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2

達成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點滴+心情點滴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SpectreXSpec...(恕刪)

這是Peter Lynch表達他1970年代曾做過的一宗最偉大交易案
TACO BELL之過程 也因為這過程 他說了超級名言: 我熱愛波動(volatility)

當時TACO BELL跟現在的YUM肯德基那間公司沒有關係 是一間獨立的上市公司
1972年開始股票發生很快速的修正
TACO BELL的股價從14美金 per share 最終跌到剩1美金 per share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從14塊跌到1美金 但它還是發生了
可是為何發生這件事情會令人十分訝異? 因為TACO BELL的債務狀況非常良好
而且並沒有因為當時的景氣問題導致任何分店的關閉

(當時可是慘到很多人說美國要完蛋了 沒救了的地步
(同時期巴爺爺可是說過超級偉大名言:
"Like an oversexed guy in a harem!"
"就像個超級好色的小子到了女兒國一樣!"
多慘?


這個用眼睛看紅框的部分就可以知道多慘了
不過也可以稍微看一下那陣子發生的小細節 難道現在真的是景氣的谷底嗎?
先不提這個

因為債務良好 運作也良好 甚至沒有虧到什麼錢
這種狀況還發生暴跌肯定會成為價值投資者盯上的標的
然後Peter Lynch盯上了TACO BELL 他從7塊錢開始買 注意 這公司最後可是跌到1塊錢
還真的Peter Lynch就這樣7塊往下買到1塊錢 1塊錢還是不斷的買
到了1978年 TACO BELL是麥哲倫基金 也就是Peter Lynch掌管的基金最大的部位
在這年間 百事可樂公司用每股42元的價格收購整間公司

獲利十分良好 這件事被Peter Lynch認為是他這輩子做的最好的交易案
因為一來他完全是依照他的理念 價值觀去行動
二來理念與價值觀是說服他不恐懼的理由 然後他有成功說服自己
三來 他不但買的時候遇到很可怕的事情有撐住 重要的是他還撐到花開結果的那天
這個過程實在非常可怕 從7美元買到1美元是心理素質需求極高的事情
從這件事情可以了解幾件事情

1. 很可能在極為不理性的熊市市場氛圍中 有效性也會被嚴重的降低
注意
就目前學術派的主要論點 這件事是被否定的 熊市並不會造成有效性的降低
可是實際面來看 從TACO BELL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事實很可能不是如此
如果這是發生一次而已就算了
現在2020年 過去發生過的幾次衰退是否能夠更好說明或許TACO BELL不是個案?

我認為很明顯不是個案 2008年就有非常多被錯殺嚴重的公司
而且部分幾乎總是有效性很高 人人皆知"太棒了"的公司在這時也無不一出現極短的不理性低價
所謂極短是以一個月內為標準

2. 由於市場有效性的降低 波動也很可能會跟著放大
這的確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好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永遠相信股票是所有金融商品裡面最棒的根本理由 他太容易發生低於價值的價格
可是這個低於價值的價格 在少數的極為不理性場合 也就是recession 衰退
可能可以低到自己會有"我買下去是明智的嗎?"的感覺
要克服這件事只能建立在"我真的了解這資產並不是如此!"的念頭 而且這是唯一的方式

可是這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光是不理基本面的已經非常多了
希望每一個價值投資者都能貫徹一個價值觀
"我真的了解這資產所以我才去購買"

共勉之
刪...刪...刪...刪...刪...刪...刪
SpectreXSpec wrote:
可是這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光是不理基本面的已經非常多了
希望每一個價值投資者都能貫徹一個價值觀
"我真的了解這資產所以我才去購買"

共勉之.(恕刪)


真的
不了解真的不能買
SpectreXSpec wrote:

這是Peter L...(恕刪)

我同意市場有時會發生失去效率,但困難的是,很難去判斷市場當時是否有效率。若那麼容易判斷出來,就不會有「敬畏市場」的說法了。不過若各位有志於此,花兩三年試試看也無妨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市場有沒有效率不重...(恕刪)

失去效率(效率市場假說)才會發生價格與價值不一致的現象,這是價值投資者進行買進賣出的時機😅
SpectreXSpec wrote:
共勉之!(恕刪)


S 大 您好。

Peter Lynch, the legendary

有幸 1989 年時 第一檔 購買的 fund, 就是 Magellan Fund ,看到您寫到這位傳奇,把我瞬間 拉回那個時空。
30 多年輾轉 跨越了洲際,國界,書架上 還有著
One up on Wall Street.
Beating the Street.

謝謝
刪...刪...刪...刪...刪...刪...刪
dannyreef wrote:

我的意思是--->聚焦在"投資標的價值"上,當你對投資標的股票之價值深具信心之時,市場的浮動才是機會,不然這個浮動就變成危機。



一家公司的價值也是浮動的
一般散戶常見最困難的問題是
很難區別價格變動是非理性或本質上公司價值已經變動了
相信這次疫情已經讓很多公司價值發生變動
但我們都知道嗎?計算得出來嗎?
  • 6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