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brianiou wrote:
看到100元,我哭...(恕刪)


請問你買幾張啊?
到100的話,以我投入的資金。我只能退一半而已T T
羨慕你們!!
真的到一百的話,我還沒有體會過甚麼叫做天堂啊!!淚
starya wrote:
現在外資也買 投信...(恕刪)



美商高盛: 被a大欺負就算了,現在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也看破我的手腳了,從2017/1月到2017/11/10月,我才也空了22157張,成本在15.22,補給除息的0.5, 成本在14.72元,扣一些借券利息後,,槍位真的在26~30,給條生路呀,台灣散戶。死新加坡商瑞銀,當初說好了一起吃雞的,你空了14546張,結果宏碁無敵星出來後,你給我叛逃,可惡呀。最可惡的是摩根大通,當初對說好一起吃雞的,空了2852張,第三季宏碁無敵星出來後,叛逃回補就算了,還給我額外多加碼了近7000張,是要逼死我就是了~


宏碁版友們:好了啦,別再怨天尤人了,剩16,101張,你要自已斷頭還是市場派聰明資金幫你斷?你們家的摩根大通買的可兇了哦,你考慮清楚哦,不要以為你是美商高盛你就要硬來哦,小心你老闆frie你唷~~








############################################

mike724wang=>

ans:和我約在星期五?一聽就知道你是技術派的,要等月線扣12/22大漲,整個月線成本加速向上,多方就要表態~~


空方和美商高盛:不然是怎樣,日子都幫我看好了就是了~~

小弟看到有人期待 Acer 股價站上 100,大概初估了一下:

目前公司淨值 18.74,為了方便取整數 19 元好了,價差有 81元。

如果分十年來追,每年 Eps 平均也要 8.1,二十年來看,平均也要 4.05。

五年就更牛B了,Eps 平均要 16.2。

去年 eps 大約 1.x .....
hawkerchang wrote:
小弟看到有人期待 Acer...(恕刪)

連做夢的機會也不給嗎!!
為甚麼 T T

況且,你這樣也只是算淨值,和股價沒有一定的比例相關
有夢最美!!
hawkerchang wrote:
小弟看到有人期待 Acer...(恕刪)


現在看241元,看100元,看35元的,都聽聽就好了,和投顧一樣,說目標26,28,30元,反正說多少也不重要,重點是這個版的宏碁股東還判斷不出來哪些資訊能看,哪些聽聽就好,那就該打屁股了~~


以目前基本面看241,看100,看35元的都是站不住腳的,如果以籌碼面來看現在會到多少,軋到空方斷氣,順便進台灣五十成份股,股價3x以上元是有可能的,但是宏碁若短線真的3x~4x元以上,開2017年報,和2018第一季財報,財報要求就會變得很嚴格,這一點大家要先有心理準備就是了。如果你的基本面追不上股價,任何的營收及財報都會被放到最大來檢視。

###################################################

solozebra=>

ans:hawkerchang 大在這個宏碁版待久了,知道這裡是很理性,大家都是會思考的,怕新進來的宏碁股東被誤導到太樂觀,以為2018就會到100元,所以他會把想法及邏輯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如果你是夢想的話,那也可以明說,我的夢想是十年後看到宏碁100元,這是我夢想,這樣是行的~~
無獲利也能上市櫃 金管會預計Q1鬆綁
2018/01/16 18:48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2018年1月16日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金管會正研擬推動多元上市櫃條件,讓企業未來掛牌,不用以獲利為條件,只要淨值或市值符合一定門檻時,就可申請上市櫃,預計第1季完成。

顧立雄今天出席2018投資台灣高峰論壇時表示,金管會正研議多元上市櫃掛牌條件,不以獲利為申請上市櫃的門檻,即當企業淨值或市值達一定門檻,就可申請掛牌,預計第1季完成,而這樣的條件主要還是吸引電商類的企業掛牌。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多元上市櫃條件將與現行的上市櫃條件並行,沒有限制新創產業才能適用多元上市櫃條件,即企業只要符合上市櫃條件的其中一個情境就可申請掛牌。

張振山說,多元上市櫃條件讓具一定市值或淨值,且具有穩定營收及現金流量的企業,可以不用以獲利條件申請上市櫃。證交所規劃的多元上市條件為當企業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且市值達50億元時,就可申請掛牌,櫃買中心則是以淨值6億元為條件。

張振山表示,為因應企業趕在第1季底去年財報出爐後,增資案的陸續送件,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將儘速修正相關規章,預計於第1季完成,以利推動潛在優質企業進入我國資本市場。

