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華南永昌 岡山主力果然也出手了.
富邦岡山最近越買越多.11月份買了1.7萬張. .再等幾天.看看華南永昌岡山有沒出手 ?.(恕刪)

今天一口氣買進1.4萬張. 兩家代表性的岡山劵商 最近合買了3.1萬張,若照過去的籌碼...岡山主力後面大概還會加碼10萬張吧?
有人一定會笑岡山主力,業障重,傻了,拿自己的錢買在$11.8,還沒七塊就搶先進場.只有外資幫客戶拼命賣超才是真的...
岡山主力上演 你丟我撿 雙雙買在相對低點,接著在相對高點 同時大舉賣出

郭董夏普在雙11 清倉促銷,買70"送60",賣的很好,70"賣超過1萬台/6.7億台幣,加上其他40"~58"機種,夏普賣了30億台幣.讓負責夏普中國行銷的鴻海集團副總裁陳振國也樂不可支,直呼中國的消費力道驚人。.
友達6代廠全產能每月約有40萬片65".
群創6代廠全產能每月約有57萬片65"
京東方 10.5代廠每個月 9 萬片玻璃產能,玻璃尺寸相當於1.8倍G8.5, 10.5代廠一片玻璃可切 8片 65吋或 6片 75吋,如果2019年量產後,全拿來生產65吋,每個月可生產57萬片.
台灣 雖沒有投資 10代廠,但群創手上南北兩座老舊的 6代廠35萬片玻璃,就相當於一座10.5代廠9 萬片玻璃的產能. 且臺灣設備都已折舊完畢,良率又高...不是大陸能夠相比競爭的. 所以 大陸的10.5代廠 和 11廠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光是設備折舊費用就多了2~3成營業成本.
炎調預估2020年時,全球一年65吋需求約是2000萬片,比起現在一年800萬片需求,光靠 65"就多了1200萬片需求,幾乎可以吃掉1.5座10代廠的新產能.
業務用廣告看板,教育用電子白板,大眾運輸的螢幕,家用裝潢看板...也是未來待開發的潛在市場.
況且韓國日本的LCD廠正在逐步退出.大陸往後三年的4座8.5/8.6代 和 2座 10.5/11代新產能,很可能追不上市場需求和日韓退廠的速度.
只要平均尺寸增加6吋,就可吃掉 這6座新廠產能.以目前每年市場尺寸增加約1.5吋~2吋的速度,大約3年就不夠用了.
2017年投產,2018年才有3座真正量產,2017~2018年平均尺寸約可增加3~4吋,就算到2018年供需仍緊俏
2019年有2座真正量產,供需稍微平衡.
2020年有1座真正量產.供需緊俏
2021年未知.
==============
IHS今日(11/22)表示,預估,2017年面板出貨量需求成長只有0.3%,不過,面板面積需求的成長將達6.6%,而面板廠營收成長則高達9.3%,促使面板廠營收成長的原因主要是面板價格的上漲,ASP變多,以及面板需求持續往高階、大尺寸方向邁進。
2017年市場需求成長6.6%,但2017全球整體產能卻只增加 4%,將造成供需失衡,2017年報價持續上漲,缺貨問題持續發生.
友達今年前三季慘澹經營,全年營收大約只有3300億,受惠於面板報價的持續回升,明年歸屬母公司的營收若能成長到3500億以上,差額200億就是額外增加的獲利.
(若合併昆山廠營收,合併營收將可能再多個400億,但拆帳後,部分非控制權益的盈虧 是屬於昆山市政府的.
例如:友達Q3的合併財報,稅後淨利是46億,但在計算母公司EPS$0.51時,卻是用49億來計算? ..因為,昆山廠在量產前須認列6億前置費用,全都合併到友達的財報中計算,但最後計算EPS時,必須拆帳,剔除昆山市政府分擔的3億費用後,友達母公司的真正獲利就變成49億了)
內文搜尋

X