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
一家上市企業到底經營的好不好,要跟同業比較,不能只看自己的績效,若本身績效成長20趴,但同業都超過20趴,這家企業還是末段班,即使她年成長20趴好像很高的樣子.
新光金它2019年的成長績效是50.56%,名列前矛,但這沒有什麼好說嘴的,因為它基期低,所以成長幅度才會高,所以這個數據並不可靠。
你會這麼說可能畫錯重點了,新光金的經營績效不是同業最好的,所以才會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先跌給你看,重點是它價值被嚴重低估,等到價值不再被低估時,可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價差出現,只是你能熬的住嗎?畢竟IFRS 17要2025才會接軌,接軌的績效要到2026配息時才會被人看到,喔,原來IFRS 17沒什麼呀﹗股價才有可能會上去,否則不只新光金,所有有壽險的金控股股價都會被壓抑。




以同是壽險型的金控,這幾支的比較中,EPS新光金倒數第二,ROE雖然一直有在上升,但直到去年才大概追平國泰金,為什麼說它低估呢?本益比低於10,股價淨值比簡值趴在地上,看的懂的人就知道,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愈低愈好。
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不是市值被低估,要不然就是每股盈餘很高,本益比才會偏低
股價淨值比=股價/淨值,股價被低估除以淨值,股價淨值比才會偏低
它是爛股嗎?大家都想賺快錢,價差得買多久就一定要實現,要不然就是股利殖利率要多高,可以抱著穩定配息的,如果是以這種評價方式,新光金應該都是不值得持有的。同壽險金控它績效不是最棒的,股價卻是最被低估的,就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它了。
不過說實在的,如果資金卡個五、六年,那也是真的太難受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