另外,對於今年企業IPO(首次公開發行)家數目標,顧立雄先前訂下上市、上櫃各30家,興櫃35家,若外加去年考慮匯率因素遞延掛牌的企業,則整體IPO家數會破百家。

顧立雄表示,IPO家數若納入可望登錄興櫃的40家後,「上百家不是太大的問題」,但現在主要是在上市、櫃的部分,期許證交所、櫃買中心對金管會訂立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績效評鑑機制可以加把勁,金管會當然是希望KPI訂了,就可以達標。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抱歉!!請容許我自刪內容!!
請教A大及大家,如何解讀這則新聞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117/1279933
【大公司深似海】《停車大聲公》團隊出走原因曝光

宏碁2016年底投資台灣最大的停車APP《停車大聲公》團隊鷹諾實業,並在2017年下半納入「宏碁智通」,整合不到半年,《停車大聲公》原創團隊不僅在2018年1月1日宣佈出走,前執行長余致緯並向用戶坦言「被固有的框架及太多層級」限制住,不認同合併上市的目標而決定出走。

《停車大聲公》已經是台灣最大停車APP,活躍用戶50萬人,合作的停車場超過7000家,余致緯是《停車大聲公》的創辦人及執行長,14日發文「為什麼我們都離開《停車大聲公》了?」,娓娓道出團隊出走原因,並預告3個月後團隊會推出更耀眼的產品,服務圍繞車主的大小事。

《停車大聲公》新創團隊成立兩年半,加入宏碁一年多,此次團隊出走,無異是新創組織與大企業之間的磨合結果。

大型企業想把新創團隊放在內部孵化,最後往往都因組織文化及經營思維的差異,還沒孵化就先窒息。

余致緯表示,所有創業團隊都將組新公司,也將會推出新的產品,不只是「停車」,希望用戶從開車、停車、想買車、想換車的時候都直接聯想到的產品,幫用戶把開車的大小事都打點好。

對於宏碁,余致緯文中只表示,曾經支持的投資人,對於停車這個產業有不同的想像,希望透過智慧交通的整合上市;但「原先創辦團隊,認為合併上市不是我們現在能力所及可以處理的議題」。

宏碁今年致力於把所有新創事業推上市,董事長陳俊聖更以讓「證交所來評判」來決定新創事業是否成功。

陳俊聖今年初表示,未來集團旗下所有新創團隊,都將朝獨立IPO發展,負責宏碁智通的智慧交通業務也是其一,宏碁智通目前資本額3億元,董事長是萬以寧,業務項目除停車,還包括交通電子票證業務,將原本宏碁微巨電子化服務中的電子交通票證業務都納入,包括小額付費、運輸積點、月票管理、停車管理系統等等。

對於為何出走,余致緯只表示「不離開,我們會被固有的框架限制住,太多想做的事情會因為諸多層級而停滯下來;不離開,可能不會知道我們的極限在哪。」所以只好放下《停車大聲公》交給更大的團隊來協助,管理《停車大聲公》,讓原團隊有更大的空間,去開發下一個讓用戶滿意的產品。

在最後余致緯回應《蘋果》聯繫時表示,「我真心希望宏碁能追隨我們對用戶的重視和及在乎,用更好的方式來對待那些在乎我們的用戶。我們和那些用戶都像一家人,希望這個情誼能繼續下去。」(王郁倫/台北報導)
嘎空斷頭提前在今天了!
真是討厭,不是約好在週五嘛!!都不照人家的計畫,這是要怎麼買呀!!
看回不回啦~~
慢走~~不送了!!
走了就别后悔 ~~~~
mod888 wrote:
請教A大及大家,如...(恕刪)


大公司就是要有組織,有架構,一家國際品牌的公司更應該是如此,原本的小公司,小團隊習慣了沒組織,沒架構的體制,重點來了,未來你上市,上櫃後,你要面對市場上的放大檢示,公司能想幹嘛就幹嘛嗎?如果不提早把規則定出來,未來上櫃,上市就會備受考驗,習慣大組織,大架構的,未來這家公司才能走的更大。

試想,你說胖老爹,一家炸雞不錯吃,如果他是沒有組織或架構的概念,絕對沒有辨法一家一家的連鎖,因為你沒有規則,每一家開的都用自已的風格,自已的品質,自已喜好,這種連鎖就活不久。所以留得下來的人就留,留不下來的走,而且宏碁說過,本來就是要讓這些公司自行獨立上市,上櫃,最終根本不會被宏碁主導呀。


我覺得關於這一點,小牛哥做的就比較好,善用宏碁這大組織的優勢讓自已的新創產業能成功,不怕別人說他是靠爸族,說真的,有資源你就用,最終你成功了有誰在乎你用什麼方法,就像很多版友善用我對宏碁的了解,站在我的肩膀上,最終你在股市中贏了,誰能說什麼,有人說你是靠a大族,你很在乎嗎?反正最終你成功了,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組織大,架構大,也是有好處的,一開始你沒有名,別人因為acer才認識你,未來你出名了,別人就知道你是大聲公,你未來愈厲害,大聲公就愈來蓋過acer,這樣你也是成功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