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群聯篇)

wuwolf wrote:
A大看到12月營收...(恕刪)


其實我不會因為調整手上一半的股票後看到股價漲或跌而開心或不開心,我說過我操作的方法比較接近外資,看到財報好,營收好,就算當初買在221,看到營收很好,股價239.5我還是會再追,當營收稍微下降時,也許是季節性或是策略性的下降,我不預設立場,因為營收出來了事實在在眼前了,我不會把頭埋進土裡,該稍微調整就要調節,如果一月、二月、三月營收再往上,那我再買回來這都無所謂,價格就算比我調節的251高,那也無所謂。


我說過我的資金不算小,也是我辛苦賺來的,看好一家公司,我會基於基本面去做反應,30張買在221(第三季財報出來當天買的),9張買在239.5(11月營收出來當天買的),12月營收不好,其實我就是要把239.5這部份的先調節掉,因為我另一檔觀察更久股票也有機會了,需要資金去小量怖局,所以才會一口氣調節一半(12月營收出來當天賣的),剩20張,其實20張也不算看差群聯,我在市場這麼久了,價格隨著人心也動,但價值則是由基本面也變,做差價的方法就是抓住人心的變動,很多人投資股票,基本上不知道該公司的價值在哪,所以基本上該買時賣,該賣時買,當我知道價值時,別人賣在不該賣時我買,別人買在不該買的情況時我賣。


當初(2~3個月)我說群聯價值至少有240,一路外資一直賣,價格來到22x,其實這時買就是很好的機會,但欠一個會上漲的理由,當第三季財報出來後,這就是上漲的理由了,買進後看到外資連續一直買,我就確信,在外資的眼上這財報外資也是非常滿意的,一樣的道理,11月財報出來後,我買進,買完後看外資一樣一直買進,此時我也是確定外資對11月營收是滿意的,12月營收出來後,外資漸漸的沒有像第三季財報出來時和11月營收出來時買的這麼勤,所以我認為我調節的做法應該也是沒有錯。



我想群聯第二季後會有新廠啟用,所以下半年應該是有機會再上漲一波,不過,就像我說的,我需要營收來確認這件事,那什麼時候我會再賣群聯?我想條件就是營收不會比2016成長,各位就每個月每個月的去檢驗吧。我想要成長1月至少也要有32.X億,2月要有31.X億,下半年再出現近40億的營收時,就是確認2017再成長,所以慢慢驗證吧,剩下的時候就不用想太多,沒有營收,沒有財報,價格波動是無所謂的,只是別在人在賺、賠差價的波動罷了。
感謝A大分享心得~~~~受益匪淺
小弟也是一直在注意公布的營收及財報,
只要獲利不減少,還是可以繼續持有群聯,
直到你認為持有的理由消失,那就可以賣掉。
A大的投資策略是比較穩扎穩打,風險較低。等營收公告後作買賣的方式,等於少賺『營收公告優於預期』的價差,但同時也避開了『營收公告劣於預期』的損失。每一個人擅常的投資策略不同,其實只要有效獲利,都是好的投資策略。

我欣賞A大對財報的細膩研究,還有在心態上不去懊惱自己少賺的健康心態。心態不好,就會干擾實際的操作。感謝A大的分享。
A大,
若照你所說營收持續增加才會看好
那不是和潘董說的不一致嗎?
因為他都一直強調今年不追求營收成長
是要追求獲利
那是不是不看好群聯了呢?
請指教
謝謝
zionalvinchen wrote:
A大, 若照你所說...(恕刪)


我看營收和財報,營收每個月會公怖,財報卻是三個月公怖一次,去年群聯比較特別,每個月公怖營收完後會再公怖獲利,如果營收下降,獲利上升,那當然很好,那就是所謂的毛利率增,營利率增,獲利增,三率三升,但看營收你看得出來毛利、營利、獲利嗎?應該不行吧,所以我先這樣假設,12月30億營收,那毛利、營利和11月一樣,所以營收就是降近8億,那當然要先調整一下。

