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狗頭123 wrote:
這棟樓20150727...再度進來因為長輩亂下,套在12.9的高點,雖然不多,

,從11.5到11.3陸續進貨,不敢想多賺,把長輩虧的儘量減少即可.
(恕刪)


2015-08-17 今天我老爸說宏達電已經到低點了
他要買宏達電股票了...
苦口婆心的勸他宏達電已經沒有未來性了
但是我老爸還是聽不下去...
各位先進達人覺得宏達電真的還有未來嗎?
還可行嗎?

謝謝!

我爸一直要買宏達電.勸不聽..

上次有位長輩不聽勸的下場,買在$50,2個月後漲到$8X,6個月後炒到$12X.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連宏達電基本面那麼差的股票,靠著VIVE的題材,也能驚異大奇航,炒得那麼高
投資有風險,偶爾也有驚喜,沒有穩賺穩賠.

pqaf wrote:
我爸一直要買宏達電...(恕刪)


這倒是真的.....

其實說穿了完全要看主力的臉色
就是在跟主力賭心理戰
跟對方向了就賺
反之就是賠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外資幾百億的借券也不傻

韓國人幹嘛關液晶的廠 造成面大缺貨

都有原因的
韓國大學生薪水是台灣的兩倍,韓國物價房價租金是台灣的1.6倍, 景氣好時,台灣賣一片電視面板的毛利率只有15%上下,韓國高昂的薪水和物價就把這10幾%的毛利吃掉了. 日韓怎麼賣就是賣不贏台灣. 三星電視的中低階機種大都是拿台灣和大陸面板,放給她自己的三星顯示持續虧損. LGD的中小尺寸毛利高,應該有賺錢,但電視面板就可能很拚了.

郭董想讓日本成本居高不下的 G10,G8轉虧為盈,難度超高的.Panasonic等幾家老字號業者,老早看破,趁早退出電視面板市場.

韓國關廠,是關掉韓國本地母廠,跑去大陸蘇州和廣州繼續擴產. 在大陸人事,物價低,毛利率一口氣提高10幾%,還能省下5% 關稅,就會比台灣有競爭力.

群創為了自己和股東的未來,默默跑去大陸結盟 金主中電集團,擴張產能版土.其實是很聰明的戰略.

外資一直賣,八大行庫一直買,持續觀察⋯⋯



華南永昌 岡山踩了復興航空地雷.可能要損失1千多萬.之前在友達賺了幾億,吐出一些.
今天雙響砲.看來不急,慢慢撿.
華南永昌 岡山,小買了600張
富邦岡山,小買了 960張.

=============

富邦投顧預估,新產線將投產 面板價本季恐到頂,明年上半年會向下進入修正期。

明年新的8.5G產線將會投產,因此,富邦投顧預估,面板價格所面臨的風險增加

隨著品牌電視製造商的存貨逐漸拉高,預料明年第1季將會出現庫存調整,且中國農曆新年結束之後電視的需求很快就會走低。因此,面板價格的成長趨勢2017年恐難維持

富邦認為,新增的兩條8.5G產線有可能會導致大尺寸面板的價格向下修正。2017年面板製造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將會是過度投資(擴產)所引發的供給、需求失衡。京東方(福州)與惠科(重慶)都以2017年第2季季底開始量產為目標。再者,中國既存的8.5G產線從2017年首季也會繼續擴產。預計未來3年中國廠商在這方面的擴產都不會停止。

市場對OLED觸控的需求增加,富邦投顧認為宸鴻(3673)是不錯標的

瑞穗證劵分析指出,在面板價格上漲速度過快,現階段已經到了電視廠商無法獲利的情況下,估計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3 月之間,32吋面板價格將開始逐漸下降。



pqaf wrote:
華南永昌 岡山踩了復...(恕刪)

我的想法很樂觀,過些日子就算未來價格跌回年初,友達還是可能每年賺2塊以上。
當然如果未來價格不掉了,友達就能大大轉型了。這些年友達都是靠自己賺在研發與設廠,站在基本面上看如果股價能扶搖直上至18元以上守著。那友達就能就能正式大量生產oled 以上技術的面板。
-------
以上是做夢夢到的。

超凡基金 wrote:
我的想法很樂觀,過些日子就算未來價格跌回年初,友達還是可能每年賺2塊以上。
當然如果未來價格不掉了,友達就能大大轉型了。這些年友達都是靠自己賺在研發與設廠,站在基本面上看如果股價能扶搖直上至18元以上守著。那友達就能就能正式大量生產oled 以上技術的面板。...(恕刪)


