓獲利稀釋,股價進而走低.至於乙種特別股,更是一掛牌就下跌,認購的原股東又再次受傷,新購的投資人也賠錢.
或者保守經營減少負債也可以提高自有資本率,但,2888就是選擇擴充股本,發行更多特別股,讓普通股EPS一再稀釋,個人以為,這不是好的決策.


2888隨著大盤下跌也走跌,新發行特別股也跌破43元,原股東認購特別股者已經虧損了2元,雖然認購現金增資(7.7元)者其普通股仍獲利3角,但,賠多賺少,想必原股東有苦難言吧?雖然敝人已經無該股,但還是要替現有股東抱個怨啦.
股價淨值比已經低於0.5倍,但還是在跌價,真是情何以堪.
guest2000 wrote:
2888隨著大盤下跌...(恕刪)


或許還有很多未爆彈等著爆⋯

我還是認為 買金融股就是要求個穩定罷了,要買新光金不如去玩科技股⋯
  • 6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