如果1月2x日群聯又公怖12月的獲利,和11月一樣時,那才能代表營收雖然下降,毛利、營利、獲利維持住,那就很值得再買,不過我不想先入為主,核心持股建立好,剩下的就交給財報、營收及獲利結果來動態再調整,剩下的時候股價跳來跳去是無所謂的,畢竟股市中有分短、中、長線的人,長線領股利,短線賺差價,股市需滿足每個人,所以現在的波動其實就是做差價的在過招,和你我無關。
在全球股市都在高點的時候
要是我
我不會碰這種外質持股比60%以上的股票
先不說這種股票的性質都是漲跌慢
不會有什麼爆漲行情
只要在高點一個全球景氣震盪一下
這支股就算基本面再好
也只會輪為外資的提款機
不過 相對的
有時候外資持股多的
反而抗跌
在這個時候 注意同樣受惠於dram合約上漲的威剛 也許會比較有賺頭。
不過威剛股價也是在下修中
---------------------------
1/17補充
群聯還是威剛都一樣
這個時候都是好賣點
ram上漲真正吃的到甜頭的是上游廠商
中下游吃的到,但利潤不會像上游廠商多
甚至中游會有前盛後衰的情形
如果他之前的低價顆粒庫存用完
毛利鐵定降
http://technews.tw/2017/01/18/toshiba-ipo-wd/

東芝(Toshiba)考慮分拆包含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在內的半導體事業
不知道Acer大對於這個新聞有沒有什麼看法?
雖然目前還尚未定論, 但是東芝若是出售Flash事業,
那群聯大股東東芝就已經不再有Flash的產能能提供給群聯,
會不會影響到群聯原訂的計畫, 導致今年要不到Nand Flash貨源
A大請問您一件事情!我看了你這篇文章,你說如果法人比我們先知道財報,你就會毅然決然地不再買這家公司。
你怎麼去判定法人是否比我們先知道財報訊息呢?
我常常看一些優質的公司在財報還沒公佈時,法人就已經慢慢佈局!而公佈財報之後股價也是繼續漲,你
還是你有一些竅門呢?
還是非常謝謝你這篇文章,讓我選標的時更加清楚。

還有一件事情問你,營收和三率增加是否公司的現金照道理就應該會增加??


NanoGG wrote:
A大請問您一件事情...(恕刪)


經過長時間的籌碼分析,及觀察外資、法人在財報、營收前進出狀況~~~

我舉例:
我操作最長時間的一檔就是宏碁,宏碁每一季財報出來我都會去觀察外資買賣超,我記得去年,我和外資都看完了第一季宏碁的財報後,外資才開始大買,那時毛利率從前年第四季的9.41%,去年第一季一口氣跳升到11.8%,外資和我都大買,外資更是一路的大買兩三個月,股價從10元漲到15元,我和外資機乎是一面倒看好第二季財報,結果第二季財報出來毛利率9.62%,本業還轉賠,你注意一下8/12那天就一根大黑棒,那就是在教訓宏碁第二季財報不好,我更是從去年8/12 以15元出脫宏碁後,我就一直沒有買入,那時開始觀察群聯,宏碁第三季財報出來後,11/11,你注意看,還是一根大黑棒,毛利率來到9.52%,我認為沒有買進的理由,股價就算跌到13.x,甚至12.x我都沒有買。

其實這五年宏碁財報有好有壞過,外資都是財報出來才有大動作,所以由此證明外資並沒有提早就知道宏碁的財報,這也是我為啥這麼愛操作它的原因,我記得12/20宏碁打消損失,影響eps2.03元,那時我怎麼算宏碁前三季淨值是20.63,怎麼扣,最後淨值都不會是19元,所以我才懷盤宏碁第四季賺0.4x(不確定),所以我才說我會出一半的群聯是因為我要去怖局宏基,大概就是怖在13.2元左右。

像群聯也一樣,第三季財報開出來後11/11,外資開始大買,連買幾個月,買了一萬一仟多張,這些都在在證明外資沒有內線,沒有早知道財報。

你可以去注意一些爛股票,爛公司,營收,財報還沒有出來前幾天就在大漲或大跌了,那種股票連碰都別碰。


三率三升和現金連沒啥關係,這感覺就像你開雞排店,賣一塊100元,成本50元,那毛利率50%,扣掉營業成本25元你賺25%,扣掉繳10,你賺15元。三率三升後,100元,成本變40,毛利率60%,營業成本20元,你賺40元,扣10稅,你賺30元,但你拿了你現金去進一個新的油鍋要50元,所以雖然你成賺15元,三率三升到賺30元,但你去買了新油鍋,花了50元,你現金流還是一樣少20元。

aoc902001 wrote:
在全球股市都在高點...(恕刪)


+1
  • 10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