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站在員工的角度,我只知道一件事,友達持續在改變。不像有些企業不思進取,高層是否有遠見也不是我所能判斷的,但經歷去年危機(拼命轉型)到最近還發能獎金,且前陣子連高雄廠也缺人,我感到還是挺有未來的。也許哪天我的單位設備跟不上科技主流也會如如L3b或是日本太陽能,南部晶材科那樣說斬就斬,但友達一定會續存,永續經營,方向錯了就會立即停止錯誤,也許是友達最大的優點,如果能場場都洞燭先機就更好了。
有時公司的基層員工看...(恕刪)
樂視破壞性的行銷電視和手機業務,損人又不利己,近兩個月已經調高兩次售價,仍無法反映真正的硬體成本. 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所以面對互聯網品牌低價搶市壓力的傳統彩電品牌,對 面板廠調高價格,讓報價兼顧到成本和利潤的良性發展,表示樂觀其成.
不過對消費者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往後消費者若要享受高品質的影音體驗,就得掏出更多的銀子,
不過,有了合理的利潤後,品牌廠和面板廠才不會像過去一樣,死命的costdown 偷工減料,造成幾萬塊的大電視機壽命越來越短,好像裝了自毀計時器般,用個2,3年問題就陸續跑出來..
=============
針對彩電面板價格上漲,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CEO楊東文今日接受採訪時坦言,此次面板漲價是一個 有利有弊 的事情,「弊的方面在於增加了劉總(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劉棠枝)的壓力。毛利率怎麼擺、市佔率怎麼擺、管理費用率怎麼控制,很費腦子。」
而他認為有利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可讓互聯網品牌承壓。「漲價之後前期頭腦比較發熱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開始吃到苦頭了,最先受到壓力的肯定是互聯網品牌,面板漲價了,所以他們也要提價了。」
此前劉棠枝也曾在公開場合袒露過對於互聯網電視涉嫌低價傾銷的不滿,並認為此舉「無節操的低價,違反經濟規律」,他表示彩電行業無論怎麼變,商業模式怎麼創新,硬體還是必須賺錢的。
而第二點有利的地方在於,可促使面板行業良性發展。楊東文表示,面板廠前幾年長期虧損也是不符合產業規定的,這一次漲起來之後面板廠能夠有機會喘息。此時面板行業可藉機加大研發和技術的投入,品牌會加速集中,面板廠也會進入一個良性運營。
以樂視TV為例,此前於11月21日,樂視TV曾發出部分機型漲價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於9月18日,也是因受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第4代樂視超級電視的部分機型價格才上調了100-200元。不過小米和微鯨兩家則沒有進行漲價。
詳全文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彩電面板漲價讓互聯網品牌承壓-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1124/19521254.html
pqaf wrote:
看看颱風天,採收少.....這些品牌廠可精的很,老早趁低價躉了一大堆貨在庫房,現在仍在over booking,double booking超額下單搶貨中,造成市場缺貨缺的很離譜.他們才不會傻傻的等價格無止盡的漲上去,才用更貴的現價買貨. 面板廠傻傻的加班趕貨,用低價賣給這些品牌廠,等他們庫房塞滿了,就會翻臉砍單殺價,逼面板廠吐出之前的獲利...(恕刪)
終端品牌大廠對於面板採購力道趨保守 價格走勢醞釀反轉 客戶嚴格管控庫存 結束逾半年大漲行情 面板業者指出,11月面板出貨可能下滑,,且12月起需求銳減的32吋電視面板價格恐小幅下跌.多數研究機構認為十二月面板價格走跌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面板採購力道趨保守 價格走勢醞釀反轉 客戶嚴格管控庫存 結束逾半年大漲行情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487491_4Y83N9QJL1ERJ40924XCI#ixzz4QxnN1sQL
DIGITIMES中文網
=======================
太好了,期待已久的利空報導終於來了.終於可以打破僵局了

好像有人說 友達新聞利多消息不斷,就要賣賣賣...那現在出現利空消息,不就要...

我相信品牌廠之前已經趁低價超額搶購了不少面板庫存,但我覺得短期幾個月內缺貨問題仍舊存在,甚至越來越嚴重,價格要反轉沒那麼容易,否則品牌廠幹嘛傻到不斷追價,搶購那麼多庫存,放著等它下個月馬上跌價.
除非有不可預期的大意外發生,買氣急凍,價格走勢才會V型反轉,不然應是U型反轉,價格漲勢先走緩,買賣雙方僵持在某個價位幾個月後,價格才開始鬆動,...買賣雙方僵持期,這就要看品牌廠的戰略庫存夠不夠多和市場需求變化.最後看買賣雙方誰先認輸投降,再來議價.
如果買方庫存先耗盡,那賣方取得發牌權,繼續喊漲. 如果賣方庫存堆到滿出來,買方就可瞞天殺價,才願拉貨清庫存.
目前面板廠的存貨都是在近幾年的最低水位,買方若想殺價,那面板廠就把成品拉到庫房裡去堆,等買方庫存耗盡,就會拿著銀子低頭懇求給貨. 現在正在美國黑色星期五 聖誕節 農曆春節銷售旺季,品牌廠的庫存下降很快,應不敢這時向面板廠刪單砍價,否則又像今年初,發生庫存水位不足,搞到面板要花大錢走空運追貨,價格漲更兇.
12月進入每年電子廠的年終最重要的盤點期,有的公司甚至全面停工好幾天,少數人留下來盤點清帳,其他人去放長假. 面板廠也須進行設備年終歲修. 出貨量減少是很正常的事.三星就利用盤點或歲修停線,乾脆關掉整座7代線,設備拆了當破銅爛鐵賣.
三星這座可是月產能1百萬片的大廠,佔全球5%的出貨量,其他業者都已經滿載的情況下,很難彌補這1百萬片的缺口.
且京東方和熊貓 見利思遷,把兩座8.5大廠 部分挪去生產高毛利的低階手機面板...雪上加霜,這又會減少全球電視面板約2%的產出,....至於群創那座8.6代4.5萬片的迷你廠,對比大陸15萬片的大廠.群創新產能只是杯水車薪.群創新廠將主要生產 50和58吋 4K VA面板,目前都是群創全球獨家生產.
據說群創是 50吋4K VA面板的現在唯一供應商,友達把產能拿去生產報價大漲的43吋了,交不出50吋4K面板.
(11/26更新:經友達員工訊息提醒,友達現在有新量產50吋4K VA面板)
三星已經通知 台灣各大通路50吋4K機種下架,將會斷貨2~3個月,等群創明年初量產後,才能重新交貨.
Panasonic在台通路的 58吋機種早就缺貨好幾個月了,都被郭董包下,拿去給夏普在大陸雙11促銷了,Panasonic總公司通知要等明年3月以後才有機會交貨.
況且在玻璃基板產能有限的情況下,面板越切越大片,產出量自然會減少.
年底多空雙方也要年終作帳結算業績了,記者放放利空消息,或許是多空雙方要開始決戰前的前哨心理戰.

所謂12月下跌,指的是32吋小跌$1..其他則小漲或持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