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RTx wrote:我記得幾個禮拜前跌...(恕刪) 其實很多時候真的不要逼自己買花店,像我自己因為公司網路用中華,門號現在用中華(699吃到飽),想說買一點用配息來補貼自已的月租費。如果你週邊的人都沒在用中華,自己也沒在用,那根本不用追流行買中華,買你現在自己用的電信公司就好拉
說真的如果想要賺價差,就別買這支~~只因為我想達成目標,已經回不了頭了,也沒勇氣回頭了,只好繼續往前走...(其實我好想種綠葉。。。如果達成目標80%之後,想先暫停下來~~一邊是紅花,一邊是綠葉,左右都不是,為難了自己)
高手沒在算誤差~100塊買~90買~80買買買。有人看跌就說你看賺了股利卻賠了價差,結果人家抱個5年搞不好股利股價都賺。再說一定要計較總是看對,買最低賣最高。這麼厲害,那去玩期貨就好啦~何必玩這種價差10幾趴,低進一點、高出一點、重點殖利率5%左右的股票呢。xARTx wrote:我記得幾個禮拜前跌...(恕刪)
hsubruce wrote:有人看跌就說你看賺了股利卻賠了價差,結果人家抱個5年搞不好股利股價都賺。...(恕刪) 你說得很有道理,我存了8年,不同時間買進,目前平均成本66.7 如果不把歷年來的股息加入算的平均成本是92.87真的耶!!!股利股價都有賺到了。只是存了很多年了,還沒達成目標,有點倦怠感;很多人都說要分散風險,雞蛋別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又說電信業會愈來愈慘!!!!所以。。。。我想種一些綠葉來分散風險~~
shih3246 wrote:只是存了很多年了,還沒達成目標,有點倦怠感 對照你PO開過的一樓討論財務自由的樓,恕我直言,目標跟執行是有矛盾的。理財投資最怕的就是想法跟做法有矛盾,譬如很多人嘴裡說比定存高就好,執行起來卻不是那回事。財務自由難嗎?其實這樣的定義是不明確的,重點在於年紀,70歲達成跟50歲、40歲達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提早達到財務自由,關鍵就是財富要能"加速"累積,別人花10年你只花5年,這就叫加速,21世紀資本論裡面就提到長期的資產報酬率是5%,而種花的期望值也是5%,怎會有加速效果?要不你就靠本業薪資的大幅提升,要靠種花來加速累積,可能性真的很低。我想s大也是有志於理財投資的,而且也有足夠的耐心,真的不要劃地自限,長期存股的精髓不是在"穩",要穩去買債券就好了,長期存股的加速效果在於"超額報酬",如何超額?第一是數量(持續買進),第二是價差。不要把價差視為投機,價差的產生來自你低檔的買進,來自於公司營運的成長,進而從價差反應你的努力(當然是公司的努力啦,不過我們也努力做功課了,不是嗎),巴菲特的成功是起自於可口可樂,而可口可樂可是不折不扣的成長股。種花種滿100朵只是起點,而非終點,畢竟投資是要資本的,再持續種下去,也就是這樣而已,要有加速效果,就得要改變投資組合,不是要搭配綠葉,我是認為,中華電才是綠葉,種一點花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份OK,但是沒辦法靠他來加速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