股價超過淨值(17.99)就可以獲得銀行融資,彭董希望政府幫忙,但在財務操作和產品開發上實在過於保守
2011~2015年中國面板發展的重點在G8.5的電視面板,已投產522萬平方米/月,投資金額 3014億人民幣. 期間造成至少2度價格崩跌,成功逼退日韓業者,預計在2018年後,中國將取得產能龍頭地位,但技術仍落後台韓一段距離,

中國在電視面板的產能投資已近尾聲,接下來要發展的重點,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質的提升.雖然未來四年仍會新增444萬平方米/月的LCD產能,但這是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視情況所必需的擴產,不同於早期是為了和日韓爭地盤,嚇阻逼退對手,搏命式的角力.

日本電視面板只剩夏普仍在堅持,但遭遇成本居高不下的現實,獲利不佳,投資落後,競爭力下滑的困境.在考量未來營運動能下,傳出鴻海正評估是否要加碼增資SDP一事,資金將用於擴增研發及設備等項目.我個人認為鴻海這樣做,只是肉包子打狗,無法扭轉日本在地生產成本高昂的現實和命運.

相對於日韓在過去幾年從電視面板轉型到高階高產值的LTPS或AMOLED.
中國在中小尺寸的LTPS或AMOLED,無論是產能和技術,仍是遠遠落後日韓,所以中國接下來擴產投資的重點,是在中小尺寸的LTPS或AMOLED的6代廠.接下來幾年的新投資金額將超過LCD電視面板新投資.

日韓已漸漸讓出電視面板市場給中國,退守到中小尺寸市場,但中國卻想趕盡殺絕,搶奪日韓最後一塊地盤,日韓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也只好困獸之鬥,加速大舉投資.

這種爭地盤,搏命式的角力,將導致中小尺寸的LTPS或AMOLED的產能暴增,重演幾年前電視價格崩盤的局面.

群創 策略性,拒絕投資中小尺寸的LTPS或AMOLED的產能,不想在中日韓廝殺之間的夾縫中苟延殘喘,這是對的.

友達 人算不如天算,錯把原本有優勢的昆山G8.5 電視面板廠,改成 時下熱門的G6 LTPS廠,正好落入殺戮戰場的圈套中,未來如能少賠就是賺了.

某些走馬看花的投信說,未來中國電視面板過度投資,將引發的供給、需求失衡,價格走跌,I don't think so. 因為日韓已定調逐步退出這塊市場,中國千辛萬苦成為龍頭老大後,才剛準備要過好日子了,自己人何苦為難自己人,搞死自己.

我比較覺得中小面板的共需,才正要開始拉警報..但也說不定,靠著中日韓三方的智慧,最後取得恐怖平衡,化解此次危機.

台廠不妨找中資合作,由中資出錢出力買設備,台灣出技術找訂單.

效法DRAM業,美光找台灣華亞科代工這麼多年,也不怕華亞科全盤學走,翅膀硬了會飛走.美光吃肉,出錢買設備出人力的華亞科只能喝湯.

中日韓品牌大廠,相信台灣面板的技術品質. 由台廠出面找客戶議價敲定單後,再轉交大陸業者幫忙代工生產,台廠必須負責督導,確保品質到位.

大陸業者出錢出力蓋廠買設備,台廠提供技術訓練和協助,但前5年必須將一半產能讓台廠優先支配運用,材料成本另算,代工訂單營收的20%支付給大陸業者攤提設備折舊和生產人事成本,所剩20%毛利率全歸台廠所有. 大陸業者一半的產能可自行找客戶,賺取該有的利潤.

台廠的技術雖會被學走,但台灣母廠必須持續投入研發費用,開發最新最高階技術留在台灣母廠生產,技轉給大陸業者時須留一手掌握部分關鍵技術.

對大陸業者來說也是好事.有了台廠背書,良率可以達到一定水準,台廠負責找單填補大陸業者產能,代工能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閒置,早日讓蓋廠和設備投資成本回收.雖是犧牲了一半產能給台廠,但幾年閉鎖期後,就能夠自主.





pqaf wrote:
2011~2015...(恕刪)




想的太美
豺狼虎豹你還想它會乖乖照你想的..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